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大学生人际信任危机的影响、成因与重构——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7-12-02 18:11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信任危机的影响、成因与重构——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生 人际信任危机 心理健康


【摘要】:大学生人际信任危机会导致个体的负性情绪、自我不和谐、安全感的缺乏、主观幸福感降低和自我同一性混淆,从而影响到心理健康。文章对大学生人际信任危机的原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重构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对策。
【作者单位】: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教育学院;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心理学认为“人际信任”是一种心理状态或性格倾向,可以理解为一种主观态度,即主体对事物品质的真实性或他人行为的无害性、可靠性持不怀疑的态度,可以说人际信任与人们的一些特定人格特点相关,人际信任是连接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基本纽带,一定程度的人际信任对于个体健康的心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白丽华;;人际信任水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王晓一;李薇;杨美荣;;大学生人际信任与自我和谐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6期

3 徐本华,庞彦翔;大学生人际信任与抑郁的相关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4年02期

4 孙群;姚本先;;大学生安全感、人际信任及其关系研究[J];卫生软科学;2009年03期

5 安秋玲;;初中生同伴群体交往与自我同一性发展研究[J];心理科学;2008年06期

6 田可新,唐茂芹,吴昊,李雪静,王秀梅;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克军;;合同债权性质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 沈学习;张清湘;;生命价值的回归·历史文明的反讽[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李琪;;试论吉登斯的现代性思想[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08期

4 余吉生;论网络时代高校毕业生思想工作的着眼点[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姚其煌;李小兰;;知行合一:高校学生突发性事件的预防逻辑[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李海涛;陈泉;姚兆余;;农村居民就医过程中的信任机制研究——基于江苏省南通市的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3期

7 王智杰;左停;;风险社会下市场经济及农户生计困境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8期

8 孙其昂;;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及其转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9 张华东;;《共产党宣言》中的“脱域”思想及其当代意义[J];安康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10 茅根红;陈志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从学;;《同情》:一种被忽略的现代性体验[A];“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当代文坛》2011年增刊)[C];2011年

2 刘虹利;孟繁华;;感悟与发现——李一清的“乡村中国”[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3 吴有能;;当代台湾人间佛教全球化论述的一个侧面[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窦亚平;;从全球化理论看太虚法师佛教改革[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赵文龙;王夏峥;;社会信任与社会交往的研究初探——基于“2009年社会网络与求职过程调查”西安数据分析[A];陕西省社会学会(2010)学术年会——“关—天经济区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贾海薇;;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政府治理变革的制度创新——基于广东探索的思考[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7 张扬金;;交汇口处的权力异化与矫正——城市化进程中过渡型社区区务人员腐败透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杨秀香;;幸福与信任的重建——信任价值的当代生活视角[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9 董正华;;全球化:歧义纷沓的解说与真实的历史进程[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文化共存下的记忆与遗忘”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10 郭小平;;“风险传播”研究的范式转换[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张广才;大河家镇周家村家庭经济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董传岭;建国60年华北农村社会生活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灿仕;高校学生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李园;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构[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秦璐;网络舆情引导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冯婧雅;风险社会视角下的中国法律治理[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申腾;日常政治视野下中国城市社区业主维权行动探析:基于HB社区的个案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王军;城市社区主体互动困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刘电光;技术风险评估中的观念冲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张凌;现代社会的困境与救赎[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菲菲;技术现代性困境与出路[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袁佳穗;虚拟环境下的人际互动[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芝兰;王欢;;信任模式的历史变迁——从人际信任到制度信任[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李洁;朱晓斌;;杭州高校学生自我和谐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09期

3 凌波;李霞;;体育专业大学生身体自我特点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4 张翔,王旭峰;当代大学生人际信任与交往焦虑因素分析——以南昌地区为个案调查中心[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5 郑信军;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2期

6 徐本华,庞彦翔;大学生人际信任与抑郁的相关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4年02期

7 伍明辉;宋凤宁;;大学生人际信任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6年06期

8 杨中芳,彭泗清;中国人人际信任的概念化:一个人际关系的观点[J];社会学研究;1999年02期

9 黄知荣;李朝霞;李哲;;大学生自我和谐的调查与分析[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7年09期

10 孟海英;王艳芝;冯超;;大学生心理安全感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年3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梅芳;邵悦圆;;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以桂林工学院学生为例[J];管理观察;2008年09期

2 王小宁;;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分析[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张克权;;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探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12期

4 徐晓娟;;大学生宽恕水平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5 万冬华;;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心理状况的调查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0年11期

6 王慧t

本文编号:12458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2458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7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