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实验室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0 21:35

  本文关键词: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实验室建设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技术学 本科 专业实验室 实践教学 系统理论 协作学习


【摘要】: 近几年来,全国高校都在积极响应教育部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号召,以建设具有产学研功能的实验室为目标,在实验室建设方面投入了巨大人力、财力与物力支持。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专业实验室建设更是在该学科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是本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场所。本科作为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阶段,理论与实践的偏重问题一直是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然而,近年来社会普遍对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层次毕业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质疑,学生就业面临空前的困难。研究者们也发现,目前教育技术实践研究也远远落在了理论研究的后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这迫使我们需要把研究的重点转移到本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上来,尤其是本科层次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因为,一个具有一流水准的教育技术本科专业实验室,不仅能为教育技术教学和科研提供理想的实践环境,更重要的是可以推动教育技术专业学科的发展及其应用与普及。 本研究以系统理论、活动理论和协作学习理论作为实验室建设的基本理论基础,结合教育部倡导的一些新思想,以及针对实践教学评价提出的相关工作要求,从宏观上对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实验室提出一些新的建设构想;通过对国内六所教育技术学科发展最早的重点师范院校的本科专业实验室建设现状及实践性课程开设的情况的调研,并参考国内目前对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课程开设的重要研究成果,构建一个具有基础指导作用的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实验室组成框架,对各组成模块做系统分析,包括建设目标,实验课程的开设以及基本的软硬件组成等。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 本科 专业实验室 实践教学 系统理论 协作学习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40-057;G64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8
  • 第1章 绪论8-16
  • 1.1 研究背景8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8-11
  • 1.2.1 国内研究现状8-11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1
  • 1.3 研究的意义、目标、思路和方法11-13
  • 1.3.1 研究意义11-12
  • 1.3.2 研究目标12
  • 1.3.3 研究思路12-13
  • 1.3.4 研究方法13
  • 1.4 理论基础13-14
  • 1.5 概念界定14-16
  • 第2章 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实验室的总体建设构想16-27
  • 2.1 构想的依据16-20
  • 2.2 实验室的总体建设构想20-27
  • 第3章 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实验室的基本组成框架构建27-40
  • 3.1 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实验室的基本组成现状27-31
  • 3.1.1 样本的选取27-28
  • 3.1.2 实验室模块基本组成情况28-31
  • 3.2 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构成研究31-36
  • 3.2.1 六所院校的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实验类课程体系组成情况32-35
  • 3.2.2 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实验类课程体系组成35-36
  • 3.3 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实验室基本框架组成的构建36-38
  • 3.4 新框架的优势特点38-40
  • 第4 章 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实验室基本模块的系统分析40-56
  • 4.1 多媒体制作与软件开发实验中心40-41
  • 4.2 课程设计与开发实验中心41-44
  • 4.2.1 课程设计与开发实验室42-43
  • 4.2.2 数字化微格实验室43-44
  • 4.3 远程教育研究与实验中心44-45
  • 4.3.1 网络技术实验室44-45
  • 4.3.2 卫星接收与有线电视实验室45
  • 4.4 平面影像媒体实验中心45-46
  • 4.4.1 幻灯投影教材制作室45-46
  • 4.4.2 摄影技术实验室(影棚+暗房)46
  • 4.5 电视节目制作实验中心46-49
  • 4.5.1 电视演播与演播控制实验室47-48
  • 4.5.2 电视编辑实验室48
  • 4.5.3 电视配音与音频制作实验室48-49
  • 4.6 电子电工与声像系统原理实验中心49-53
  • 4.6.1 电视系统原理实验室49-50
  • 4.6.2 电声系统原理实验室50
  • 4.6.3 电子技术实验室50-51
  • 4.6.4 虚拟电子技术实验室51-53
  • 4.7 虚拟现实技术研究与实践中心53-54
  • 4.8 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54-56
  • 研究结论及展望56-58
  • 参考文献58-61
  • 附录61-64
  • 后记64-65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65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晓华;李海燕;杨会如;王红;;基于网络社会的高校实验室内外部组织结构分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年0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金娥;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课外拓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905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8905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7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