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信息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

发布时间:2017-10-15 14:40

  本文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信息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


  更多相关文章: 现代教育技术 教育科研 信息时代 教师专业发展


【摘要】:教师是教育信息化的关键。信息时代,教师应如何应对专业发展?本文就此问题展开探讨。文章首先分析信息时代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要求,探讨教育科研是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然后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是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课题源泉、现代教学媒体是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有力工具、教学系统设计为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提供策略方法的指导等三方面论述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充当教育科研的催化剂,促进信息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最后提出教师应通过教育反思、技术学习和人际交流主动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作者单位】: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育技术系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教育科研 信息时代 教师专业发展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国际化与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和中国的社会转型,为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面临着新的挑战。当代教育发展证明,教师仅仅成为一个教育者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社会对研究型教师的呼声已愈来愈高。教育只有坚持科研,不断创新,才能与时俱进,肩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顾小清;信息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2 童国嘉;;教科研:可持续提高教学质量的智慧路径[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祝智庭;;信息技术改变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6年07期

4 黎加厚;Blog与教育:体验生命历程共享[J];信息技术教育;2004年02期

5 郭凤广;;我与新课程共同成长——解读促进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八个“关键词”[J];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09期

6 王际海;孟万金;;我国中小学科研兴校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03期

7 祝智庭;;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的新高地[J];中国电化教育;200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连峰;陈小梅;;浅议信息化教学设计[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2 曹玉娜;;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视角及其实施策略[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3 戴宗红;;E-learning与深化高职实训改革[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4 蔡冠群;张新民;;对教育技术定义演变的分析与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赵巍;将多媒体技术转化为教学效益的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6 左建军;徐麟;;中医院校多媒体教学改革探讨[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7 代海芳;汤菊香;张志勇;;现代化教学中教师的多媒体应用能力[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12期

8 杨玉宝;认知弹性理论对网络环境下专题教学的启示[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周丽红;;高校体育课程形成性成绩及基本考核模式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6年05期

10 苏同福;樊素芳;袁超;周斌;宫长荣;;多媒体技术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作用与反思[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琛;赵双;赵桐;;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2 朱莹;贾永兴;;基于网络的问题式学习方法研究[A];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2年论文集[C];2012年

3 孙盛萍;杨皓;;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转换[A];高教科研2006(中册:教学改革)[C];2006年

4 张水平;;新课程改革与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创新教学[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5 张一春;张琳;;面向信息化教育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研究[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曹岚;;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整合的尝试[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林春才;;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浅议[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张志荣;;信息化教学环境的研究与实践[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9 侯荣;;《管理学基础》课程自主学习教学设计案例[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10 吴於人;倪忠强;王祖源;;论高校通用型课程教学网络系统的通用性设计[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志忠;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教学设计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刘翔;汉字生成系统构建探索[D];西南大学;2011年

3 李凤英;代理签名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模型及实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丁婧;功能层面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标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可云;教育技术实验研究方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陶凤翔;高校数字化学习与师生共同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董玉琦;信息教育课程设计原理:要因与取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彭虹斌;课程组织研究——从内容到经验的转化[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梁林梅;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绩效技术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宇航;网络课程学习过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超;现代教育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孟宪翔;网络电视在高校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凤鸣;基于Moodle的信息化社区教育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绪乾;基于ASP校园网络办公平台开发及安全体系结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逯昌浩;学习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徐送林;知识时代大学生个人学习环境的构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苏晓勇;高职院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方法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范艳敏;学习者个体的学习需要分析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蓁;基于活动的《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设计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曙光,余宏忠;坚持“学习科学”研究 走“科研兴校”之路[J];黑龙江教育;1999年10期

