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形式的历史变化
本文关键词:教学形式的历史变化
更多相关文章: 教学形式 历史变化 示范的教学 言说的教学 启发的教学 对话的教学
【摘要】:教学的变化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从教学形式的角度看,教学经历了从示范的教学,到言说的教学,到启发的教学,再到对话的教学这样一个过程。新的教学形式出现,并不是对已有教学形式的替换,而是与已有的教学形式共在。从而,随着教学的历史推进,教学形式将越来越丰富,并呈多元共存的状貌。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教学历史地发生时,就是一种生活事件,但当它成为人的自觉性活动时,又成为一种技术性的事件,原因是人总想把事情做得更好一些。作为技术性事件的教学就与具体的方式联系了起来。比如,今天我们评价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时,仍然习惯于说他的课“讲”得好“,讲”就是一种具体的方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钟启泉;对话与文本:教学规范的转型[J];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2 刘庆昌;对话教学初论[J];教育研究;2001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闵顺琴,卢和乐;《诗集传》词语训释商榷[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2 白兆麟;蔡英杰;;《老子》“道经”首篇阐释[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3 张劲秋;《论语》何晏注训诂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 张劲秋;;《春秋经传集解》训诂术语略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5 韦立君;;近代安徽与西方教育交流的背景与特点[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6 陈立柱;;战国时宋都彭城辨[J];安徽史学;2009年03期
7 王有卫;;古文献中篆文及其篆楷对应错漏举例[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8 刘精盛;;郭编《古代汉语》指瑕[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9 李先华;《说文段注》词义考释论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10 郭晓雯;;古希腊音乐教育实践述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建震;;周代社祀与西周社会秩序的建立[A];炎帝·姜炎文化与和谐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郑金洲;;教育起源研究十七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3 刘新科;;简论雅典教育兴衰的历史原因及现代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4 徐辉;;基督教在西方教育发展中的历史作用——兼论宗教与教育的关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5 黄薇;;微探建瓯方言熟语歌谣的语言[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李春晓;;《说文解字六书疏证》所引方俗考[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7 李运武;田小山;;对在中学化学教学活动中引入对话教学理论,开展探究式教学的几点思考[A];湖北省中学化学“两学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文件和论文集[C];2007年
8 俞志慧;;《国语·晋语四》韦注辨正[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7年
9 李家浩;;关于姑冯句擟的作者是谁的问题[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七辑)[C];2009年
10 iJ天宇;;郑司农注《周礼》所用“读为”术语考辨——兼评段玉裁对“读为”术语的界定[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七辑)[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艳清;清代“六书”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史大胜;美国儿童早期阅读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伟;《吕氏春秋》体道和治道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军;顾宪成与晚明东林运动——传统士大夫政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鞠宝兆;《内经》藏象理论体系的发生学研究[D];辽宁中医学院;2002年
8 黄黎星;《易》学与中国传统文艺观[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9 林殷;命门学说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10 辛继湘;体验教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婷婷;有效对话——语文教学的新追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高世江;论两汉士人风貌及文学精神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齐娜;语文教学中哲学素养的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彭天忠;中医外感病因的理论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陈克标;西汉游侠与乡里秩序[D];湘潭大学;2010年
6 王晓蕾;量词“颗”、“粒”、“枚”的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郑彩华;高中化学课堂师生对话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唐爱琴;高一文言文课堂教学的衔接与具体做法[D];苏州大学;2010年
9 唐杰;大学生诚信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王志宏;小学数学对话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洁;民主、平等、对话:21世纪师生关系的理性构想[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12期
2 钟启泉;对话与文本:教学规范的转型[J];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刊评论员;;进一步研究改进阅读教学[J];四川教育;1959年05期
2 吴晓胜;;随到随教,效果良好[J];江西教育;1964年09期
3 李柱;分层次辅导自学数学的教学形式初探[J];数学通报;1986年08期
4 林虹炜;;试谈电子计算机的辅助教学[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1988年02期
5 杨梅林;;教学录音磁带的编制与评价[J];外语电化教学;1989年02期
6 叶泽滨;教学组织、教学形式及其分类[J];教育科学;1993年04期
7 俞昌珈;;抓住自然情境进行教育[J];幼儿教育;1996年03期
8 任向民;谈CAI的发展及动向[J];哈尔滨师专学报;1998年03期
9 程科,史小英;高校体育改革的思考[J];常熟高专学报;2003年04期
10 韦建兴,荣河海 ,陈兵;试论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J];鸡西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冬明;;《邓小平理论概论》课教学改进的探讨[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2 牛会巧;;中等卫校病理学教学的新思考[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杜玉潺;;浅析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多元智能理论教学法的开发[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4 张弛;;论高校和谐课堂的建设[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甘荔桔;;Seminar教学形式对体育学科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6 陈乐佳;;教学形式阶段理论的历史演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9)——外国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7 朱天贵;;讲授机械制造工程学的几点体会[A];第五届全国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教学研讨会议论文集(卷1 教学论文)[C];1995年
8 向迎春;;音乐教学切勿买椟还珠——论趣味性教学的四大误区[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9 柳立言;;宋代墓志铭的虚与实及其反映的历史变化——苏轼乳母任采莲墓志铭探微[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历史变化:实际的、被表现的和想象的”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5年
10 张军花;;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培养护生的创新能力[A];全国第十一届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宁永玉;改进教学形式和方法[N];人民武警;2006年
2 记者 王茜;香港“最具竞争力”[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3 本报记者 黄蔚;图赞贵州 演绎辉煌[N];贵州日报;2009年
4 高秀叶;课堂提伺应注意的几个问题[N];太行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夏斐 邋通讯员 李本义;贴近学生需求 创新教学形式[N];光明日报;2007年
6 牛跟尚;东风商用车三大历史变化促发展[N];中国商报;2004年
7 海门市育才小学 陈彬;探寻丰富多样的有效教学形式[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8年
8 曲德辉;新颖教学形式打造新锐分析师[N];期货日报;2007年
9 朱从军;浅谈农村中学体育教学[N];甘肃日报;2008年
10 通讯员 柳组轩;从“起点”增强培训针对性[N];中国组织人事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骆天庆;基于实践目的的中国景观专业生态教育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2 姜维公;汉代学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3 李宗澈;《史记》量词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艳波;高中生物相同教学内容不同教学形式效果比较[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包娟丽;美国个别化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峰;对高中英语课堂上教学形式及其有效性的调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4 蔡昭莲;基于Web的《针灸学》网络课程建设和应用研究[D];福建中医学院;2005年
5 周洪娟;成人学习视角下的专业学位教育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艳丽;交往视野中的课堂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阴红;中共领导干部年龄状况的历史变化及相关政策探讨[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8 张明芳;张艺谋电影论[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2年
9 杨璐;差异教学策略研究——来自美国的经验[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肖玲嘉;论高师钢琴课音乐审美素质的培养[D];西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882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288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