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亚洲课堂环境研究进展与启示

发布时间:2017-12-02 08:18

  本文关键词:亚洲课堂环境研究进展与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亚洲 课堂环境 研究进展


【摘要】:亚洲课堂环境研究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界关注的热点课题之一。笔者对亚洲课堂环境的研究历程、研究方法、研究领域等方面内容进行了系统阐述,针对课堂环境在亚洲和我国内地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几个在研究中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以期为我国课堂环境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必要的启示与帮助。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7AYY003)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DHA070154)
【分类号】:G421
【正文快照】: 课堂环境研究起源于上世纪20、30年代的西方,发展于60、70年代,活跃于80、90年代。目前课堂环境研究已成为西方社会学、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形成了专门的研究领域,出现了专门的研究刊物—《课堂环境研究(Learning Environments Research)》,其丰富的研究成果对西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范春林,董奇;课堂环境研究的现状、意义及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8期

2 李广;马云鹏;;课程实践品性的文化解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丁锐;黄毅英;马云鹏;;小学数学课堂环境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关系[J];教育科学研究;2009年12期

4 程江平;教育实验研究范式的演变[J];教育研究;2000年05期

5 钟以俊;;谈美化教学环境的主要内容[J];上海教育科研;1988年02期

6 江光荣;中小学班级环境:结构与测量[J];心理科学;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秀玲;董泽芳;;课堂是什么——几种不同的社会学研究取向[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2 范春林,董奇;课堂环境研究的现状、意义及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8期

3 陆根书;杨兆芳;;学习环境与学生发展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7期

4 胡文楠;许恩铭;;信息时代高校证券投资人才的培养[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徐云;江光荣;周宗奎;;小学生的社会技能与友善—敌对型教师互动风格、社交归因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0年04期

6 李洪修;熊梅;;试析学校情境中的国家课程实施[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殷世东;;社会实践与人身心和谐发展[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李俊乐;;知识转型与课程观的嬗变[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年12期

9 赵欣;关于当代中国教育中人性内容缺失的文化思考[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10 卢丽虹;;英国与中国college外语课堂心理环境的差异——谈我国college外语课堂教学改革[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蕾;;班级e化管理平台构建健康团体[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景焕;平等体验的生成与班级教学共同体[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醒东;事件·场景·交往[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魏薇;小学阅读教学的生活体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蔡传明;中学体育教师成长的学校生态环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晔;师生信任及其对学生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韩琴;课堂互动对学生创造性问题提出能力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加强;学校变革的生态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费拉斯;华中师范大学和约旦大学师生对化学实验室环境比较研究评估[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孙云梅;中国大学外语课堂学习者社会心理环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戴军;教育理论研究的后现代思维倾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霞;基于课堂生生互动的教学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岳欣云;应然、实然与必然[D];河南大学;2002年

3 杨春霞;苏州市小学教改实验的实效性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4 田小红;学生课堂生活方式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5 蒋京川;成就目标定向与班级动机氛围、学习策略、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田友谊;中小学班级环境与学生创造力培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7 文方圆;小学教师社会技能反思训练的实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亓秀梅;小班化教学的人际互动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廖诗艳;文化哲学视野里的当代学习环境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艳;小学教师话语及认知思维导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广,姜英杰;个性化学习的理论建构与特征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2005年03期

2 米俊魁;学校课程的文化功能及实现机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赵颖,郝德永;当代课程的文化底蕴与品质[J];教育科学;2002年05期

4 郝德永;走向文化批判与生成的建构性课程文化观[J];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5 傅建明;“隐性课程”辨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0年08期

6 王彬,向茂甫;课程文化——从工具论到本体论的认识[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4期

7 郑和;课程概念的逻辑学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04年12期

8 赖瑞云;;论自然实验[J];教育研究与实验;1989年01期

9 丁锐;黄毅英;林智中;马云鹏;;小学数学课堂环境与学习成果的关系[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楠;杨芳;;魔芋葡甘聚糖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综述[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李娜;;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及进展[J];新课程学习(下);2011年05期

3 陈建林;;我国研究生课程体系的研究进展[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05期

4 孙云志;何玉宏;;我国校企合作理论研究进展及其反思[J];教育与职业;2011年26期

5 李慧;李如友;石伟;;国内旅游产业集群研究综述[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22期

6 袁继道;;论我国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J];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7 周益斌;;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进展[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8 常征;高梅香;康春国;;黑龙江省沙尘天气研究初探[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9 刘红波;苏勇;;对竞技武术套路五十年来研究的整体特征及研究局限的分析[J];搏击(武术科学);2011年08期

10 李文杨;刘道纯;;杉木毛竹混交林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华章;2011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晓慧;杨徐航;;冠心病与血清尿酸的临床研究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杨防祖;蒋义锋;黄令;许书楷;周绍民;;三价铬镀铬之一-资讯[A];2009年全国电子电镀及表面处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3 任大勇;李昌;金宁一;;乳酸菌免疫功能及其机理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4 贺加双;马卫明;曹永芝;宋移福;;动物早孕因子的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产科学分会第五届全体会议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郭晓辉;谢世平;;艾滋病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艾滋病分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张振凌;赵丽娜;;中药斑蝥炮制工艺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龙升照;;前言[A];第二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8 宋鹏云;陈匡民;董宗玉;吴旨玉;;流体膜润滑机械密封的研究进展[A];第五届全国青年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9 马鸣图;;我国汽车钢板研究进展[A];薄钢板质量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郭建刚;李娟;;PTH在肾性骨病中的研究进展[A];第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丁刚;一些亚洲国家或将进入加息期[N];人民日报;2011年

2 早报记者 肖中洁 韩晓蓉;樊纲:亚洲国家可通过货币互持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N];东方早报;2011年

3 中国贸促会驻比利时代表处;亚洲国家不要过度依赖出口[N];中国贸易报;2005年

4 记者 王传军;亚行欲投巨资帮助亚洲国家发展清洁能源[N];光明日报;2009年

5 汪洋;亚洲国家领跑纳米技术商业化[N];大众科技报;2004年

6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 郎保真;超IMT-2000的研究进展[N];人民邮电;2004年

7 何峻;治疗高血脂的新研究进展[N];科技日报;2004年

8 王彩虹 佘锐萍 刘环;植物转基因疫苗的研究进展(下)[N];农民日报;2002年

9 ;IPv6应用推广依然阻力重重[N];人民邮电;2006年

10 贾鹤鹏;亚洲国家促销转向[N];中国旅游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志勇;抗肿瘤抗生素C-3509以及抗肿瘤生化调节剂Geldanamycin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2 李艳辉;双花千里光、川芎及宽叶羌活的化学成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006年

3 涂s,

本文编号:12442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2442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4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