2 李颖,刘玉新;科研兴校 再铸辉煌[J];现代教育科学;2002年04期

3 栾传大;科研兴校(教)与教师角色的转变[J];现代教育科学;2002年10期

4 霍永平;略论“科研兴校”战略的实施[J];现代教育科学;2003年08期

5 刘尧,傅宝英;中小学科研兴校的基本目标[J];现代教育科学;2003年12期

6 栾传大;教育科研兴校(教)的理论与实践系统研究报告[J];吉林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1年01期

7 刘尧;中小学科研兴校的组织与制度建设[J];教学与管理;2003年34期

8 温恒福;科研兴校琐谈[J];教育管理;1995年05期

9 刘要悟,雷顺利;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异化与回归[J];教育科学研究;2002年08期

10 吴义昌;中小学应慎提“科研兴校”[J];教育评论;1997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秀珍;信息时代课堂教学改革问题初探[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2 辛萍;王忠宽;王建;曲本庆;;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J];中国科技信息;2009年23期

3 刘志明;;信息时代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素养培养[J];职业;2011年05期

4 韩和舟;;浅析现代教育技术对科学教育课程实施的保证与促进[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9年01期

5 王军华;;信息时代现代教育技术观念的转变[J];青年思想家;2001年04期

6 宋荣欣;;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初探[J];职业时空;2008年05期

7 王秀娟;;论信息时代的学校网络教学[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年08期

8 王丽娟;;现代教育技术激活教师的专业成长[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年18期

9 曹刚;;论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J];教书育人;2009年27期

10 刘飞;;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大力推动当前创新教育[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秋月;;现代教育技术是教师队伍现代化的催化剂[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2 严道南;蒋斌;罗明;张世中;田进强;;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的教学应用[A];中医药学术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5年

3 考玉顺;周秀芳;;现代教育技术下探究式学习的实践[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王文均;;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优化科学实践教学[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5 钟灵;;现代教育技术在实践中的运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6 孙勋荣;李湘君;;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养高技能创新型医卫人才[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付长缨;刘侠;王春义;赵敏海;;现代教育技术与高等院校的发展——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五”规划课题研究报告[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贾宁;方梅;;浅谈兽医病理学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十三次学术讨论会和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9 周宗伟;;共生的教育环境——信息社会中学校教育技术的运用策略[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10 闵志勇;;论现代教育技术在新建本科院校教学中的作用[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宇侠;素质要发展科研要先行[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2 江苏省张家港市沙洲小学 陈惠芳 曹建芬;念好教育科研的“真经”[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周远清;呼唤高水平的教育科研[N];人民日报;2003年

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高级中学 刚志荣;谈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地理的整合[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5 李玉山;教育科研不能作“秀”[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付石林;教育科研产业:杭钢非钢产业发展的亮丽风景[N];中国企业报;2010年

7 杨杨;教育科研让师生共同成长[N];北京日报;2002年

8 王克义;力促全国教育科研资源整合[N];人民政协报;2003年

9 蒋才华 刘串德;七星区教育科研硕果丰[N];桂林日报;2007年

10 通讯员 金培元;开展教育科研与课堂教学无缝对接[N];三峡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友群;现代教育技术的建构主义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陈志;信息时代执政党党建工作新模式[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3 刘承波;信息时代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变革及其运行机制[D];厦门大学;2002年

4 胡玺丹;教育转型期中学生物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贾巍杨;信息时代建筑设计的互动性[D];天津大学;2008年

6 章毓群;论信息时代著作权国际保护的发展与调整[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李美凤;广义技术视野下的教师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黄迪皋;从外推走向内生[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蔡良娃;信息化空间观念与信息化城市的空间发展趋势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10 宋建军;普通高中校长境外教育交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正军;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宋云霞;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实现教学大纲要求的资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高守宝;现代教育技术与物理课堂教学整合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吴玉红;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5 梁芳;现代教育技术与幼师生物学教学整合的研究初探[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彭祥生;论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学语文教学的整合[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张萍;网络阅读教学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黄德群;港台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吕宜平;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地理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吴仁芳;现代教育技术下数学教师角色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0376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0376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b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