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考试焦虑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考试焦虑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摘要】:
【作者单位】: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红十字会医院公共卫生科;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大学生正处于个体成长的关键期,其心理问题的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1],而对于同一应激事件,不同的应对方式可产生不同的反应。本文通过选用《考试焦虑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对大学生心理状况进行了研究,以进一步探讨考试焦虑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为降低学生焦虑水平提供理论依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智君,霍燕;大学生考期应激的特征及原因分析[J];心理学报;2001年02期
2 宋维真,张瑶;我国大学生考场焦虑与个性特质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7年04期
3 肖计划,许秀峰;“应付方式问卷”效度与信度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年04期
4 陈树林,黄鑫;考试焦虑和应对方式关系初探[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9年01期
5 杨润涛,郑希付,高永清;医学生考试焦虑及其应对特点[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维良;教师的应付方式与社会支持[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2 张力为;信度的正用与误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3 张力为;效度的正用与误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4 李秉泉;张捷;李丽琴;党仁;常德英;刘永立;;中学生考场情绪障碍的生物学特征及心理社会因素调查[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梁宝勇;;《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应对分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年03期
6 唐正芬,冯曦云,赵旭东;家庭动力学特征与青少年应付方式及违法犯罪的相关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2年02期
7 李津,李小妹,刘明,高睿;农村贫困地区老年人心理社会问题及应付方式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4年02期
8 张海钟;高师学生考试焦虑与气质类型的相关研究[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5年04期
9 韩永菊;急诊科护士SCL-90测试结果与应付方式选择的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05年03期
10 刘朝莹;应对方式与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综述[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Tan Xianming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zhou Sport University;RESEARCH IN COPING STRATEGY OF ARCHER[A];Proceedings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gress Asian-South Pacific Association of Sport Psychology[C];199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志宏;初中生校园压力因果模型建构与压力疏导团体辅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琼;乳腺增生病肝郁气滞证心理应激及内分泌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3 胡志;我国篮球运动员比赛应对方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4 江琦;大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及考试绩效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5 董会芹;3-5岁儿童同伴侵害的一般特点及其与应对策略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杨丽;完美主义、应激、应对、社会支持和抑郁的关系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晓春;中学生考试焦虑干预对学业成绩影响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欧阳常青;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间的关系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刘凤娥;大学生应对方式问卷的初步编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陈洪;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及其应对方式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刘春燕;发展性团体心理咨询改善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实验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于肖楠;不支持压力下的下岗人员应付方式与控制感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常逢锦;大一新生生活事件的应对方式、心境对其身心健康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江琦;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杨丽;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干预的效果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10 党彩萍;高考前状态焦虑与特质焦虑、人格和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耿德勤,江喜英,沈启莹,胡燕,薛海波;医学生焦虑与抑郁情绪评定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8年01期
2 陈树林,黄鑫;考试焦虑和应对方式关系初探[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9年01期
3 张新文,任瑛;医学生焦虑心态的调查分析[J];张家口医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4 解亚宁;简易应对方式量表信度和效度的初步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年02期
5 王力,胡冬梅,张爱华,曹卫华,李佩贤,卢国华;考试应激对不同行为类型学生血浆环核苷酸含量影响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年04期
6 宋维真,张瑶;我国大学生考场焦虑与个性特质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7年04期
7 包陶迅,钱铭怡;师范生考试应对过程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小文;邹容成都之行考辨[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2 张瑞昌;我国科举制的渊源及概况[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3 卜仲康;土壤 园丁 花朵——浅谈何为的文学创作道路[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80年04期
4 程西筠;由恩赐官职到择优录士——十九世纪中叶英国文官制度的改革[J];世界历史;1980年05期
5 东志;新发现的《从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记》抄本[J];世界历史;1980年05期
6 康昭;《非洲五十国》:一部系统介绍非洲情况的列国志[J];西亚非洲;1980年04期
7 张成柱;法译汉中对法语名词和形容词的一些处理意见[J];现代外语;1980年02期
8 ;日语教师培训班定于今年八月十一日开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0年02期
9 ;北京语言学院新学年开始[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0年04期
10 王及耳;美国汉语研究的意图及目标[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广辉;王新;;大学生个性特征对体育课成绩影响的统计分析[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2 傅心和;;论考试在医学生培训中的作用[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3 张海燕;刘安丽;刘家恒;;单元知识竞赛在病理教学中的应用[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4 刘昌华;陈典基;;中专卫校考试辅助训练系统设计[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5 陈广祥;王秉仪;张劲风;李庆;洪美玲;郭蔚然;赵先碧;;病理学计算机题库试卷与传统试卷考试成绩对照分析[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6 张志钧;罗厚良;李金生;张洪扬;黄文清;褚芳;雷励;李绍唐;万麟如;廖世忠;;老年虚证与氧自由基代谢及DNA损伤后修复作用的临床和实验研究[A];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7年
7 王瑞霞;范吉平;;日本的汉方医学现状[A];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7年
8 山口求;片山富美代;横川裕美子;冈山和子;铃木美惠子;;关于个别指导教育中提高自我教育能力的研究[A];第六届中日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中文版)[C];1999年
9 周宝瑞;;蔡襄在开封[A];蔡襄及其家世——纪念蔡襄诞辰975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4年
10 甘祺庭;;有用 有味 有得——我的大学语文教学[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陵生;考试突然在会场进行[N];安徽日报;2000年
2 省人事厅考试中心 刘彦平;考试的多样化功能[N];安徽日报;2000年
3 ;出国读硕士要通过哪些考试[N];北京日报;2000年
4 ;我国职称考试规模超过高考[N];中国保险报;2000年
5 刘子刚;利玛窦眼中的考试[N];中国测绘报;2000年
6 衡阳财校校长 邱兴和;加快教学改革 突出素质教育[N];中国财经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黄小红;中国需要多少CPA[N];中国财经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蒋巍;注册资产评估师先被“评估”[N];中国财经报;2000年
9 崔宏;“三师”考试改革的几点思考[N];中国财经报;2000年
10 郝卫江;开卷考试给学生们带来了什么?[N];中国妇女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飞;唐代试策研究(《唐代官人文学研究》第一卷)[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田宝;高中生考试焦虑影响考试成绩的模式和对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3 田建荣;中国考试思想史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4 程巍;六十年代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于立贤;三大球魅力的价值学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6 车丽萍;当代大学生自信特点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李媛;大学生自立意识的初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夏惠贤;多元智力理论与个性化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张琰焱;网络影响下的高校德育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胡娟;消费活动中记忆错觉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蓬;Windows95自动化考试系统实现[D];北京工业大学;2000年
2 闫允璐;我国体育管理专业教学现状及改革发展模式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3 李改;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
4 朱慧敏;《华师女大学生性心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5 梁宇颂;大学生成就目标、归因方式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6 方芳;持续性评估理论及其在英语写作课堂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7 王欣;形体课对广播学院女生形体改变的积极作用与效果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0年
8 刘宁;县处级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制度进一步完善的探索[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9 王婉莹;试论如何通过大学法律公共课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意识[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10 张建军;多元价值观与大学德育中的价值导向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12468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246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