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不对称与课程政策执行
本文关键词:信息不对称与课程政策执行
更多相关文章: 信息不对称 课程政策执行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 执行者 执行情况 执行过程 政策制订 监督机制 传递过程 效益
【摘要】:信息不对称直接引发课程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信息损耗,导致课程政策执行效益偏低,并诱发课程政策制订者的奖惩错位现象。为此,应通过强化交流与培训、缩短课程政策执行的层级代理链条、建立有效的"报警"监督机制等措施,以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对课程政策执行所产生的影响。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课程政策执行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 执行者 执行情况 执行过程 政策制订 监督机制 传递过程 效益
【分类号】:G423
【正文快照】: 课程政策是一种行动的准则,它不是一种具体的解决特定问题的方法,而是一种行动的纲领或路线。[1]课程政策的执行过程不仅是国家课程改革理念与方针的贯彻过程,也是不断反思影响课程政策执行的因素,从而改进政策本身及其执行情况的过程。对于由执行过程导致的政策偏差或失效,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东芳;论课程政策的定义、本质与载体[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东芳;课程政策制定的基础性条件分析[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周春儿;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建设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年04期
3 胡东芳;从“两极”到“共有”——论课程政策制定的思维转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11期
4 胡东芳;论“课程共有”——对中国特色课程政策模式的探索[J];教育研究;2002年08期
5 本刊编辑部;;2005中国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年度报告[J];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6 牟映雪;;教研组协作文化构建与教师专业发展[J];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09期
7 胡东芳;新中国课程政策的历史回顾与理论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8 胡东芳;课程共有:一种新的课程权力分配方式[J];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06期
9 陈亚鹏;当前我国增强课程执行力的策略探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07期
10 胡东芳;从国际比较的观点看课程政策的变化趋势——兼论我国课程改革的政策取向[J];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于源溟;预成性语文课程基点批判[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岳刚德;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发展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德如;论课程文化自觉[D];西南大学;2007年
4 代建军;论我国当前中小学课程运作机制的转变[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玲;博弈视野下的课程政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宝玺;地方课程政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周勇军;课程政策实施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桂林;基础教育课程政策取向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何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方宏常;论我国三级课程政策的运行策略[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陈静;中小学教科书选用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7 吴艳玲;教师课程权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陈亚鹏;校长的课程执行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韩靖;论中小学教师的课程权力[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翠华;合作教学中的师师互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柳海民,朱成科;求证现代教育方程的约定解——试论复杂性理论的教育学应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07期
2 薛家宝;英国课程改革政策沿革与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1999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煦;刊中报[J];决策咨询;1994年06期
2 陈岩;对外直接投资撤退原因的理论分析[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3 杨圣明,李军,成小洲,蒋三庚;我国公共产品价格与收费问题[J];东岳论丛;1995年04期
4 曾健群,,刘红燕;投资银行信誉信息的产生与金融媒体(下)[J];金融理论与教学;1995年03期
5 王威海;市场经济的政治要求──政府职能的合理定位[J];探索与争鸣;1995年01期
6 傅江景;试论财政政策对市场经济缺陷的矫正[J];学术论坛;1995年06期
7 顾乃康;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交易成本理论分析[J];学术研究;1996年05期
8 孔兵,宋宝萍;论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J];唐都学刊;1996年02期
9 管毅平;短期总供给曲线:粘性工资模型及其意义[J];学术月刊;1997年11期
10 彭星闾,李明;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后果、成因与对策分析[J];理论月刊;199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詹原瑞;杨志刚;;主办银行制对解决信贷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作用[A];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挑战——99’管理科学学术会议专辑(下)[C];1999年
2 董小洪;王浣尘;金武;;信息不对称信贷市场中抵押品的信号作用分析[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3 俞清;谢敦礼;;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激励方案的选择与比较研究[A];中国运筹学会第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下卷)[C];2000年
4 谭志华;;浅谈政府上网[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0年年会暨“知识经济与政府管理”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叶丰滢;;公司制下会计监督的层次结构[A];福建省会计学会论文集(2001年本)[C];2001年
6 冯惠钊;;不对称信息与质量行为[A];第八届亚太质量组织(APQO)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徐启俊;;浅谈高校学术档案利用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A];中国档案学会第六次全国档案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8 童道友;;理论与实践之桥[A];会计理论研究——湖北省会计学会1996—2002年优秀会计论文集[C];2002年
9 张爱;袁治平;张清辉;;基于委托—代理模型的供应链协调问题的研究(英文)[A];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terial Handling & Logistics Systems[C];2002年
10 黄世忠;杜兴强;张胜芳;;市场、政府与会计监管[A];新经济环境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立新;建立有效信息系统控制信贷风险[N];中国证券报;2000年
2 陈枫;用统筹理论破解信息不对称难题[N];中国证券报;2000年
3 华夏证券研究所 银国宏;季报制度:中小投资者的福音[N];中国证券报;2000年
4 麻俊生;从市场参与行为寻找原因[N];国际金融报;2000年
5 王廷惠;信息不对称与消费者利益[N];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
6 ;信息经济学(二)[N];金融时报;2000年
7 ;信息不对称与金融体系的稳定性[N];金融时报;2000年
8 王红兵;完善信息披露[N];金融时报;2000年
9 中信实业银行 王伟;国外做市商的风险管理及启示[N];金融时报;2000年
10 刘曼红 户才和;风险投资:新经济与文化[N];科技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致远;财政制度与经济增长[D];厦门大学;2001年
2 王小龙;经济发展、劳动分工与最优社会契约[D];西北大学;2002年
3 辛向前;网络经济若干理论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4 应飞虎;信息失灵的制度克服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5 蒋峰;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效率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6 尹晨;中国证券市场信息监管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 贾丽虹;外部性理论及其政策边界[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梦然;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9 吴忱;开放经济条件下金融传染微观机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10 陈耀刚;互联网商务主体的参与决策和竞争行为研究[D];清华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增波;我国保险经纪人制度的经济学分析与思考[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2 黄大柯;信息不对称下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问题研究[D];华侨大学;2000年
3 海洋;试论证券市场监管[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4 辛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01年
5 王安富;信息不对称下的私营企业融资问题[D];汕头大学;2001年
6 王震强;转型期中国证券市场公共管制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7 尹昱;风险投资在高科技产业中的运用及其风险控制研究[D];华侨大学;2001年
8 莫万贵;信息不对称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9 叶宏;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若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10 车爱平;中国证券发行市场上的“逆向选择”问题及其思考[D];西北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9915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991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