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课程实施的新取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发布时间:2017-09-18 03:26

  本文关键词:课程实施的新取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更多相关文章: 课程实施 课程标准 教学


【摘要】:我国的课程实施或教学主要有三种类型:基于教师经验的课程实施、基于教科书的课程实施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我们应该从基于教师自身经验或教科书的课程实施,走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即教学目标源于课程标准、评估设计先于教学设计、指向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以及如何设计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希望教师能够"像专家一样"整体地思考标准、教材、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问题。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关键词】课程实施 课程标准 教学
【分类号】:G423
【正文快照】: 教学是一个充满问题的专业领域,“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和“教到什么程度”应该是该领域的四大核心问题。然而,人们一直以来对“教什么”和“怎么教”关注较多,而对“为什么教”和“教到什么程度”探讨得较少。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总是没有把教学置于“课程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跃;教育实践工作者的专业发展——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谈起[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11期

2 夏俊,唐智松;学校组织变革及其绩效研究——学校组织的文化、结构和规模的绩效比较[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刘曙峰;语文学科独立的历程与反思——从建国后中学语文教材发展史看语文学科建设[J];湘南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4 张艺,赵静;国外语文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4期

5 郭晓明;从“圣经”到“材料”——论教师教材观的转变[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6 李颂明;谢倩;;关于高校建立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价制度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5年03期

7 唐爱民;心理教育≠道德教育:一种德育学辩护[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3期

8 薄建国;大学创造教育的选择——研究式教学法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9 周建平;对话式教学评价初探[J];现代教育科学;2004年03期

10 夏新斌,雷鸣强;学习型学校:一种促进师生交往的教育组织模式[J];教育科学;2002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航;游戏与教育——兼论教育的游戏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蒲蕊;学校的自主性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马和民;社会化危机及其出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曹树真;“引导”中“生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赵义泉;超越式学习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方建锋;论现代教育中的实质非理性现象[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英配昌;中小学学生政治生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叶丽新;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整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于源溟;预成性语文课程基点批判[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伊焱;教育的实然发展与应然追求[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2 唐爱民;当代中国大学“做人教育”探论[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3 杨进;尊重的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李小波;从终身教育、全民教育到全纳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唐凯欣;我国城市中小学教师激励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李继良;普通高中基层弹性教研组织的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章扬安;学校发展的要素及其优化的理论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8 王成军;教研组活动对教师发展的影响研究:上海市天山新村第二幼儿园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陈晶茹;试论个性化阅读[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占丰菊;课堂教学中教师互动性决策的初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基于课程标准的学业成就评价的比较研究》简介[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赵小雅;;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修订工作全面启动[J];小学阅读指南(中);2011年07期

3 ;教育部召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修订会议[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年08期

4 徐小容;朱德全;;课程实施:忠实取向与创生取向相统一[J];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08期

5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修订工作全面启动[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1年09期

6 冯喜英;;从基于教科书的教学到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J];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08期

7 詹秀娟;卞峤;;现代教学备课关键四步曲[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7期

8 朱晓萍;;让学生享受思维的快乐[J];吉林教育;2011年20期

9 牛学文;;什么样的课是优质课[J];基础教育;2006年10期

10 藏智超;;对中国未来教育实践发展的若干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09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彬;;小初衔接——六年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的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蔡其勇;;中英国家课程标准比较研究[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唐燕;;结合学生绘画——塑造学生的良好性格[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湛东;;浅谈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5 仲剑峰;;试论常熟地区有效推进课程改革的策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6 雷进生;;青年教师是民中发展的重要生力军——浅谈我的“师徒帮带”的三点体会[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7 ;深化教育改革 建设教师队伍[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8 施虹冰;李小丽;;刍议以校为本的信息化教学研究制度的建立[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范学敏;;走校本培训之路,促教师专业成长[A];2007“校本培训”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潘克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探索研究[A];中国电化教育协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编译 李茂;美国统一课程标准定稿[N];中国教师报;2010年

2 高子阳;对语文课程标准的思考(上)[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3 高子阳;对语文课程标准的思考(下)[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4 李建平;从“大纲”到“标准”[N];中国教育报;2001年

5 陈 京;教材:需要用课程意识来整合[N];中国教师报;2005年

6 记者 焦新;教育部将修订中小学德育课程标准[N];中国教育报;2005年

7 胡凯文;有感于拖堂[N];大众科技报;2008年

8 江苏省高邮市界首镇中心初中 管健;浅谈高效课堂[N];今日信息报;2010年

9 徐小平;树立“健康第一”新理念[N];中国教育报;2002年

10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牛学文;什么样的课是优质课[N];中国教育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霞;基于课程标准的教育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锋;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朱伟强;基于标准的体育课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艳霞;课程中的文化选择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5 刘丽群;论知识准入课程中的国家介入[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斌;基于标准的学校教育问责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余文森;个体知识与公共知识[D];西南大学;2007年

8 鲍道宏;教师课程理解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宁彦锋;教育变革中的教科书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新海;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师阻抗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洁;从“缺失”的角度看课程[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2 纪德奎;任务型教学实践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丁道勇;正式课程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廖鹰;教科书如何充分地体现课程标准[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晓燕;国内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6 邓金霞;美国性教育课程标准和初中通用版教材《Health&Wellness》(性教育部分)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王晓燕;林东一中信息技术校本的课程开发与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8 于希勇;美国社会科公益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姚璐;社会课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10 金正镐;中韩小学社会课程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731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8731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0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