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史研究的经典范式与学术意义——试析《1893~1958年的美国课程斗争》
本文关键词:课程史研究的经典范式与学术意义——试析《1893~1958年的美国课程斗争》
更多相关文章: 中小学课程改革 学术意义 课程理论 课程研究 典范式 课程开发 知识积累 美国中小学教育 课程领域 利益群体
【摘要】:正1909年,时任芝加哥大学教育系主任的贾德将33岁的博比特招入麾下。翌年,博比特在芝加哥大学开设了一门课程,其名称就叫"课程",由此课程正式成为大学里的学术活动之一。与哲学、历史、数学等历史悠久的学科相比,作为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关键词】: 中小学课程改革 学术意义 课程理论 课程研究 典范式 课程开发 知识积累 美国中小学教育 课程领域 利益群体
【分类号】:G571.2
【正文快照】: 1909年,时任芝加哥大学教育系主任的贾德将33岁的博比特招人摩下。翌年,,博比特在芝加哥大学开设了一门课程,其名称就叫“课程”,由此课程正式成为大学里的学术活动之一。与哲学、历史、数学等历史悠久的学科相比,作为一种既无知识积累也无学术势力的新生理论活动,课程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继平;;为自己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课程——再为个体课程立论[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08年07期
2 靳玉乐,李殿森;课程研究在中国大陆[J];教育学报;2005年03期
3 汪霞;;怎样理解课程理论的作用[J];全球教育展望;2009年04期
4 王金梅;王川;;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本土化改革的思考[J];职教通讯;2011年13期
5 李求真;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若干难点问题探讨[J];北京教育;2001年08期
6 刘徽;;概念史:当代课程研究历史回顾的新路径[J];全球教育展望;2008年11期
7 徐斌艳;面向21世纪各国中小学课程改革巡礼[J];全球教育展望;1997年04期
8 孙钰华;姜玉勤;;新疆民族中小学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民族教育;2009年09期
9 夏心军;试论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J];教学与管理;2001年10期
10 汪霞;;建构21世纪的课程研究:超越现代与后现代[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靳玉乐;;二十世纪美国七大课程事件评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9)——外国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2 苏明光;;千锤百炼打造一门社会发展急需的人文课程——中小学影视文化课程研究与发展报告[A];横店·全国中小学生影视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韩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述评[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4 闫欢;于冬;袁磊;汝小红;王颖;赵青;李岩巍;;中国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研究[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5 杨晓;;我国中小学课程设计研究的历史演进综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6 姜美芬;;立足亲子课程研究 构筑亲子教育平台——智慧学理论在婴幼儿教育中的应用[A];全国第二届智慧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C];2004年
7 邵山;;构筑生本课堂 畅享生命成长[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8 吴光节;张周生;;2001狮子座流星雨摄影赛的学术意义及其他[A];新世纪天文发展方向研讨暨中国天文学会第二届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9 李耘;;中专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初探[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10 顾炜斌;张卫卫;;记得绿罗裙 处处怜芳草——作文课程开发初探[A];中小学课程改革与考试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孙覆海 通讯员萧荔 劳洲;山东探索中小学课程改革[N];工人日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董洪亮;创新从教材起步[N];人民日报;2001年
3 赵宁宁;全球化平台 规范化起点[N];中华读书报;2006年
4 杨明全;《理解课程》:超出常规说课程[N];中国教育报;2003年
5 谈应斌;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角色的转变[N];张掖日报;2006年
6 江苏省原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成尚荣;地方课程开发应注意的几个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8年
7 记者 齐闻潮;用智慧点亮精彩 用知识架起桥梁[N];金融时报;2010年
8 杜昀锟;贵州邮政提升培训课程开发质量[N];中国邮政报;2011年
9 王平;青鸟扛起IT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大旗[N];中国企业报;2004年
10 杨明全;多元课程意义的追寻与重建[N];中国教育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国凤;冲突与和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汪霞;课程研究:从现代到后现代[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安桂清;整体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黄清;论质的课程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吕立杰;课程设计的范式与方法[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孙宽宁;教师课程理解中的自我关怀[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陈静;意境化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 金玉梅;社会批判课程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9 胥英明;后现代体育课程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艾兴;建构主义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大芳;论教师即课程开发的主体[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任伟伟;20世纪上半叶美国课程理论的发展[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伍新德;基础教育课程的意识形态探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4 陈华;高中预科班物理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5 周坤;多元智力理论在成人教育课程开发中的应用[D];山西大学;2008年
6 曹石珠;地方课程开发的理论探索与案例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徐芳;作为话语的英语教学:基于伯恩斯坦课程理论上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郭霞;高中生地理SBCD与生态主义课程理论的协同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卓鸿;中学历史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郭宇;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网络课程的探究与实践[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209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120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