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论教师生命意义的追寻

发布时间:2017-11-12 16:12

  本文关键词:论教师生命意义的追寻


  更多相关文章: 教师生命意义 目的 价值 对话 师生关系


【摘要】:教师生命意义指"教师"这一特定社会角色存在的目的和价值,以及教师在教育生涯中的自我确证感和自我实现感,它具有目的性、主体性、精神性和超越性等特征。目前,我国教师的生命意义在强烈的职业倦怠、被动的生存状态和异化的师生关系中被逐渐消解了。教师应该在学习、创造以及与学生的对话中不断追寻自身的生命意义,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
【作者单位】: 吉首大学师范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人的生命有两种最基本的存在形态:一是自然生命,指人作为自然人的生命,即种生命,这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一种自在的生命形态;二是社会生命,指人作为社会人的生命,即类生命,这是人所独有的一种自为的生命形态。人之为人,人之不同于动物的地方,就在于人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自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晓宏;;论哲学之思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研究;2007年10期

2 张增田,靳玉乐;论新课程背景下的对话教学[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瑞芳;论教师生命意义的遮蔽与澄明[D];河南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素霞;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教育初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叶增编;;教学范式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3 钱静;;高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探究式互动教学初探[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杜世强;试论新课程改革时期教师角色的转换[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年04期

5 谭月娥;李景;;关注人的生命的教育是真正的教育[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刘英;;营造教学环境 激活生命课堂[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陈代坤;;追问课堂教学的生命意义[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8 宋德如;新理念 新挑战 新机遇——高等师范院校如何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滁州师专学报;2003年02期

9 邢旭升;浅谈创新教育[J];丹东师专学报;2003年02期

10 石志民;陈海华;;激励学生的艺术[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德全;问题系统教学设计探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希希;论有效的课堂交往[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何齐宗;走向审美人格[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4 刘新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交往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5 刘济良;论我国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辛继湘;体验教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姚远峰;寻求意义:现代教育之转型[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程广文;数学课程提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尧新瑜;学校道德课程理解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福明;河西地区中学教师素质问题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熊毅;强化学生主体地位,优化语文课堂教学[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3 薛桂琴;教学价值观念的走向:从工具化转向生命化[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景宁;信息技术激发中专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红燕;思想品德课对健全人格培养的教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蒋开明;生命生成与多边互动[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薛春雷;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转化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8 雷美位;对话与超越[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陈向平;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10 王木水;新课程与学校师生关系的重新构建[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中英;人作为人的存在及其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2期

2 于伟;终极关怀性教育与现代人“单向度”性精神危机的拯救[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3 覃兵;论教师主体生命意义的消解与重构[J];教师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4 衣俊卿;人之存在与哲学本体论范式——兼论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意蕴[J];江海学刊;2002年04期

5 杜时忠;人文教育的理念[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09期

6 李定仁,赵昌木;教师及其成长研究:回顾与前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06期

7 刘铁芳;现代教育的反思——教育的走向与现代教育的反思(下)[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年06期

8 吴惠青;论教师个体的生存方式[J];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9 刘铁芳;教育如何走向哲学[J];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10 明庆华,程斯辉;论作为“人”的教师[J];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吕丽艳;教育世界中的意义遮蔽与澄明[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但柳松;试论对中小学教师的人文关怀[D];安徽师范大学;2003年

3 蒋湘祁;论教师主体价值的实现[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沈又红;论师德修养与教师幸福[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全华;论教育科学发展的社会目的性动力[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2 陈秀玲;;论教学中的题外话[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侯兴元;;加强信息技术培训 努力提高教师素质[J];甘肃教育;2008年11期

4 黄建军;;道德教育的目的性探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12期

5 郑永廷;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及其发展[J];教学与研究;2001年03期

6 刘杨;张增田;;教师生命意义的遮蔽与彰显[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6期

7 郭永良;;浅谈“合作学习”[J];新课程(中);2011年06期

8 谭晓云;;作为一种言语行为的课堂提问[J];中国科技信息;2006年01期

9 洪霞,邵健;多媒体课件热中的冷思考[J];教育信息化;2003年05期

10 于海红;;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提问艺术[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瑞芳;论教师生命意义的遮蔽与澄明[D];河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766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1766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a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