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学徒制视域下的教师培训
本文关键词:认知学徒制视域下的教师培训
【摘要】:教师培训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是建构学习型教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新课程全面推进与落实的重要路径。当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强势推进,我国很多地区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教师培训流于形式,致使教师培训并没有能真正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了解认知学徒制的理论框架、理论基础、特征、教学方法和关键词,探索全新的教师培训理念,将有助于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性,进而推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认知学徒制 教师培训 策略跟进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新课程背景下城乡教师文化个案研究”课题研究成果之一,编号:EHA060207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当下,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很多局限,特别是强调教师孤立的学习经验,强调教师个体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即便是教师学到了很多的知识,也无从知道怎么运用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从而不能真正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的专业发展活动,尤其是当下流行的培训机构组织的,或者教育主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丽;李念;;情境学习理论对教师培训的启示[J];师资培训研究;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玉宝;认知弹性理论对网络环境下专题教学的启示[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袁维新;西方科学教学中概念转变学习理论的形成与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3 刘路;从手工学徒制到认知学徒制——关于变革我国编辑出版专业培养模式的探讨[J];出版发行研究;2005年06期
4 曹贤钟;基于任务驱动的CAI课件制作课程教学设计[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9期
5 陈大伟;教师专业化取向与校本培训[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6 陈大伟;教师的专业生活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兼谈教师教育课程改革[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7 孔鲲鹏;杨玉宝;;概念图促进学习者协作知识建构的应用[J];巢湖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刘学浩;;创新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 促进学导式学习型社会建设[J];成人教育;2006年12期
9 张新华;关于在课堂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情境创设[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5期
10 袁昱明;网络教育与个别化学习[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静;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周勇;综合理科课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裴新宁;面向学习者的化学教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高文;基于问题解决的数学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闫寒冰;信息化教学的助学事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柯清超;分布式学习系统软件建模方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尧新瑜;学校道德课程理解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郑太年;学校学习中知识意义的缺失与回复[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聂必凯;数学变式教学的探索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鹏;基于网络的中学生合作学习环境设计[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姚晓慧;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意义学习的教学设计[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晶;远程教育中网络学习环境的理论分析与技术实现[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4 徐永珍;基于问题学习理论及其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杨宁;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教学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刘向永;基于情境认知理论指导下的网络主题探究学习活动设计[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曲新艺;体育院系速滑实践课引入合作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孟丽慧;论化学教学中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唐海玲;论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学习方式的建构主义理论基础[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黄娟;基于网络的校际主题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应用效果的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路;从手工学徒制到认知学徒制——关于变革我国编辑出版专业培养模式的探讨[J];出版发行研究;2005年06期
2 郑超;英语“写长法”课程设计[J];外国语言文学;2005年01期
3 梁好翠;情境学习理论及其教学涵义[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12期
4 简世德;从默会知识看大学教学改革[J];现代教育科学;2005年07期
5 李建军,盛洁波;现代学徒制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应用趋势[J];当代教育论坛;2004年10期
6 陈梅香,连榕;情境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07期
7 毛新勇;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材.教法;1999年09期
8 张莹;;成品写作法向过程写作法的嬗变[J];外语研究;2006年06期
9 邓鹂鸣,刘红,陈們,陈艳,章毓文;过程写作法的系统研究及其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启示[J];外语教学;2003年06期
10 吴斐;理解性输出与语言学习效率——一项“写长法”的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席玉生,庄正;教师培训“两忌”[J];中小学管理;1999年11期
2 杨渊云;周航;;始终把教师培训贯穿于广西教育的全过程[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8期
3 丹林;;循序渐进:有效教师培训的必然要求[J];中国教师;2011年11期
4 乔立维;;教师培训与教师成长[J];学周刊;2011年25期
5 胡国军;;学习“课堂互动”理论 创新教师培训课堂[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年08期
6 肖万祥;;论终身学习背景下教师培训机构的职能转型[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07期
7 金辉;;休闲培训的可行性浅探[J];生活教育;2011年14期
8 李娟;张家铭;;甘肃省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9 黄利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全面的教师培训、巩固与支援计划[J];现代教育技术;2011年05期
10 王换超;张庆秀;;依托“国培计划”探索优化教师培训的有效途径[J];中小学电教;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蔚东英;王民;;中国大陆地区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师培训现状研究[A];2007年海峡两岸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毕玉海;;教师角色与教师培训[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3 陈驹;;教学设计训练: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4 ;增强教师培训实效性 促进教师自主成长[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5 马世新;马学戈;方大鹏;;发挥网络优势,实施远程教育,推进教师培训[A];走进新教育: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成果集[C];2006年
6 郑雁;郑旖旎;章苏静;;教育信息化调查研究报告[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陈自和;;利用网络资源 探索教师培训新模式[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8 ;构建研训教一体化教师培训体系 促进县域教师专业发展[A];河北省教育厅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0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10年
9 陈自和;;利用网络资源 探索教师培训新模式[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南卷)[C];2010年
10 ;明确思路 夯实基础 扎实推进教师专业发展[A];河北省教育厅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0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广东省中山市教师进修学校 赵龙山;教师培训“非常6+1”[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江苏省张家港市沙洲小学副校长 陈惠芳;教师培训 且行且思[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浙江省奉化市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 周建国;教师培训要“看人下菜碟”[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杨义龙;教师培训莫“走样”[N];大理日报(汉);2005年
5 记者 李鸽;拉萨市城关区教师培训中心建成[N];西藏日报;2009年
6 赵龙山 广东省中山市教师进修学院副教授;香港教师培训的启示[N];中国教育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解艳华 辑;纳雍教师培训:需要的是一种精神[N];人民政协报;2010年
8 特约记者 令治清 通讯员 汤奋林;泽普 建立教师培训长效机制[N];喀什日报(汉);2010年
9 刘希文;正镶白旗投入120万元用于教师培训[N];内蒙古日报(汉);2010年
10 记者 阿天梅;教师培训平台多 整体素质稳步升[N];柴达木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磊;农村教师培训实效性评价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詹青龙;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陈家刚;认知学徒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生;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基于学习活动的形成性评价的理论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于维涛;县域教师发展支持体系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杜静;英国教师在职教育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7 马艳芬;教师教育发展困境的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马敏;PCK论[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Florida Khumbo Banda(丽达);马拉维杜马西学院远程教育学习支持系统研究:对变革的启示[D];西南大学;2012年
10 张超;教师远程培训的学习干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亚军;“迷失”与“未来”[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2 黄道鸣;基于Web的科学教师培训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邱晓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行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潘岳祥;新教师入职教育的模式构想与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高玉英;中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永平;参与式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娜;基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培训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黄娟;项目管理在教师远程培训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罗小华;地方教师培训管理有效性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杨英;参与式教师培训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389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038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