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校园暴力行为的学校社会工作机制
本文关键词:预防校园暴力行为的学校社会工作机制
【摘要】:当前校园暴力行为呈现多样化、激烈化、长期化等特征,表现为校外人员、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三种暴力类型。校园暴力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应建立校园暴力行为的学校社会工作预防机制和紧急介入机制,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
【分类号】:G471
【正文快照】: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层出不穷,且有愈演愈烈之势。2004年发生在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震惊了全国上下;2007年美国佛吉尼亚理工大学的校园枪击案更是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近期的一份统计资料表明: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作鑫;校园暴力之概念、现状及防治对策[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2 闫杰;;预防校园暴力 构建和谐校园[J];现代企业教育;2006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声ng;;校园安全与中小学生伤害现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02期
2 王培席;王绵珍;兰亚佳;庞清涓;王治明;邵利晔;卢波;;大学校园暴力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秦万山;烟台市高职院校校园暴力调查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储桂节;上海市青少年暴力犯罪的演变及其对策思考[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3 覃思;珠海、恩施两地中学生人际间暴力发生现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4 王志祥;高中校园暴力表现形式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彩霞;校园暴力产生原因探析[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4年05期
2 朱晓玉;校园暴力与暴力文化的社会学思考——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原因探究及预防[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尹逊强;校园暴力的现状及预防对策[J];实用预防医学;2004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蕊;校园暴力应急预案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03年11期
2 宋守云;如何有效防止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J];青海教育;2005年Z1期
3 汪宇峰;校园暴力成因分析及教育对策[J];当代青年研究;1999年04期
4 张旺;美国校园暴力:现状、成因及措施[J];青年研究;2002年11期
5 彭端生;从校园暴力看德育改革的迫切性[J];学习导报;2004年01期
6 树伟;;校园暴力:英雄情结与角色偏差[J];职业技术教育;1998年24期
7 胡林龙;论校园暴力——为保护学生权利而斗争[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8 宋雁慧;美国公立学校暴力及其对策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9 白术;;开卷有感[J];江淮法治;2009年24期
10 章睿齐;校园暴力中受害学生的心理透视[J];河南教育;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云清;;从心理教育角度审视高校校园暴力[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张勤林;林慧卿;;校园暴力事件对策研究[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张璐;程刚;王卫红;蒋善;;浅谈中学校园暴力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苗春凤;;乡村教师流失问题研究回顾与思考——社会工作制度的引进[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C];2008年
5 周蓉;;高等职业艺术学院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方略[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陈立民;张卫;;西方关于青少年和儿童品行障碍干预研究的新进展[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陈竞秀;;美国学校暴力干预方案评析[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孙树勇;;大学生印象整饰动机及策略的调查[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9 王永丽;俞国良;;职业中学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及其量表的编制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10 林崇德;董奇;夏勇;;父母离婚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现同 本报通讯员 陈 璐;住手!校园暴力[N];河南日报;2005年
2 赵海建;应对校园暴力已成世界难题[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0年
3 刘树军 作者单位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对“校园暴力”的思考[N];河北经济日报;2004年
4 庄北宁 康忻冬;预防校园暴力:沟通比防范更重要[N];检察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王四典;净土上缘何生出恶之花[N];河南科技报;2009年
6 ;美国: 校园暴力事件激增[N];中国教师报;2003年
7 话题主持:于冰;怎样杜绝“校园暴力”?[N];深圳商报;2002年
8 刘子山(作者单位:天祝县民族中学);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N];甘肃日报;2006年
9 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 赵宏;细数成因 遏制校园暴力[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10 林金芳;筑起校园暴力的“防火墙”[N];山西日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文华;青少年学生校园暴力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2 王晓芳;美国校园暴力成因与对策研究[D];天津外国语学院;2009年
3 周研茹;中学生校园暴力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4 曹智荣;中西方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模式的比较[D];郑州大学;2006年
5 何蔚祺;大中学生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资源系统的构建[D];西南大学;2008年
6 赵洋洋;从学校教师到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转岗适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薛平;中学校园暴力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冬名;学校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9 王永华;残疾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实践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10 赵静;我国农村地区校园欺负现象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12409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240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