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教育研究的意义、特征和路径
本文关键词:区域教育研究的意义、特征和路径
【摘要】:区域教育研究是以一定地理空间的区域教育为对象的研究,其价值和生命力日益彰显。我国较大的区域教育差异迫切需要开展区域教育研究,区域教育研究相对不足的现状需要加强区域教育研究,区域教育研究凸显教育研究的价值,区域教育研究有助于产生原创性研究成果。区域教育具有整体性、现场性,以及相对的独立性和差异性等特征,可以通过田野研究、比较研究、跨学科研究等方法对其进行研究。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区域教育研究 区域教育特征 区域教育路径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我国的区域经济和教育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区域教育研究也越来越引起基层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本文拟对区域教育研究的意义、区域教育研究的特征,以及如何开展区域教育研究等进行初步探析。一、区域教育研究的意义当今世界,全球化和区域化成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侯彦斌;;略论教育理论原创与区域教育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焦瑶光;区域教育研究的兴起和区域教育学的创建[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辉;关于教育决策的思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4期
2 徐金尧,李启迪;改进与加强我国体育政策研究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3 卢闻君;高校体育资源配置简论[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4 于健;入世与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5 迟景明;精英高等教育与高水平大学建设[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6 赵爱军,马春波;民办高校运行机制的环境背景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3年03期
7 晏丕振,李永勤,谢金荣;高校学生工作管理系统建设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3年08期
8 李小生;高校学生管理的困难与对策[J];广西高教研究;2001年06期
9 王柱京,欧阳霞;关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考[J];高教论坛;2003年04期
10 侯彦斌;;略论教育理论原创与区域教育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远增;高等教育评价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陈解放;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杜晓利;教育研究重心的转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李福华;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刘立志;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发展的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王胜利;教育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8 陈上仁;中国高等院校成本行为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9 刘荣山;国际合作高等教育的产业化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10 王前新;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颖;县域教育评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杨帆;论完全信息与高等教育供求均衡[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王启智;论中国现行办学体制下民办中小学的规范与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梁婧;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5 周守军;枝江市义务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马春波;民办高校的运行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7 郭增才;县级教研室职能定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李伟;我国高师教育实习政策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9 梁文明;广东——广西教育对口支援运行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谢华;中外民办教育政策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吴钢;论教育学的终结[J];教育研究;1995年07期
2 傅维利;教育研究原创性探析[J];教育研究;2003年07期
3 柳海民,李伟言;教育理论原创:缺失归因与解决策略[J];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4 冯建军;教育理论的“失语”与原创性诉求[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本文编号:8758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875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