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象学视阈下的对话教学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现象学视阈下的对话教学研究
【摘要】:现象学以研究现象的本质为己任,试图系统地解释和描述生活经验中的内在意义。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具有现象学的主体间性特征,这种主体间的对话和共同反思的关系是回归教育本质的路径。对话教学是师生基于关系价值和关系认知、整合反思与互动、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合作创造知识和生活的话语实践。有效对话发生在对话双方自由的探究中或自发的讨论中。有效对话教学应该具备这样几个特点:交流中相互平等;沟通中相互理解;合作中共享;存异中创造。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关键词】: 现象学 对话 主体间性 有效对话教学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真正的学习目标只可能产生于学习过程的内部,产生于学习者与教师、教学内容、学习环境的相互作用之中。在学习的进程中,学习者可以从学习的需要出发,对初始目标进行分解或将其转换为其他目标。知识的本质则强调知识是由个人建构的,它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人的交互作用的本质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秀红;;对话:编辑活动的本质[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怀超;意义与诠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2 彭启福;西方诠释学诠释重心的转换及其合理走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3 陈立新;阐扬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基本视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刘新学;;心理学量化研究范式的思考[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王善超;论亚里士多德关于人的本质的三个论断[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6 赵光武;哲学解释学的解释理论与复杂性探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7 季国清;权力话语政治经济学和中国式的知识生产[J];北方论丛;2001年01期
8 阎光才;教育过程中知识的公共性与教育实践——兼批激进建构主义的教育观和课程观[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2期
9 张天宝;试论教育对话及其基本特征[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3期
10 张小虎;对刑法解释的反思[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崔景贵;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何明星;《管锥编》诠释方法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5 朱健平;翻译的跨文化解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赵卫国;海德格尔的时间性与时——间性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 张德昭;内在价值范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李小博;科学修辞学研究[D];山西大学;2004年
9 魏天无;九十年代诗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尧新瑜;学校道德课程理解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迎年;海德格尔存在论差异中的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李革新;返回存在之源[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华章琳;论伽达默尔超越相对主义的探索[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4 艾战胜;波普尔理解理论的理解[D];中南大学;2002年
5 李云飞;“解释学境遇”的本体论意蕴[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6 王际兵;刘震云小说的寓言景观[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徐振轩;海德格尔存在论技术观研究[D];安徽大学;2003年
8 龙佳红;论译者风格的显形[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9 刘自雄;试论文本阐释规范的再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10 马咏梅;中学文学审美性教学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2 黎琼锋;;试论回归生活的教育学——马克斯·范梅南现象学教育学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03期
3 高伟;教育现象学:问题与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4 于学友;主体间性:理解师生关系的新视角[J];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19期
5 张汝伦;主体的颠覆:从黑格尔到马克思[J];学术月刊;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茵;从现象学到智慧教育学——范梅南教育思想探微[J];台州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李润洲;李伟;;教育本质:一种现象学的拓展[J];教育学术月刊;2009年11期
3 范莉峰;;现象学对教育研究的方法论价值[J];晋中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许庆红;;现象学对学科教学论的意义[J];保山师专学报;2006年04期
5 宁虹;;实践-意义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研究;2005年08期
6 金璇;;从现象学的角度来理解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11期
7 李君;;现象学教育学浅述[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陈伟;雷欣欣;;“存在现象学”课程论之课程价值观[J];新课程(综合版);2008年11期
9 常秀芹;王树恩;;“现象学—解释学”视野中的教师角色[J];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25期
10 王爱萍;现象学视域的孔子存在论教学观[J];教学研究;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郭红霞;;“质的研究方法”文献综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2 丁永为;;二十一世纪初杜威教育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温明丽;;新时代校长学的哲学探讨——寻找现代与后现代辩证之校长学的哲学论述[A];教育领导研究(第一辑)[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朱小蔓 其东;教育现象学:走向教师的教育研究[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徐继存;教育哲学是没有答案的学问[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李亦敏;“生活世界”的教育学[N];中华读书报;2007年
4 湖南师范大学教科院 熊和平;课程:从“圈养”、“游牧”到“传记”[N];中国教育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雨亭;教师研究中的自传研究方法[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姜美玲;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克建;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与教育研究:方法论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丽华;教师意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吴航;游戏与教育——兼论教育的游戏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健壮;时空的教学意蕴[D];西南大学;2010年
2 胡萨;反思:作为一种意识[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瑾;教师教育信息化中情感的现象学解读[D];吉林大学;2010年
4 朱光明`;教师发展的实践智慧取向[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5 杨蓁;舍勒人格思想研究及其对当前道德教育的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时延辉;威廉·派纳的自传式课程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7 付静;师生关系在根本上是教育关系[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8 任珂;论教育学的人文意蕴[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陈翠君;教育“发生”的故事[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玉衡;解释学视域中的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683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068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