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积极心理学下性格品质研究概述

发布时间:2017-11-13 12:34

  本文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下性格品质研究概述


  更多相关文章: 性格品质 积极心理学 积极人格特质 幸福感


【摘要】:积极心理学兴起使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从"消极"转向"积极",性格品质是积极心理学家主要的研究领域。价值—行为分类体系和价值—行为特征量表为性格品质的研究提供了系统化和可操作性的分类标准和测量手段。性格品质对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有预测作用,培养个体良好的性格品质能够有效提高人的幸福感并且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学校心理学也应开展以性格品质为基础的积极教育,积极教育不仅能够促进青少年的积极发展并形成良好的人格,也起到了积极预防的作用,进而减少了"问题学生"的出现。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一、性格品质概念的界定人格特质是人格心理学领域的主要概念和核心议题,特质是人格的主要元素。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变成治愈人的心理创伤和精神疾病,关注的焦点也总是和抑郁、焦虑、恐惧等负面特质联系在一起,而很少关注勇气、乐观和希望等优秀品质,这使心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文进;;积极心理学视野中的心理教育与咨询[J];甘肃高师学报;2007年04期

2 高涛;;心理学的新思潮—积极心理学的发展特征[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8期

3 余娟;;积极心理学及其人格观[J];河西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张倩;;一门教授幸福的学科——哈佛“积极心理学”课程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李飒;;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年09期

6 刘子弘;;拥有积极情绪,笑看美好人生——积极情绪研究综述[J];现代企业教育;2010年16期

7 张澜;王洪飞;;积极心理学下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实践[J];理论观察;2006年04期

8 曹新美;;关注积极 关爱生命 尊重人格[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韦耀阳;周丽;;积极心理学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J];教学与管理;2008年19期

10 张倩倩;田良臣;;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有效课堂教学建设[J];基础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胡英君;;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心理委员培训模式的探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白雪;缴润凯;;试论应为大学生开设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幸福课——由大学生频繁自杀谈起[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3 赵霞;;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朋辈心理互助[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4 童辉杰;童定;;中国人心理健康的内隐理论[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张津凡;;乐观心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发[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6 徐传来;;积极心理学——平衡的心理学[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杨华;;积极心理学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应用[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8 张澜;;积极心理学下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钟暗华;;积极心理学的意义及发展趋势[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国雪利;刘惠军;;积极心理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丛;用积极心理学打造高“心”酬员工[N];工人日报;2010年

2 李彩艳编译;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探讨人类幸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健康时报实习记者 吴润果;积极的人更幸福[N];健康时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赵安平;金钱只能买6个月的幸福[N];健康时报;2005年

5 刘翔平;积极基因让你快乐[N];北京日报;2005年

6 黄爱群;快乐源泉在哪里[N];医药经济报;2003年

7 麦肯锡公司 Joanna Barsh Susie Cranston Rebecca A. Craske;积极心态的自我修炼[N];中国经营报;2008年

8 记者 张守营;中国人的幸福感与经济发展不同步[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9 受访者 彭凯平(清华大学心理系主任) 采访者 王东(商报记者);彭凯平:学者有义务普及学术[N];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

10 市社联供稿;建设和谐社会重视公众社会心理疏导[N];天津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鲁静;品格优势的评估及其在心理临床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马甜语;积极心理学及其应用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张勇;西方心理学人文取向的生成与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柳菁;心理弹性新论:多视角PAC人格模型理论与实证[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鲍立铣;上海刑警情绪及情绪调节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程科;健全人格取向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D];西南大学;2009年

8 丁月华;概念隐喻理解中的美感体验对科学概念理解的作用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9 姜巧玲;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D];中南大学;2012年

10 陈丽君;美感与积极情绪的关系及对变化觉察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童俊杰;试论积极心理学的潜在危机及其超越[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郑兰;积极心理学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吴佳蕾;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林惠茹;深圳特区初二年级幸福课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5 邱勇强;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正向支持系统的构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晓娟;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7 张高产;积极心理品质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预防作用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付海东;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9 贺喜秀;积极心理学的哲学基础探究[D];中南大学;2008年

10 李峰;提高高考生学业情绪之效果[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807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1807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2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