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北宋太学改革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7 10:00

  本文关键词:北宋太学改革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北宋 太学 太学改革 经验及启示


【摘要】: 北宋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它在继承汲取前朝治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调整治国策略,使得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北宋初年,由于承唐末五代十国之乱,再加上自唐以来学校与科举之间的矛盾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导致学校与科举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北宋初期重科举而轻学校的现象日益突出,甚至成为调整社会矛盾、改变社会政治、经济积贫积弱状态的焦点。因此,一些有识之士为缓解科举与学校之间的矛盾,大力倡导教育改革,而改革的核心就是兴办官学,调整科举制度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变培养人才与选拔人才的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为太学,太学的改革是整个官学改革的龙头和样板。本文通过对北宋太学改革的研究,总结改革的经验以对现今学校教育改革提供借鉴。本文共分四个部分: 引言,简述与北宋太学改革相关的概念,介绍本文的研究目的与价值、内容与方法及现状分析; 第一章,回顾北宋太学的教育状况,从北宋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概述北宋太学改革的历史动因。分析北宋太学改革的主要社会动因是:一、北宋封建中央集权统治的加强。二、北宋经济的高度发展。三、北宋科学技术的显赫成就。四、北宋文化的丰厚积累; 第二章,重点阐述北宋太学改革的目的是:一、缓解科举与学校之间的矛盾;二、培养经世致用的治术人才; 第三章,论述北宋太学改革的具体举措,包括改革北宋太学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手段;对教师的聘任制度及对学生的管理制度的改革; 第四章,通过对北宋太学改革经验的深入研究,提出当代太学改革应该注意的问题,强调太学改革应该适应社会需要,参与社会变革;选拔名师任教,确保教学质量;放宽招生限制,体现教育公平;严格考试制度,保证人才质量。
【关键词】:北宋 太学 太学改革 经验及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529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8
  • 引言8-12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8-9
  • 二、研究目的与价值9-10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10-11
  • 四、研究现状分析11-12
  • 第一章 北宋太学改革的历史动因12-17
  • 一、北宋封建中央集权统治的加强12-13
  • 二、北宋经济的高度发展13
  • 三、北宋科学技术的显赫成就13-15
  • 四、北宋文化的丰厚积累15-17
  • 第二章 北宋太学改革的目的17-21
  • 一、缓解科举与学校之间的矛盾17-20
  • 二、培养经世致用的治术人才20-21
  • 第三章 北宋太学改革的举措21-35
  • 一、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21-25
  • (一) 重视“天下国家之用”以敦实学21-22
  • (二) 强调“图之讲堂”以重直观22-25
  • 二、改革教师的聘任制度25-29
  • (一) 各司其职,,德艺兼修25-28
  • (二) 严于择师,重视考选28-29
  • 三、改革学生管理制度29-35
  • (一) “庶人之俊异者”亦可入学29-31
  • (二) 严格听讲时限31-32
  • (三) 完善学规学则32
  • (四) 提高生员待遇32-33
  • (五) 实行“三舍法”的升级淘汰制度33-35
  • 第四章 北宋太学改革的经验、启示35-38
  • 一、适应社会需要,参与社会变革35
  • 二、选拔名师任教,确保教学质量35-36
  • 三、放宽招生限制,体现教育公平36
  • 四、严格考试制度,保证人才质量36-38
  • 结语38-39
  • 参考文献39-41
  • 后记41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超;两宋之际的政治理念初探[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687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8687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a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