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改善高一学生应对方式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3 03:22

  本文关键词:改善高一学生应对方式的实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一学生 对方式 团体心理辅导


【摘要】: 应对作为应激与心理健康的中介机制,对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保健作用。应对方式是当代心理学领域中涉及个体发展与教育、心理健康等问题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本研究中笔者对应对方式的界定吸收了Lazarus,R.S.和Folkman,S(1984)的应对界定的认知性、情境性、现实性和灵活性的成分的基础上,将应对方式定义为应对者与应激情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应对者对待应激情境的态度倾向、情绪体验和行为作为的系统反应。以往的研究中关于应对方式与相关因素的关系研究比较多,从实证层面的调查与训练研究还比较少。所以本研究从知、情、意三个层面着手研究提高高一学生应对方式的重要途径,提高高一学生的人际、环境适应力,压力、竞争应对力,服务于学生适应和发展的两大主题。 本研究在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应对方式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90后生活背景为特点的高一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个案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相结合来考察心理辅导对高一学生应对方式的影响。用应对方式量表对太原市实验中学高一年级学生进行测试以筛选出成熟应对得分小于平均分,且不成熟应对得分大于平均分的群体,并从中选出实验组和对照组成员。通过实验组对照组准实验设计活动,以考察团体心理辅导对高一学生应对方式的影响。用应对方式量表、SCL-90和社会支持量表进行前后测以检测实验效果。通过团体的过程发展和团体成员的评估来评价团体心理辅导的有效性,三个月后的追踪访谈检测团体心理辅导的长期性。 本研究结合国内外应对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以应对理论和人际沟通理论为基础,在认知行为互动团体心理辅导框架下设计团体心理辅导方案。本团体心理辅导以团体内互动与自主体验相结合的形式,按照“团体建设—自我认识—人际沟通—压力认知—自我管理—团体结束”的操作化结构阶段化进行,重点突出学会学习、学会交往、个性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等方面的基本内容。 本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团体心理辅导能显著改善高一学生应对方式的求助和自责水平;(2)团体心理辅导能提搞高一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和心理健康水平;(3)运用本研究所设计的应对方式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对改善高一学生应对方式是可行的、有效的。
【关键词】:高一学生 对方式 团体心理辅导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844.2
【目录】:
  • 中文摘要9-10
  • ABSTRACT10-12
  • 第一章 引言12-28
  • 1.1 问题提出12-14
  • 1.2 应对及应对方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4-23
  • 1.2.1 应对的界定14-15
  • 1.2.2 应对与应激15
  • 1.2.3 应对的理论模型15-17
  • 1.2.4 应对方式及其分类17-18
  • 1.2.5 应对方式的测量18-19
  • 1.2.6 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19-21
  • 1.2.7 应对方式的实验研究21-23
  • 1.3 团体心理辅导的研究现状23-26
  • 1.3.1 团体心理辅导的界定23
  • 1.3.2 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23-26
  • 1.4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26-28
  • 第二章 研究方法28-33
  • 2.1 研究目的28
  • 2.2 研究假设28
  • 2.3 研究设计28
  • 2.4 研究对象28-29
  • 2.5 研究工具29-30
  • 2.5.1 应对方式量表29
  • 2.5.2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29-30
  • 2.5.3 scl-90症状自评量表30
  • 2.6 实验方案30-31
  • 2.7 研究程序31-32
  • 2.7.1 准备阶段31
  • 2.7.2 实验阶段31-32
  • 2.7.3 评估阶段32
  • 2.8 数据分析32-33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33-45
  • 3.1 实验结果与分析33-36
  • 3.1.1 实验组、对照组应对方式问卷前后测结果比较与分析33-34
  • 3.1.2 实验组、对照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前后测结果比较与分析34-35
  • 3.1.3 实验组、对照组scl-90前后测结果比较与分析35-36
  • 3.2 实验组成员对团体心理辅导的评价反馈与分析36-37
  • 3.3 团体发展过程的评估结果与分析37-38
  • 3.4 个案报告38-43
  • 3.4.1 个体基本情况38-39
  • 3.4.2 问题分析39-40
  • 3.4.3 心理辅导过程40-43
  • 3.5 追踪访谈43-45
  • 第四章 讨论45-49
  • 4.1 关于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的讨论45-46
  • 4.2 关于团体发展过程的讨论46
  • 4.3 关于团体心理辅导对应对方式训练效果的讨论46-48
  • 4.4 关于个案报告结果的讨论48-49
  • 第五章 结论及不足49-50
  • 5.1 结论49
  • 5.2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49-50
  • 参考文献50-53
  • 附录53-72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72-73
  • 致谢73-74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74-7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志红;梁宝勇;;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应对风格的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年04期

2 陆晓花;徐雷;;浅谈团体辅导中的团体动力[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尹小琳;陈旭;;应对研究中人格取向的沿革与走向探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丁凤琴;;国内大学生应对方式研究进展[J];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11期

5 李伟,陶沙;大学生应对策略的特点及其与社会支持水平关系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年03期

6 刘春燕;发展性团体心理咨询改善大学生应对方式及其相关因素的实验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04期

7 张虹,陈树林,郑全全;高中学生心理应激及其中介变量的研究[J];心理科学;1999年06期

8 陈红,黄希庭,郭成;中学生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2年05期

9 叶一舵,申艳娥;应对及应对方式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2年06期

10 井世洁,严芳;中学生应对的多维结构分析[J];心理科学;2003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旭;中学生学业压力、应对策略及应对的心理机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卫春;初二学生应对方式、应对效能与心理适应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刘陈陵;大学生日常生活压力、社会支持及其相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金蓓蓓;高复班学生应对方式的心理干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4 闫志英;高中生应对方式、心理健康及其关系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宋淑娟;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焦虑的关系及其训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王玲;高中生自尊、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郑红;大学生积极压力应对认知评估训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琨;学业不良初中生社会支持、自尊与应对方式的关系及心理干预研究[D];广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225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0225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f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