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高职生生活事件、自尊与状态—特质焦虑关系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2 17:06

  本文关键词:高职生生活事件、自尊与状态—特质焦虑关系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职生 状态焦虑 特质焦虑 生活事件 自尊


【摘要】:目的:探讨高职生状态—特质焦虑与生活事件、自尊的关系。方法: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From Y)、"生活事件量表"(ASLEC)、"自尊量表"(SES)对430名高职生进行团体施测,并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高职生状态—特质焦虑、生活事件、自尊均不存在年级、性别、独生子女与否差异;高职生的状态—特质焦虑、生活事件、自尊相互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高职生自尊、生活事件因子能显著地正向预测状态—特质焦虑。结论:高职生状态—特质焦虑与生活事件、自尊具有重要关系。
【作者单位】: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关键词】高职生 状态焦虑 特质焦虑 生活事件 自尊
【基金】: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十一五”规划2007年滚动课题“高职生网络成瘾与状态—特质焦虑、生活事件关系的研究”(编号:2007-R-4817) 苏北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课题“高职生网络成瘾与生活事件的相关研究”(编号:SBXLZXY07012)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高职院校作为高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焦虑是衡量人们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焦虑又可分为状态焦虑、特质焦虑两种状态[1]。状态焦虑是一种个人的暂时性的情绪状态或状况,它的紧张度和起伏性随时间而发生变化;特质焦虑则为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辉;焦卉;方晓义;;云南省大学生自尊现状研究[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2 张文新;独生与非独生青少年父母教育方式的比较研究[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3 欧晓霞;对大学生焦虑状况的调查研究[J];潍坊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4 韩娟,吴汉荣,余毅震,杨森焙;医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自尊的相关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06期

5 钱铭怡,肖广兰;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自我效能、自尊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1998年06期

6 卢家楣,贺雯,刘伟,卢盛华;焦虑对学生创造性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5年06期

7 刘芳;;大学生社交焦虑特征探析[J];医学教育探索;2007年05期

8 江光荣,靳岳滨;中国青少年生活事件检查表编制报告[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年01期

9 彭莉;范兴华;;大学生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芳;;女大学生生活压力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汲慧丽;;论抑郁与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的关系[J];安康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严以德;;职校学生自尊、自我效能感与应付方式的研究[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10期

4 孙丽岩;经济管理者的职业心理、行为方式与组织绩效[J];长春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5 万黎;论自尊与健全人格的关系[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课题组 ,梁宝勇,郝志红;《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2期

7 全宏艳;何资桥;胡畔;;大学生自尊、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杨粤青;;试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自信培养的重要性和方法[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年02期

9 傅晓华;;保险营销员自我效能感等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8年08期

10 陈康雪;;护生实习期间心理健康问题调查及其对策分析[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丁;张芳芳;高文斌;;流动儿童自尊、应对方式与情绪的相关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2 王薇;李晓苗;罗静;高文斌;;亲子分离与联系对农村留守中学生自尊的影响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3 李序科;;家庭因素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4 王军;;工科院校大学生自我和谐感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杜丽丽;;音乐心理剧对流浪儿童自尊水平干预的研究[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白羽;李晓娟;;家庭因素对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研究[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林;青少年自尊结构、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张丽华;3-9岁儿童自尊结构、发展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3 亓圣华;中学生羞耻感与身体锻炼之间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杨福义;内隐自尊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杨俊敏;维汉大、中学生体育目标定向、身体自尊、社会性体格焦虑、主观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杨国愉;青年军人特质焦虑及其认知加工特点[D];西南大学;2007年

7 邱莉;教师课堂情绪调节能力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8 卢国华;坚韧人格与应激、心身反应的关系[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9 万增奎;道德同一性的心理发展与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孙晓杰;集体主义/个人主义文化下的父母育儿风格与幼儿人格关系的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丽平;问题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与其自尊、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赖月月;自尊、心理控制源对高中留守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0年

3 段再复;数字短时记忆广度、词语类型和背景音乐对关联性错误记忆的影响[D];沈阳体育学院;2010年

4 肖媛媛;大学生就业心理应激、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动态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李改;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

6 魏峰;大学生人格五因素及其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7 孙志凤;高中生自尊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8 黄盈;大、中学生生活应激评定量表的编制[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9 魏宏聚;初中生同伴交往障碍特征与教育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10 王永跃;中学生人格特质、自我效能、学习策略和动机与学业成绩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俊洪;;社交恐怖症的诊断与治疗[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3年03期

