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吉林大学不同专业本科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比较与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09 14:49

  本文关键词:吉林大学不同专业本科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比较与影响因素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心理健康 不同专业 吉林大学


【摘要】: 拥有健康是人们生产生活顺利进行最必不可少的条件。人们对健康的追求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产生了新变化:健康的体魄固然重要,健康的心理也是个体立足于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大学生是社会的中流砥柱,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社会各界人士日益广泛的关注。本文即从一个护理研究者的角度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笔者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SCL-90症状自评量表为主要研究工具,分别对吉林大学:护理学专业、计算机专业、植物专业一至三年级在校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了存在于吉林大学本科生中的若干心理健康问题,比较了不同专业本科生心理健康问题之间的差异。并从多个角度观察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诸多因素,经过多元回归分析从中筛选了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因素,分别为:专业、家庭成长环境、宗教、情绪调控能力、睡眠、网络依赖性、考试等七个方面。针对吉林大学本科生所表现出的心理问题的特点,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建议结合专业特点、时代的特点、个性特征,依据大学生群体的性格特征,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心理健康 不同专业 吉林大学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844.2
【目录】:
  • 内容提要4-8
  • 第1章 绪论8-14
  • 1.1 健康与心理健康8
  • 1.2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8-10
  • 1.2.1 适应问题8
  • 1.2.2 人际交往问题8-9
  • 1.2.3 择业带来的苦恼9
  • 1.2.4 恋爱问题9-10
  • 1.3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10
  • 1.4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模式探索10-11
  • 1.5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现状11-14
  • 1.5.1 国外现状11-12
  • 1.5.2 国内现状12-14
  • 第2章 对象与方法14-17
  • 2.1 对象14
  • 2.2 方法14-17
  • 2.2.1 文献阅读法14-15
  • 2.2.2 问卷调查法15
  • 2.2.3 数据统计方法15
  • 2.2.4 质量控制15-17
  • 第3章 结果17-39
  • 3.1 吉林大学三个专业的心理健康现状17-19
  • 3.2 吉林大学三个专业心理健康状况个体化差异现状19-32
  • 3.2.1 不同专业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19-20
  • 3.2.2 是否为独生子女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20-21
  • 3.2.3 家庭状况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21-22
  • 3.2.4 宗教信仰与心理健康22-23
  • 3.2.5 学业经历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23-24
  • 3.2.6 电脑网络与心理健康24-26
  • 3.2.7 恋爱观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26-27
  • 3.2.8 睡眠与心理健康27-29
  • 3.2.9 考试与心理健康29-31
  • 3.2.10 情绪调控与心理健康31-32
  • 3.3 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结果32-34
  • 3.4 各维度影响因素多元回归分析34-39
  • 3.4.1 躯体化维度的影响因素34-35
  • 3.4.2 强迫维度的影响因素35
  • 3.4.3 人际敏感维度的影响因素35-36
  • 3.4.4 抑郁维度的影响因素36
  • 3.4.5 焦虑维度的影响因素36-37
  • 3.4.6 敌对维度的影响因素37
  • 3.4.7 恐怖维度的影响因素37-38
  • 3.4.8 偏执维度的影响因素38
  • 3.4.9 精神症状维度的影响因素38-39
  • 第4章 讨论39-44
  • 4.1 吉林大学不同专业本科生心理健康水平异同39-40
  • 4.1.1 吉林大学三个专业间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39-40
  • 4.1.2 吉林大学三个专业间共存的心理问题的共性40
  • 4.2 城市与村镇学生之间的心理健康差异40-41
  • 4.2.1 城市与村镇成长环境的影响40
  • 4.2.2 城市与村镇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40-41
  • 4.3 网络依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41
  • 4.4 宗教对心理健康的影响41-42
  • 4.5 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42
  • 4.6 生活习惯与心理健康42-43
  • 4.7 考试与心理健康43-44
  • 第5章 结论44-49
  • 6.1 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教育45-46
  • 6.1.1 因人而异,因材施教45
  • 6.1.2 多元文化背景下实施心理健康教育45-46
  • 6.2 健康使用电脑网络46
  • 6.2.1 网络使用过度弊端的认知46
  • 6.2.2 利用校园网络作为平台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发展46
  • 6.3 训练学生情绪管理能力46-47
  • 6.4 社会、家庭、学校三方协作促进心理健康47-49
  • 6.4.1 学校应加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与心理辅导的力度47
  • 6.4.2 学校与家庭之间建立信息反馈机制47-48
  • 6.4.3 学校与社会为学生提供课余锻炼的机遇48-49
  • 参考文献49-51
  • 附录51-57
  •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57-58
  • 致谢58-59
  • 中文摘要59-61
  • ABSTRACT61-62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杜秀枝;;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研究述评[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珍;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007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0007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7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