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本真与生命教育
本文关键词:教育本真与生命教育
更多相关文章: 生命教育 人类 生命价值 和谐 自然生命 引导学生 个体生命 物化 真正意义 本真
【摘要】:对生命的关注是教育的本真所在,提升个体生命质量与其社会存在意义,是教育的终极追求。当前教育因生命的缺席而退化成劳动力的培养,生命教育的兴起是教育的元命题回归。生命教育不仅让学生懂得何以为生,更是引导学生通过对为何而生、如何而生的思考,理解生命的价值,进而以旺盛的生命力来表达生命的意义,达至与自身、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更广泛的和谐。
【作者单位】: 河北科技大学关工委办公室;河北经贸大学校长办公室;
【关键词】: 生命教育 人类 生命价值 和谐 自然生命 引导学生 个体生命 物化 真正意义 本真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7年度教育部青年专项项目成果(EEA070222)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对生命的关注是教育的本真所在,提升个体生命质量与其社会存在意义,是教育的终极追求。然而当今时代,物质的泛滥,精神的缺失,使现代人忽略了对个体生命意义的重视与思考,教育没有成为力挽狂澜的卫道士,而成为物化人性再生产的推波助澜者,学校也因生命的缺席而退化成劳动力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冯建军;简论学校教育中的生命关怀[J];教育评论;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晓阳;教育的超越本质及其自由教育的理想[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3期
2 杨经录;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当代困境原因探寻[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李怡轩,秦筱萌;用历史的方法解读孔孟荀伦理思想[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廖新平;廖建平;;现代中国人生哲学的特征及其意义[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魏长领;论道德信仰及其功能[J];道德与文明;2003年06期
6 刘鸿鹤;学术与政治之间——新儒学大家徐复观的学思与生平[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7 方铭;人格自觉与文化自觉——兼论中国传统文化中君子人格的现代价值[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刘庆昌;论教育知识的实在化[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9 刘庆昌;;重新理解教育思想史——兼论教育思维范畴的教育思想史学方法论意义[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陈根法;论德性与心灵的秩序[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文志;;学术交流及其对学术生态的影响[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孟凡涛;张滨;;关于学术生态建设的几点思考[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金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2 韩星;先秦儒法源流述论[D];西北大学;2001年
3 何玉兴;社会群体沟通平衡问题学理资源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杨平;康德与中国现代美学思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陈义海;对明清之际中西异质文化碰撞的文化思考[D];苏州大学;2002年
6 付长珍;宋代理学境界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陈,
本文编号:9868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986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