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咨询、信任与友谊关系研究——基于社会网络的视角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咨询、信任与友谊关系研究——基于社会网络的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咨询网络 信任网络 友谊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 阶层回归分析 MRQAP
【摘要】:本文以某大学物流管理专业44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收集了咨询、信任与友谊三个方面的关系数据,探讨了大学生友谊形成过程中咨询与信任的作用。应用Ucinet6软件中的QAP方法进行了相关性检验,用阶层回归分析及MRQAP方法进行了回归检验,得到三个结论:(1)大学生之间的咨询关系正向作用于友谊关系;(2)大学生之间的咨询关系正向作用于信任关系;(3)信任关系将在大学生的咨询关系对友谊关系的作用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作者单位】: 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山东科技大学群星计划(QX0902043)资助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一、引言在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中,友谊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Bukowski、HozaBoivin(1993)[1]认为,良好的友谊关系会对青少年的情绪调适有正向的影响作用,即当青少年拥有朋友且友谊关系稳定时,青少年本身的社会适应能力会更强。Kirchler、PalmonariPomben(i1995)[2]、Santrock(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伟;李朝旭;韩仁生;;友谊的结构研究——一项对大学生友谊内隐观的调查研究[J];心理科学;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长好,邹泓;依恋研究述要[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2 许有云;儿童心理理论与儿童道德发展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李爱华;中专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5年05期
4 辛世敏,郝春东;儿童自我概念与学业成就关系的研究综述[J];北方论丛;2003年05期
5 文亚青;;试论企业诚信与信用管理[J];商业研究;2006年09期
6 侯爱民;国内儿童同伴关系的相关研究综述[J];滨州师专学报;2002年03期
7 王建新,刘兰花,褚会英;不同类型家庭中学生行为问题状况调查[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8 王凤彬;于凤霞;;跨职能团队中的综合性控制及其与信任的关系[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1期
9 徐云,周宗奎;受欺负中小学生的应对策略与干预措施[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4期
10 寇_g,马艳;儿童社会适应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及其特殊应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禄小平;;对幼儿有效道德认识建构的思考[A];毕节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讨会文章选集[C];2006年
2 方芳;;区域活动中幼儿自控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3 杨丽珠;张丽华;;3~9岁儿童自尊结构研究[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4 宋广文;李建伟;王淑娟;;大学生自恋内隐观的调查研究[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李建伟;张雯;;大学生自恋内隐观的调查研究[A];中华医学会首届国际行为医学学术大会暨第九次全国行为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志青;互动、社会资本与可持续发展中的技术扩散[D];复旦大学;2003年
2 凌宏彬;邓小平理论研究:一种权变的方法[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冯夏婷;关于3-7岁攻击性儿童的社会认知发展状况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马和民;社会化危机及其出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赵廉慧;财产权的概念[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6 王宝莅;断了线的等价交换?!——合同的伦理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7 李闻戈;工读学生攻击性行为社会认知特点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邓友超;论教育的理解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喜征;虚拟企业信任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10 张林;青少年自尊结构、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璇;国外儿童自我控制研究述评[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蒋强;汉族、回族、藏族和维吾尔族大学生心理健康观和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王美萍;父母教养方式、青少年的父母权威观/行为自主期望与亲子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谷传华;小学生欺负与人格倾向关系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刘在花;学习困难儿童自我定向、友谊质量、孤独感的特点及其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窦刚;11-18岁学生性格的结构和类型的实证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李文权;系统家庭治疗技术在团体辅导儿童同伴关系中的实证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张榕芳;4-5岁幼儿气质、父母教养方式及其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9 杨志亭;体育在人的早期社会化过程中作用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万晶晶;初中生友谊发展及其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治良,蔡华俭,符起俊;大学生创造性内隐观的调查研究——关于高创造性者的特征[J];心理科学;2001年06期
2 张厚粲,,吴正;公众的智力观──北京普通居民对智力看法的调查研究[J];心理科学;1994年02期
3 杨宜音;中学生友人间执行“分享分担”规范的研究[J];心理学报;1991年03期
4 方富熹,方格,王文忠;小学低年级儿童对友谊关系的认知发展[J];心理学报;1993年01期
5 李淑湘,陈会昌,陈英和;6
本文编号:12660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266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