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叔子文化素质教育思想研究
本文关键词:杨叔子文化素质教育思想研究
【摘要】:杨叔子院士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演说家和诗人。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杨院士提出了系列具有理论原创性和现实针对性的文化素质教育观点,在华中科技大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文化素质教育实践,对全国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以杨叔子院士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分析、调查访谈、非参与式观察等方法,专题研究了杨院士的文化素质教育思想,重点探讨了科学与人文的融通之道。 杨叔子院士文化素质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第一,论述了人文教育的基础性地位;第二,分析了科学与人文的关系;第三,提出了“绿色教育”观;第四,探讨了“诗教”与民族精神培育的问题。 杨叔子院士文化素质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其主要特征包括:浓厚的爱国情怀、强烈的人文关怀、显著的民族特色和鲜明的实践本色。不仅如此,杨叔子院士的文化素质教育思想以教育本体论为前提,从教育目的论到教育方法论,从教育理论到教育实践,构成了一个完整、严密而自恰的逻辑体系。 杨叔子院士文化素质教育思想的形成,既有其客观背景,又离不开其独特的主观基础。客观背景包括:宏观上,世界经济、科技、教育发展的趋势;中观上,中国的国情和教育现状;微观上,华中理工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改革与实践。主观基础主要包括: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和勇于实践。
【关键词】:杨叔子 文化素质教育 科学 人文 绿色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40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导论10-22
- 1.1 选题缘由10-12
- 1.2 研究意义12-13
- 1.3 文献综述13-19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19-22
- 2 杨叔子的生平及主要教育实践活动22-31
- 2.1 学生时代——家学熏陶、多难强志22-24
- 2.2 从普通教师到中科院院士——科学教育生涯24-26
- 2.3 大学校长——文化素质教育实践26-28
- 2.4 校长荣休后——“绿”满乾坤28-31
- 3 杨叔子文化素质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31-43
- 3.1 是“育人”非“制器”——杨叔子论人文教育的基础地位31-33
- 3.2 和而不同不同而和——杨叔子论科学与人文的关系33-37
- 3.3 正确开发绿意盎然——杨叔子的“绿色教育”观37-40
- 3.4 经典需诵读诗教应先行——杨叔子论“诗教”与民族精神培育40-43
- 4 杨叔子文化素质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和逻辑体系43-52
- 4.1 杨叔子文化素质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43-48
- 4.2 杨叔子文化素质教育思想的逻辑体系48-52
- 5 杨叔子文化素质教育思想的成因分析52-62
- 5.1 杨叔子文化素质教育思想形成的客观背景52-54
- 5.2 杨叔子文化素质教育思想形成的主观基础54-62
- 6 结语62-67
- 6.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62-63
- 6.2 杨叔子文化素质教育思想对实践的启示63-65
- 6.3 对本研究的自我评价65-67
- 致谢67-69
- 参考文献69-76
- 附录76-9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远清;加强文化素质教育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6年01期
2 张彩红;;体育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应对措施[J];价值工程;2011年19期
3 徐春雅;;校园文化活动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企业导报;2011年12期
4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全面培养跨世纪人才[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5年06期
5 肖玲玲;文化素质教育目标问题的专家调查[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8年05期
6 王荣,王荣革,蒋宝庆;把握农业院校特点 探索素质教育新路[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7年03期
7 刘献君;努力推进文化素质教育[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7年04期
8 蒋琳;;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策略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25期
9 龚艾蒂;;工科院校大学生艺术团建设的实践探索[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郭强;孙秀成;;信息网络视阈下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文化素质现状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明南;;高职汽车类专业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司春燕;;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A];2010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张秀琴;王秀娟;于瑞华;;素质教育应是一种和谐教育[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4 黄英;;把文化素质教育融入到“概论”课教学中的实践[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5 苏宜;;天文选修课纳入文化素质教育主渠道[A];中国天文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手册[C];2011年
6 周远清;;素质·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关于转变高等教育思想观念的再思考[A];第六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承剑芬;;高职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A];2008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杨岚;;大学文化素质教育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现代人格培养[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理工科大学教师文化素质调查与分析[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10 杨丽英;王有志;王红梅;;浅谈高职学生素质教育体系构建[A];高教科研2006(上册:校长论坛·教育改革)[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湖南大学教育科学院研究员 龙跃君;文化素质教育是大学的永恒使命[N];光明日报;2009年
2 南京大学 姚润皋;简评《文化素质教育学导论》[N];光明日报;2010年
3 刘凤泰 教育部高教司;建设好文化素质教育基地[N];光明日报;2000年
4 丁晓昌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着力推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N];江苏教育报;2009年
5 记者陈静 通讯员任达宣;文化素质教育十五载 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乔旺忠;以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为切入点 深入推进素质教育[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7 记者 周襄楠;“新人文讲座”等高端讲座成为清华学生必修课[N];新清华;2008年
8 李树勤;人才培养理念的变革与文化素质教育[N];新清华;2009年
9 胡显章;正确处理好文化素质教育中几个基本关系[N];新清华;2005年
10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 吕玲花;如何加强高职学生文化素质教育[N];莱芜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建平;中国现代语境下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朱炜;文化视域中的高校德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东海;全人教育思潮与高等教育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宋莉;跨文化交际法中国英语教学模式探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5 李金奇;被学科规训限制的大学人文教育[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谭伟平;大学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彬奇;杨叔子文化素质教育思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许彬奇;杨叔子文化素质教育思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何恋;重庆大学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的建设与实施[D];重庆大学;2011年
4 李文静;安徽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5 蒲彦羽;文化素质教育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2年
6 邹雪婷;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表演艺术课程建设[D];重庆大学;2011年
7 郑佳琳;基于理工科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0年
8 刘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刘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王丽平;文化素质教育与大学逻辑[D];山西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271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927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