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论雅斯贝尔斯的研究与教学统一观及其现实意义

发布时间:2017-09-20 22:21

  本文关键词:论雅斯贝尔斯的研究与教学统一观及其现实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雅斯贝尔斯 研究与教学统一 学术自由 研究态度 教学模式


【摘要】:雅斯贝尔斯是德国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心理学家、高等教育思想家。他提出了研究应与教学相统一的主张,并对此作了十分精辟独到的阐释,其内容涉及研究与教学统一的依据、内涵、保障、路径等方面。研究与教学统一观是根据大学观、大学的理想和任务、塑造"整全的人"、促进学生精神生命成长之需要提出来的,它的内涵既包括研究与教学的结合,又包括研究与学习的统一。学术自由为研究与教学的统一提供了重要保障。研究与教学统一的路径包括:(1)奠定研究与学习统一的基础:整体性知识;(2)激发追求真理的强烈的求知欲和坚强意志;(3)培养研究事物的态度和科学思维方式;(4)学术交流。研究和借鉴雅斯贝尔斯的研究与教学统一观,对于反思目前大学的教学与学术研究;注重学术研究,提升大学生的学术研究素质;注重彰显真理精神内涵,培养"整全的人";倡导学术自由和学术交流;实现大学的理想和任务,都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雅斯贝尔斯 研究与教学统一 学术自由 研究态度 教学模式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界对雅斯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和《大学之理念》两部论著进行了解读,着重对存在主义教育观、灵魂教育观、交往教育观、教育即生成、教育方法论、大学教育的理念、大学教师观等进行了多层次的系统的探讨。学者们在论述大学的理念时虽然涉及到研究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启树,陈修梅;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余凯;当代哲学背景中的大学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3 刘宝存;何谓大学——西方大学概念透视[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4 冯建军;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及其教育——兼论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5 眭依凡;大学庸俗化批判[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6 王雪峰,高畅;论孔子教育思想的主体性精神[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4期

7 薛晓阳;教育的超越本质及其自由教育的理想[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3期

8 张天宝;试论教育对话及其基本特征[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3期

9 张翼星;;试论当今大学的通识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3期

10 盛冰;社会资本对当代教育的影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保卫;;高职院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A];2007高等职业教育国际研讨会(中国·青岛)论文集[C];2007年

2 万力维;;教育中,,究竟是什么在妨碍创造[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3 唐滢;;素质教育视野中的高考改革——兼论高考内容改革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素质立意的演进[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4 关仲和;柴鸿斌;杨兴林;;试论高等学校的以学生为本[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郅庭瑾;为何而教[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王春燕;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变革的历史与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崔景贵;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础[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叶信治;提高大学课程实践自觉性的哲学探讨[D];厦门大学;2003年

8 彭虹斌;课程组织研究——从内容到经验的转化[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曹树真;“引导”中“生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文岚;社会科课程中的公民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超良;类精神:当代教育的应然追求[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张朝云;高中物理课堂四段教学模式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朱利霞;我国中小学教学方法的反思与重建[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林松访;中小学创新型教师及其成长若干问题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5 李民强;重建中学生写作动机系统[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6 何雪莲;大学理想:追求完善人格[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7 张君辉;当代中国大学精神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张等菊;道德教育:生态学视界的研究及其合理性论证[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殷小平;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10 伍香平;论体验及其价值生成[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明;;教师权威的另类解读——基于雅斯贝尔斯的权威观[J];教师;2011年26期

2 糜晓文;;通向完满人生之路——自由教育之思[J];才智;2011年18期

3 郑伟;;自由,教育不可出让的尊严[J];新课程(下);2011年06期

4 王石川;;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什么?[J];留学生;2010年07期

5 徐立明;;教育信仰重建的基础[J];教书育人;2011年17期

6 ;教育格言[J];新课程学习(下);2011年06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汪思锋;;试析雅斯贝尔斯的师生生存交往理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张宏图;;关于教育技术的哲学思考[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朱晟利;;再谈以人为本的教育[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驹翔;我们的教育该追求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6年

2 李钧;李森:教育应关注人的心灵与心智的养成[N];联合日报;2008年

3 旅顺口区教育局 郭春霞;怎样才是一个好教师[N];大连日报;2008年

4 济南市历城区济南南洋学校 张必中;牵引灵魂是教育的真谛[N];中国教育报;2003年

5 长春五中 杜丽娟;感知教育 肩负责任[N];长春日报;2009年

6 张建平;为了教化的教育[N];中国教师报;2007年

7 郭立场 河南信阳;以人为本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N];中华新闻报;2006年

8 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校长 徐建平;知识育人与文化育人[N];中国教育报;2004年

9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高闰青;教育需要人文精神滋养[N];光明日报;2010年

10 吴忠良 滨海新区大港太平镇第一小学;做教师心灵的守护者[N];天津教育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万海;重返德性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曾水兵;从单向性到整体性:人学观转变与现代教育路向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高闰青;“以人为本”理念及其教育实践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明洲;新生命教育的哲学思考[D];苏州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玲;走向关怀[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杨涛;论宽容教育[D];河南大学;2007年

3 王秋歌;论教育与人的卓越[D];河南大学;2007年

4 刘佳琦;主体间性理论的教育价值探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趁平;论教师的人生境界[D];河南大学;2008年

6 颜丙峰;论科学精神的缺失与现代教育的反思[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7 邹娟;对话—一种有效的课堂交流方式[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于华颖;论人之生命有限性与教育[D];河南大学;2007年

9 杨征;论悲剧意识教育[D];河南大学;2007年

10 张涤非;论生命意识教育[D];河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907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8907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c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