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岁儿童对承诺的心理反应特点
本文关键词:6-10岁儿童对承诺的心理反应特点
【摘要】: 信守承诺作为内心和外部行为合一的道德修养境界,人们不是事事处处都能轻易做到的。原因是内心总会有冲突,一方面知道要为善去恶,另一方面还会为情欲所蔽,所以内心总会有不自愿遵循道德要求的想法。 因此,对儿童来说,我们要经常对他们进行信守道德承诺的教育,让受教育者了解承诺的涵义,教其辨析符合道德要求的承诺和违背道德要求的承诺,帮助受教育者将信守道德承诺内化为自己的心理品质,并促使其转化为外在行为。但其在实践过程中,并不必须是一个逐渐递进的逻辑过程,即对信守承诺的认知,并不一定能内化为个人的品质,更重要的是,内化了的信守承诺观念如何外化为个人的日常行为,更是考量教育是否获得预期效能的最重要的方面。因此,本文尝试研究我国儿童对道德承诺的心理反应特点,并探讨他们在假设情境和真实情境中的行为一致性,希翼为当前学校德育教育提供理论参考。 本研究选取6岁、8岁、10岁共90名儿童为被试,根据预调查结果编撰符合儿童生活实际的承诺故事,涉及合德/一般/背德三个承诺情境,每种情境分别以权威和同辈作为承诺对象,运用个别访谈的方式,对每一被试逐一讲述故事后要求其在一般/角色投射上做出反应,分别探究被试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这三个方面的心理反应。同时设计了“合德承诺”的一个拟真情境,考察了所有被试在模拟情境中的行为表现。 本研究结果表明: 1.儿童对合德承诺和一般承诺的各心理反应起始点为6岁,对背德承诺的各心理反应起始点为6-8岁之间。儿童对合德承诺和背德承诺的认知判断和行为倾向反应的转折点在6-8岁之间,情感体验的转折点在8-10岁之间;儿童对一般承诺各心理反应的转折点在8-10岁之间。6岁处于我国儿童对承诺在各心理反应上的萌芽阶段,8岁处于整合阶段,10岁处于相对成熟阶段。 2.在一般投射和角色承担两种情境下,6-10岁儿童对三种承诺的认知判断和情感反应均无显著差异,行为倾向有显著差异。在合德承诺和一般承诺情境中,6-10岁儿童的各心理反应在“角色承担”上比在“一般投射”上更为积极;在背德承诺情境中,则相反。 3.在不同承诺对象上,当承诺对象是权威时,6-10岁儿童的各项心理反应比承诺对象是同辈时更积极。在不同承诺对象上,6-10岁儿童对一般承诺在各心理反应上均有显著差异;对合德承诺在认知判断和情感体验上有显著差异;对背德承诺在情感体验上有显著差异。 4.6-10岁儿童对合德承诺的各心理反应最为积极,一般承诺次之,背德承诺最消极。其中,认知判断反应在三种承诺情境两两之间均有极其显著差异;行为倾向和情感体验反应在合德承诺和背德承诺情境之间、在背德承诺和一般承诺情境之间有极其显著差异,,在合德承诺和一般承诺情境之间无显著差异。 5.6-10岁儿童对承诺的各项心理反应均无性别上的显著差异。 6.在合德承诺和一般承诺情境中,6-10岁儿童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反应三者之间均为显著相关。在背德承诺情境中,6-10岁儿童的认知和行为倾向反应之间为显著相关。 7.情境模拟中,6-10岁儿童遵守承诺的人数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有年龄上的显著差异,无性别上的显著差异。 8.随着年龄的增长,6-10岁儿童对合德承诺的言行一致性在增加。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兆明;承诺类型探[J];道德与文明;2002年06期
2 李闻戈;儿童利他行为发展的实验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3 陈新葵;张积家;;儿童道德行为发展中的性别差异[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4 曾文雄;;元语用学:语用学理论反思与发展的动力[J];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12期
5 孙淑芳;塞尔言语行为理论综述[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6 刘民权;;“你合作,我也合作”——森的确保规则在中国公社内部合作行为的应用[J];经济学(季刊);2003年03期
7 陈松,陈会昌;我国儿童与青少年品德心理研究综述[J];南平师专学报;2002年01期
8 裴利芳;关于小学生言行一致的实验研究[J];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3期
9 庞丽娟,姜勇;幼儿责任心发展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年03期
10 姚端维,陈英和,赵延芹;3~5岁儿童情绪能力的年龄特征、发展趋势和性别差异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丽;7-15岁儿童集体责任观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胜男;10-16岁儿童诚信价值观现状的心理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3 余骏;青少年学生生态价值观的心理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4 张奇祺;承诺类言语行为动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t
本文编号:12236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223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