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本科新生适应状况调查与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20 18:41

  本文关键词:本科新生适应状况调查与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本科新生 适应 大学生适应量表 心理健康


【摘要】:目的了解本科新生入学后的适应状况,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应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对864名本科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男女生学习适应差异显著(P0.01);独生与非独生子女人际关系、满意度、情绪、自我、校园生活适应及总分差异显著(P0.01);城镇与农村生源学生人际关系、情绪、自我适应、满意度、学习适应及总分差异显著(P0.01)。结论不同群体适应方面存在差异,应有针对性地开展本科新生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单位】: 沈阳医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关键词】本科新生 适应 大学生适应量表 心理健康
【基金】: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编号:06AIS0770056) 辽宁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编号:高教53-16)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立项课题(编号:JG08DB164)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学生心理素质的确切含义包括两点:一是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二是学生的学校生活适应能力[1]。适应是近年来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经常涉及的一个重要概念[2],是当外部环境变化时,作为主体的人通过自我调节系统做出能动反应,使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更加符合环境变化和自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陶沙;从生命全程发展观论大学生入学适应[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2 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课题组 ,方晓义,沃建中,蔺秀云;《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2期

3 贾晓波;心理适应的本质与机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4 韩向前,汤家彦,王益荣,解亚宁;家庭所在地不同的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年04期

5 朱庆庆;花静;古桂雄;;320例文理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澜;国内关于中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研究综述[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黄路阳;认知心理学对感知觉的新理解[J];安康师专学报;1997年02期

3 胡咏梅;洪成文;;教育研究合作行为的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4 付永长,赫荣威,王宝琴;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心理素质评估、监控及咨询系统[J];北京轻工业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5 李志,向征,郎福臣;国企流入民企员工的心理适应及对策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6 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课题组 ,方晓义,沃建中,蔺秀云;《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2期

7 张大均;江琦;;《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适应分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年02期

8 曹华清;大学生适应不良的心理原因透视及对策分析[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9 陆晓燕,白琼英;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与女性成才[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10 邹萍;女大学生性别角色双性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伶俐;审美概念理解对审美感受和创造性思维影响的探索性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刘旭峰;心率变异性等多项生理指标对情绪稳定性的评价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3 朴顺天;心神理论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2年

4 王慧琳;大众传媒体育信息影响我国大学生体育生活的实证与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

5 高丹丹;基于LPSS的教师专业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公民教育[D];复旦大学;2005年

7 刘同君;守法的伦理学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严征;农民工子女健康和行为的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9 赵雪江;道德教育因材施教的聚材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杜燕红;儿童特质理解发展的特点与教育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妍萃;大学生宿舍气氛调查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分析[D];西南大学;2007年

2 李兢;大学生职业适应性现状及培养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3 臧原;家校合作培养初一学生自我适应性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进;湖南省经建投公司员工行为及其管理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5 徐小军;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结构、发展特点与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王斌;蒙汉初中生自我控制、学习适应性特点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7 赵亮;企业离职现象研究——IPSH激励机制探讨[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8 石海燕;生物节律与立定跳远成绩的关系[D];苏州大学;2001年

9 郑志生;中学思想政治课创新教育的理论和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10 肖玮;影响飞行学员情绪稳定性的个性特征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沙;从生命全程发展观论大学生入学适应[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2 杨雪花,戴梅竞;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0年02期

3 吕慧英;对军医大学本科生心理健康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6年01期

4 张强,陈丽钰,赵虎;大学生毕业前心身健康水平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年02期

5 刘建安,苏晓梅,欧阳才颜,文琼,张继永,张晓燕;不同性别和年级的临床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04期

6 李苏建,吴人钢,徐惠霞;某校理科与文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J];中国学校卫生;2000年03期

7 陈明;陈景武;;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校医;2007年02期

8 钱铭怡,武国城,朱荣春,张莘;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的修订[J];心理学报;2000年03期

9 朱庆庆;花静;古桂雄;;320例文理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7年02期

10 赵虎,刘少文,张强,丘东友,郭沈昌,王永华,杨凤霞;大学生心身健康水平及其相关因素的四年追踪观察[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1年01期



本文编号:8897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8897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7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