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研究
本文关键词: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研究
【摘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农远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推进了西部农村中小学的教育信息化,但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不同地域、民族,因其地理、历史、语言等方面的原因,教育的差异性较大。教育技术如何适应西部不同地域和传统文化,并与当前正在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相结合,本文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角度进行了探讨。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文化 农远工程 信息技术 培训 三维目标
【基金】:西北师范大学“知识与科技创新工程”骨干培育项目“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及培养策略研究”(项目编号:NWNU-KJCXGC-SK0302-33)
【分类号】:G635.1;G434
【正文快照】: 我国西部地区在某种意义上也可称作少数民族地区,约占全国民族成分90.91%的50多个少数民族生活在这里,少数民族人口占到了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71.92%。[1]由于地理环境及经济等因素的制约,西部尤其广大农村地区的教育技术发展长期处于发展不利地位,直到“农远工程”三种技术模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永辉;冯丽樱;;远程学习支持服务:文化的视角[J];中国远程教育;2007年05期
2 张明国;“技术一文化”论——一种对技术与文化关系的新阐释[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冠群;张新民;;对教育技术定义演变的分析与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赵巍;将多媒体技术转化为教学效益的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3 杨玉宝;认知弹性理论对网络环境下专题教学的启示[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王虹良;;新教学模式下高校英语教师的角色探讨[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S1期
5 张明国;日俄两国技术转移史中的对外“技术—文化”观[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6 曹贤钟;基于任务驱动的CAI课件制作课程教学设计[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9期
7 张丽,张明国;网络技术与网络文化的互动关系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8 雷运发,叶永华,郭友兰;试论网上学习型社区的建构[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5期
9 孙秀;网络环境下“VFP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实验研究[J];丹东纺专学报;2005年01期
10 吕森林;混合式学习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启示[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华文;陈国华;;城市社区应急文化体系构建研究[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荆筱槐;陈凡;;技术不确定性的价值观规约——一种技术价值观的功能剖析[A];第6届东亚科技与社会(STS)国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赵玉;周元春;;基于行动研究的教育技术学专业英语教学实践[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林梅;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绩效技术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陈晓慧;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文化审视[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张一春;高校教师ET能力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刘成新;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赵剑;网络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7 汪基德;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与反思[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乔爱玲;基于会话材料与扩展听读资源的交际型英语教学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袁磊;“农远工程”背景下的小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陈乐;基于EO匹配的科技人力资源迁移能力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成净;新课标下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立体化教材设计[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吴国斌;区域创新系统演进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3 陈芳;基于网络的对外汉语教学多媒体素材库之设计与系统构建[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4 刘志波;网络课程评价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陈迪;我国教师教育技术素养培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严莉;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型研究与软件开发[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7 彭雪梅;信息技术与学习方式的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于文华;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王丽萍;基于Web的学习环境设计[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李红华;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的研究与思考[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学高;;试论远程开放教育的亚文化建设[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4期
2 蒋国珍,张伟远,匡贵秋;对远程学生学习支持方式选择倾向的调查与分析——广播电视大学个案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3 吴黛舒;;文化学和教育学中的“文化”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3期
4 周蔚;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的区域性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5 刘京;技术的文化分析视角[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6 杨福泉;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J];思想战线;1998年05期
7 郝连怀;非教学因素在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J];天津电大学报;2004年01期
8 李青,朱尽晖;论西部开发中民族文化的生态建设[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9 孙淑艳;香港公开大学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介绍[J];现代教育技术;2004年02期
10 康荣平;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体系——技术的民族性与民族化初探[J];自然辩证法研究;1986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静;;浅谈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在音乐教学上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19期
2 张应辉;刘永贵;王娜;;美国高校教学信息化发展历程与趋势研究——EDUCASUE(2000~2010)年度报告解读[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年11期
3 张峥;;信息技术教学与校本课程整合研究——以首义精神为例[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年07期
4 王s,
本文编号:8771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877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