2 吕峰,朱孔香;城乡大学生焦虑及社交焦虑的调查分析[J];山东精神医学;2005年01期

3 汪玲,席蓉蓉;初中生创造个性、父母教养方式及其关系的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4 张文新;独生与非独生青少年父母教育方式的比较研究[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5 何颖,徐明;大学生体育锻炼与抑郁水平、身体自尊水平的相关性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6 关彩萍,张虹,吴谷红,张建生,王芳芳;父母教养方式与高中生自我意识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02年01期

7 韩娟,余毅震,杨森焙,李武;356名医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其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4年05期

8 赵志一,窦路明;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05期

9 韩娟,吴汉荣,余毅震,杨森焙;医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自尊的相关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06期

10 张文新,林崇德;青少年的自尊与父母教育方式的关系──不同群体间的一致性与差异性[J];心理科学;1998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振娟;大学生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2 谢燕婷;澳门初中一学生学业成绩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胜利,许又新;围术期焦虑及干预[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年03期

2 金健秋,,朱体荃;我国优秀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的初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1994年07期

3 刘晓茹,夏忠梁,陈丹;我国优秀单人花样滑冰运动员焦虑水平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4 王海霞;周新霞;徐建平;;师范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焦虑状态的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5 李文利,钱铭怡;状态特质焦虑量表中国大学生常模修订[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1期

6 吴凡,马德明;大学生田径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探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7 欧晓霞;对大学生焦虑状况的调查研究[J];潍坊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8 许晖;;普通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的初步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9期

9 黄克剑,廖洁敏;男篮运动员赛前心理焦虑状态的探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10 赵云龙;赵建新;;状态焦虑与特质焦虑的关系[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敖立功;;对大学生状态-特质焦虑问题的调查与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2 陈建民;黄恩;徐晓青;张载福;吕望强;;职业中专学生的特质焦虑与父母教养方式、人格特征关系[A];2005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3 杨小玉;张云山;钱明;狄敏;王小茹;刘慧娟;;进入IVF-ET周期妇女焦虑情绪对治疗结局影响的研究[A];第一届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中国动物学会生殖生物学分会联合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王天生;程致屏;;状态—特质焦虑调查表在我国体育运动中的修订[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5 卢家楣;贺雯;刘伟;卢盛华;;焦虑对学生创造性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赵蕊;李彩娜;张曼;;大学生撒谎行为和状态焦虑及特质焦虑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刘春梅;李文川;吴家舵;;运动强度对大学生状态焦虑影响的实验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党卫民;马文军;石川;王生;苏良平;关宏宇;张蕲;王云;赵茜;;湖北某矿区居民心理状况调查[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苗青;;高职生理学教学向何处去?——关于生理学教学改革的探讨[A];中国生理学会第七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10 隆春玲;韩海英;熊红芳;贺美玲;;不同类型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特质焦虑及应对方式研究[A];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伟;高职生在校可考高级证[N];天津日报;2005年

2 记者 汪伟 张雯婧;全国高职生展开技能大比武[N];天津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崔凌云;内蒙古:高职生为何好就业?[N];中国教育报;2003年

4 刘兴红;浅谈高职生的竞争力[N];江西日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李晓良;旅游企业需要什么样的高职生[N];中国旅游报;2005年

6 陆金宝;新疆高职生比本科生俏[N];工人日报;2004年

7 朱文娟 陈鹏庭;高职生比本科生“耐寒”[N];中国改革报;2008年

8 记者 贾晓燕;京外生源高职生回原籍就业[N];北京日报;2011年

9 许笔淘邋记者 骆辉;江西高职生就业市场受青睐[N];南昌日报;2008年

10 记者 康淼;南平部分高职生被迫到中专“深造”[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秀巧;特质焦虑者对威胁信息注意偏向的实验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力娟;中小学教师状态焦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王姝琼;青少年未来取向与学业、情绪适应关系的追踪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国愉;青年军人特质焦虑及其认知加工特点[D];西南大学;2007年

5 杨海;军校新生心理弹性因素及心理训练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6 方乐;心理解剖在农村青年自杀身亡者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7 孔媛媛;农村青年自杀死亡行为特征和危险因素的性别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刘毅;自由意志:哲学与心理学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许书萍;高社交焦虑大学生的解释偏向[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严智雄;高职院教育的认同危机及其后果[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剑文;上海市高一学生焦虑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吕京;高职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与分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茜茜;中学生焦虑敏感的发展特点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陆亦佳;高职生职业动机因素结构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5 龚清;高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陈静;高职生职业兴趣现状调查与问卷编制[D];西南大学;2008年

7 张静;团体心理辅导在高职生生活适应中的作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臧小林;重庆市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金兰;高等职业学校学生情绪智力的调查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8年

10 唐W氀

本文编号:11323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1323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a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