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留守儿童 发展问题 儿童心理发展 监护人 儿童父母 外出打工 原因分析 家庭教育 消极影响 人格特征
【摘要】:正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或者工作半年以上,由父或母一方、祖辈、亲戚朋友、同辈监护的未成年人。不少研究者指出留守现象对儿童心理发展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但由于缺少对其原因的深
【作者单位】: 浙江教育学院;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发展问题 儿童心理发展 监护人 儿童父母 外出打工 原因分析 家庭教育 消极影响 人格特征
【基金】:2006年度浙江省妇联和省妇女研究会招标课题“浙江省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0606)的成果之一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或者工作半年以上,由父或母一方、祖辈、亲戚朋友、同辈监护的未成年人。不少研究者指出留守现象对儿童心理发展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但由于缺少对其原因的深入分析,以至于对留守儿童提出的教育对策往往泛泛而谈,缺乏针对性。我们认为从出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娟,张威;长春市老年人的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间的关系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2 杨宁,薛常明;论基于童年文化特征的幼儿教育[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3 刘纯;激励的动态饰与评价[J];管理工程学报;2003年01期
4 朱伟军;;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因素关系的研究[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苏良亿,李永华;论互联网对青少年品德形成的积极作用[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包蕾萍;桑标;;习俗还是发生?——生命历程理论视角下的毕生发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1期
7 庄小满;;心理理论研究:现状及展望[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8 杨宁;儿童是人类之父——从进化心理学看人类个体童年期的本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9 苏占清;脑卒中后焦虑障碍[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3年05期
10 王敏;;家庭教育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的影响[J];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和民;社会化危机及其出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高峰强;后现代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易东平;救人救己与害人害己[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任弘;体质研究中人体适应能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5 徐浙宁;2-5岁超常儿童对数的认知及其策略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曾守锤;学前儿童现实性监测发展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刘智强;知识员工职业停滞测量与治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左志宏;小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认知加工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席居哲;基于社会认知的儿童心理弹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吴志华;论学生实践能力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勉媛;初中生自尊的发展及其与师生关系、学业成绩的关系[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2 赵国军;穆斯林中学生自我概念中宗教意识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苗一梅;蒙古族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特征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4 马斌;鞍山市晨晚练点锻炼者参加体育活动现状调查及因素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杨足;老年人使用的家电的人机界面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04年
6 陈琳;小学儿童情绪认知的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温暖;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第四版的试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古吉慧;初中心理素质训练课教学策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简福平;小学儿童攻击性行为发展特点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林美春;高中生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瑞程;;也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J];基础教育研究;2011年10期
2 李新启;;暑期更应关爱留守儿童[J];教育;2011年19期
3 代高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J];新课程(下);2011年05期
4 汪冠楠;;“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分析及对策[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年07期
5 胡艳丽;汪洋;;建设农村留守儿童快乐成长家园[J];决策;2011年07期
6 田锦;;“小鸟”让留守儿童看到笑容[J];中国自行车;2011年06期
7 苏琦雄;覃桂林;;浅谈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与教育策略[J];教师;2011年24期
8 徐观华;;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初探[J];山西教育(管理);2011年08期
9 李越;张继明;;用爱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天空——浅谈班主任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与教育[J];黑河教育;2011年07期
10 高君;;爱心呵护留守儿童[J];学周刊;2011年2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曼;;贵州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教育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胡振民;;关注我区农村留守儿童 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A];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加强党的执政与改善民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薇;李晓苗;罗静;高文斌;;亲子分离与联系对农村留守中学生自尊的影响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4 叶军;;如何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5 戴中义;;对教育产业化发展问题的一点思考[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6 胡心怡;刘霞;申继亮;范兴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贾勇宏;;论寄宿制在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中的作用——基于中部三省的实证研究[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杭蓉珍;;让爱相随——浅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9 赵玮;;勿将留守儿童标签化为“问题儿童”——河南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研报告[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郑敏燕;廖柏珊;;关注贫困生的心理和人格发展问题[A];和谐社会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研究报告——首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5)[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平康 朱中平;明天,未来与希望[N];眉山日报;2005年
2 鹿永建;别让留守儿童成为孤独的孩子[N];中国社会报;2005年
3 领山邋晓敏 士奎;永年 启动留守儿童关爱工程[N];河北日报;2007年
4 奉化记者站 王校美邋通讯员 吴培维;一声“妈妈”好沉重[N];宁波日报;2007年
5 邬凤英;让留守儿童进城,,也是对他们的一种关系[N];中国社会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石元清;真爱满山乡[N];乐山日报;2007年
7 通讯员 陈哲邋张孝久 黄亚林;澧县甘溪滩镇用网络建起亲情港湾[N];常德日报;2008年
8 蔡毓玲;谁来托起他们的“明天”[N];德州日报;2008年
9 陈柳东 甘巧;邻水3000名农村留守儿童住进寄宿学校[N];广安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周静邋实习生 季节;留守儿童需要更多的阳光雨露[N];贵州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2 徐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侯怀银;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发展问题的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4 王振存;文化视阈下城乡教育公平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永春;商丘市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问题的调查报告[D];兰州大学;2010年
2 杨帆;河北省农村留守儿童生存与发展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3 宋晨辉;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赵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龚风华;南通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特征和体育锻炼干预作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何婧;山东省农民工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7 李鑫;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8 涂秋元;贫困山区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现实状况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9 刘欣;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社会性发展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黄艳苹;家庭教养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481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048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