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交流:实质、特点及策略
本文关键词:课堂交流:实质、特点及策略
【摘要】:课堂交流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交流主体之间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教学信息传递和反馈的行为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情感与思想的沟通过程,不时会产生意见的分歧、思想的碰撞、情感的升华和意义的生成,同时也伴随着价值的关照和生命的关怀。课堂交流的实质是语词背后的一种意义的交流、心理层面上的一种文化的交流和目标导向下一种情境性的交流的有机统一过程,具有平等性、目的性、情境性、启发性、互惠性等特点。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课堂 课堂交流 交流主体
【分类号】:G423
【正文快照】: 课堂,是一个立足于关系的学习共同体,作为学习共同体的课堂是一种生态的课堂,从根本上说就是生命的课堂,其精髓在于整体的关联和动态的平衡。生命课堂的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种和谐价值观关照下的动态平衡过程,它具有整体性、协变性、共生性等特点。课堂交流是维系这个关系的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熊和;后理性主义的教学观及其教学论意义[J];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2 郑金洲;;教育反哺刍议[J];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3 王攀峰;;“学习与生活共同体”的建构原则初探[J];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06期
4 刘铁芳;试论教育中的交流及其阻隔[J];中国教育学刊;1996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颖;;交往实践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2 陈虹;;西方现代童话中的成长仪式原型及文化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唐勇,朱长华;学校教育资源分配探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4 韩传信;;农村中小学教师德育素养提升途径的探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5 杨凤仙;;关于校本教研建设的思考[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胡靖;;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学校德育观转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7 周志刚;孟娜;;对话教学现实问题透视[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8 张锦智;张春秀;;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的主体间性视角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徐在中;;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道德教育的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岳伟;;论关注学生快乐体验的大学课堂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立宏;;谈高校创新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2 崔立宏;;谈高校创新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3 刘法虎;;美国两大高校分类研究的经验与借鉴[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王春燕;;打造中国人自己的幼儿园课程——以陈鹤琴为代表的幼儿园课程变革为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5 李长伟;韩钟文;;浅论康德的实践教育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汪思锋;;试析雅斯贝尔斯的师生生存交往理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檀慧玲;;赫胥黎在近代科学教育普及和发展中的作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张宏图;;关于教育技术的哲学思考[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9 朱晟利;;再谈以人为本的教育[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薛勇民;王凤华;;生命哲学视野下的终身教育价值观[A];2009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6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刘吉林;权力博弈下高等教育评估合法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孙余余;人的虚拟生存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道麟;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超;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卢楠;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冯秋珍;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教学智慧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任利娟;一位市级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晓楠;中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6 毕红轶;新课程视域下的思想品德课生命观教育[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7 陈余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存在经验的缺位与对策[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韩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民办高职院校战略定位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悦;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林曼红;教师的课堂情境知识及其建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雁华;论文化反哺视野中的新型师生关系[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年06期
2 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年09期
3 张建伟,陈琦;简论建构性学习和教学[J];教育研究;1999年05期
4 周怡;代沟现象的社会学研究[J];社会学研究;1994年04期
5 周晓虹;文化反哺:变迁社会中的亲子传承[J];社会学研究;2000年02期
6 周宏;雅斯贝尔斯交往理论探析[J];现代哲学;2000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瑞烽;;课堂交流:走向生命的关照[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年04期
2 印雪梅;;数学课堂交流也精彩[J];新课程(教研版);2009年05期
3 陈锦萍;;如何实现生物课堂交流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09年33期
4 邓建萍;师范学生有效课堂交流技能的培养[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5 王文辉;浅谈数学教学中的自主学习[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孙孝明;;试论数学课堂交流的功能[J];吉林教育.现代校长;2006年11期
7 赵鲜;;简论新型课堂交流相互作用模式的运行[J];教育艺术;2008年10期
8 崔秀梅;;例谈教师导语对课堂交流的影响[J];山东教育;2009年29期
9 王美芳;;科学课堂低效交流的浅显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18期
10 唐玉萍;;如何建构有效的语文课堂交流[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震;葛高超;;让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学会表达与交流的几条策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2 蒋静雅;;本色语文 绿意课堂[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3 郑晓燕;;让学生真正拥有“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4 马小兵;;让课堂里有学生更多的声音[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数学优秀论文集[C];2005年
5 陈冬娥;;平实中见灵动 差异中显和谐——关于新课程背景下常态课的反思[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6 车飒;;以爱心赢得教育的硕果[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7 陈冬娥;;平实中见灵动 差异中显和谐——关于新课程背景下常态课的反思[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8 韩炳良;;教学内容调整和学生参与——工业企业管理课程教改探索[A];2001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1年
9 张维;;让微笑走进课堂[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10 王培;;话轮转换理论在口语教学中的应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苏省海门职业教育中心校 龚伟;政治课课堂交流的尝试[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2 谢常盛;把学生的耳朵叫醒[N];钦州日报;2010年
3 陆锦华;发展?污染?[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4 单伟 赵徽;做一回小记者[N];中国教师报;2003年
5 蒋颖;振兴区理论宣讲有声有色[N];丹东日报;2008年
6 南京市琅琊路小学 毛咏玲;合作学习——课堂交流的有效方式[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7 张美兰;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浅探[N];商丘日报;2005年
8 浙江开化县实验小学 张志刚 楼婷;学生自主性学习误区及对策分析[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9 本版采写 干庆文 黄兴中 张苏仁 林枫;诗化生命教育 成都市二仙桥学校打造教学新品牌[N];成都日报;2006年
10 通讯员 康汉桂 张宇;黎明糖厂举办榨前全员技能培训[N];云南经济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慕君;阅读教学对话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张希希;论有效的课堂交往[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梅;课堂交流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2 张泸月;中学教师组织开展课堂交流的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3 杨谢;新课程下语文课堂交流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4 尤颖;中职英语教学情感因素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周颖;教育情境下的跨文化有效传播[D];浙江大学;2007年
6 王清霞;解释学视野下课堂教学过程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杨雪;基于对话精神的课堂评价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杨峰;英语课堂互动的话语分析[D];重庆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静;西北地区大学生英语课堂焦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10 韩雪波;课堂互动中的教师提问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866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986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