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用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理论透视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

发布时间:2017-12-01 13:14

  本文关键词:用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理论透视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


  更多相关文章: 自我同一性 大学生 自我意识 心理学


【摘要】:自我意识的形成是青年尤其是大学生面对的重要人生发展课题。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深入地剖析了自我意识形成过程中的规律和特点,为分析导致青年自我同一性扩散的主、客观因素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于引导和教育大学生正确处理心理矛盾和冲突,最终实现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提供了实践指导。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哲社研究重大课题“高校思政、党建、稳定、网络”委托项目(08FD3038)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社基金重点资助项目(08SJB710004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一、大学阶段自我意识的形成是人生发展的重要课题卢梭曾经说过:“人在世界上出生两次,一次是为了生存,第二次是为了生活。”他所说的“第二次出生”其实就是指人进入青年阶段以后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他用“自我发现;对未来生活的设想;扩大了的生活领域”等特征来描述这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日f;同一性与青年期同一性地位的研究——同一性地位的构成及其自我测定[J];心理科学;2000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华;佛教禅学的精神治疗心理学思想[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 张静;网络心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领域[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3 高冬东,李晓玉;浅谈心理咨询中的认知疗法[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高一虹;文化传统与文化变革:指导性心理咨询的宏观语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S1期

5 武家申;试论在高校中开展心理咨询工作的意义[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6 马红宇,田麦久;易地参赛环境的理论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7 龚翠萍,洪梅;牙齿错颌畸形所致心理障碍9例的治疗[J];包头医学;2001年04期

8 朱洪发;大学生呼唤心理咨询[J];滨州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9 许红娥;;论社会心理疗法对大学英语阅读课的有效刺激[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9期

10 蔡笑岳,向祖强;人类心理的生物学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凤姿;;1例婚前情绪困扰咨询案例报告[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张莉;陈家麟;;中国大陆心理咨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美惠;张仲景养生思想及养生方法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2年

2 冯正直;中学生抑郁症状的社会信息加工方式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马红宇;易地参赛环境及运动员的适应性调节[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4 马和民;社会化危机及其出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许小冬;竞技信息及优秀选手对竞技信息的处理[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6 李育红;人为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7 李朝旭;社会判断的内隐和外显过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苏雪云;超常高中生自我意识及其对情绪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周红;表情达意与心灵润泽[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朱役;联合国维和医疗分队(中国)待命安排和卫勤保障工作方案实证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香;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同一性地位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1年

2 苏雯;团体咨询改进大、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实验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韩立敏;班主任之师生互动风格与小学生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4 李强;轻中度青年抑郁症患者的短时记忆特点及其对记忆自我评价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5 钟向阳;沙盘游戏疗法及其在幼儿心理教育中的实效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梁晓珍;大学生恋爱观现状与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周红;试析幼儿园新教师的角色适应[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姚信;大学生自我概念心理咨询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9 肖晓玛;初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施江玉;团体心理辅导在女性戒毒康复中的应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勋;;大学生“延缓偿付期”内的心理状况及对策分析[J];群文天地;2011年02期

2 刘幸娟;纪伟;;心理学视角下大学新生自我和谐与自我同一性的相关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年07期

3 曹巧君;朱运清;;浅淡社团活动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以艾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为视角[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4 张予贺;胡圣文;;未就业大学生心理特点——基于访谈研究[J];学理论;2011年20期

5 刘荣先;;大学生就诊心理特征及应对措施[J];大众心理学;2003年12期

6 齐原;;大学生情绪调节的现状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4期

7 高燕;赵乃迪;苏展;;大学生恋爱心理的调查[J];大众心理学;2009年02期

8 谢彦彦;;高职学生网络心理初探[J];才智;2011年17期

9 郭瞻予;;大学生自主性研究历史与现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郭中然;;大学新生的心理调适[J];大众心理学;2003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倩;;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赵谦;;大学生非理性信念及其与社会支持、自我同一性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刘希庆;;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留言分析[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4 陈其华;;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艾滋病分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董海婧;褚宇帆;;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迟立忠;周湘文;;大中学生身体自尊的发展特点及其与整体自尊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丁秀玲;韩力争;冯玉州;;大学生的人格描述与心理健康教育[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8 江雅;黄希庭;;大学生自我价值感和焦虑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杨心德;蔡李平;张莉;;大学生日常生活事件压力指数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闫琼;王有智;;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我和谐的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桑红;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常用办法[N];四平日报;2006年

2 周慧虹;就业大学生别被心理不适应难倒[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3 蔡曙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与预防[N];光明日报;2006年

4 记者 苏雁邋通讯员 陆炜;专家呼吁尽快拆除心理“一米线”[N];光明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朱伟光邋通讯员 张世英;关注大学生抗挫折教育[N];光明日报;2008年

6 实习生 周晨昕 记者 姜澎;两个好消息 不要一块说[N];文汇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杨岩泽 实习生 白宇飞;众多压力困扰高校学子[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7年

8 本报实习记者 张杭;“6·25”大学生杀人事件心理调查[N];北京科技报;2005年

9 李舒蕊;“三个和尚”为何没水喝[N];大众科技报;2006年

10 教育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邋执笔 柯狄祖;如何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素质[N];光明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梅松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朱艳新;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结构、特点及有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佳川;体育锻炼对降低大学生自卑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5 李力红;大学生言语、表象认知风格个体在记忆系统中信息表征偏好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李j;身体锻炼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马嵘;不同运动方式和情境对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影响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高宏杰;15FQ~+量表中文版的修订及初步应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9 魏义梅;大学生抑郁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应对干预[D];吉林大学;2007年

10 梁晓燕;网络社会支持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红霞;体育院校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特点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年

2 王倩;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赵谦;大学生非理性信念及其与社会支持、自我同一性的关系[D];河南大学;2009年

4 张昊;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利静;大学生角色扮演网络游戏动机、角色类型与自我同一性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6 徐锋;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时间管理倾向与网络成瘾的相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万杰;大学生人际信任、自我和谐与自我表露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冯秋燕;大学生身体意象及其与抑郁、社交回避苦恼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05年

9 曾成义;大学生焦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10 胡凛;大学生自杀倾向的心理预防和干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2412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2412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6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