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医科大学学生冲动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3 04:06
本文关键词:某医科大学学生冲动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生 医科 冲动 不良成长经历 家庭功能 社会支持
【摘要】: 目的了解医科大学学生冲动现况,并进一步探讨冲动的相关因素,为大学生冲动性不良行为的发生及心理行为的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以某医科大学能随访到的5533名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用自制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相关生活经历调查表(包括18岁以前不良成长经历、Beck抑郁量表、负性生活事件量表、家庭功能量表、生活质量量表、社会支持量表等)对目标人群进行调查。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以冲动得分作为因变量,18岁以前不良成长经历、负性生活事件、家庭功能、生活质量、社会支持和性别、年龄、宗教信仰等社会人口统计学特征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医科大学生冲动量表平均得分为35.75±11.28;冲动总分女生明显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冲动总分在不同年级、年龄、恋爱婚姻现状、专业满意度、居住方式、医疗来源和宗教信仰因素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在不同专业、学生类别、民族、父母现状和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计划冲动,动机冲动和认知冲动的相关因素和冲动总分的相关因素不完全一致。单因素分析结果还表明,冲动水平与焦虑、抑郁及18岁以前不良成长经历、负性生活事件呈正相关,18岁不良成长经历越多,负性生活事件影响存在的严重程度越大,焦虑和抑郁情绪越严重,冲动得分越高;与攻击性和自杀意念亦呈正相关,攻击性越高者,有自杀意念者,冲动得分越高。与生活质量、社会支持和家庭功能呈负相关,生活质量和家庭功能越差,得到的社会支持越少,冲动越严重。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生活质量、18岁以前不良成长经历、社会支持、家庭功能、抑郁、性别、专业满意度、恋爱婚姻现况和宗教信仰等变量进入回归方程,提示:(1)生活质量差的学生更容易冲动; (2)18岁以前不良成长经历越多的学生更易冲动; (3)得到社会支持较少和家庭功能障碍者更易冲动;(4)有抑郁情绪的学生更易冲动;(5)女学生、正在恋爱中的学生、对专业不满意者和有宗教信仰者比较容易冲动。 结论医科大学生的冲动状况值得关注。不同性别之间冲动状况有明显差异;二年级学生冲动得分高于一年级。医科大学生冲动可能是18岁以前不良成长经历、生活质量、社会支持和家庭功能等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18岁以前不良成长经历对冲动的影响值得关注。应加强对大学生冲动问题的重视,通过多种方法预防冲动及冲动性不良行为的发生,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大学生 医科 冲动 不良成长经历 家庭功能 社会支持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844.2
【目录】:
- 英文缩略词表5-6
- 中文摘要6-8
- 英文摘要8-10
- 1 前言10-11
- 2 对象与方法11-16
- 3 结果16-40
- 4 讨论40-44
- 5 结论44-46
- 参考文献46-49
- 附录一 个人简介49-50
- 附录二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50-51
- 附录三 致谢51-52
- 附录四 综述52-64
- 附录五 调查表64-78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黎映月;赵四平;;从心理学角度看“冲动”[J];青春岁月;2011年22期
,本文编号:11345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134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