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校本教师评价理论探索

发布时间:2017-12-29 15:00

  本文关键词:校本教师评价理论探索 出处:《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教师专业发展 校本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制度


【摘要】:传统的教师评价制度侧重教师教学效能的核定,忽视教师发展,已成为制约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桎梏。新的教师评价制度需要逐步从注重外部政策性、终结性走向发展性、人本性;其评价目的需要逐步从对教师进行奖惩、晋级转变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其评价主体需要从教育行政机关转向学校自身及教师个体。校本教师评价注重教师个体的需要与价值实现,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最终目的,评价主体及方法多元化,顺应了基础教育发展的要求。
[Abstract]:......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福建省福州市实验小学;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评价观的转变作为重要枢纽。“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已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构建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三项核心任务之一,对于促进教师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对现存教师评价制度存在问题的分析,尝试建构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孔学军,徐志兵;论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评价[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2 詹国祥,曹焕亚;论高职院校教师行为评价[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赵必华;教育评价范式:变革与冲突[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4 王富平;试论地方高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5 夏成前;对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6 李汉邦,马二军,周燕;质量认证与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探讨[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7 蔡惠平;付钢;陈黎敏;;教学评估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5年S1期

8 王立君;运用齐次马尔可夫链分析法进行教学质量评价[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9 李春枝;关于主体性课堂教学评价的探索[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0 欧本谷,刘俊菊;多元教师评价主体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德海;大学课程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2 张远增;高等教育评价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戚业国;民间高等教育投资的跨学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4 丁彪;企业领导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缪园;基于学科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2003年

6 宋永刚;自我发展:高校学术人员管理的新视野[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李福华;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韩映雄;高等教育质量精细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吕国光;教师信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凯;发展性校本学生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晓梅;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2 赵大川;普通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构建与评价[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廖美玲;新手—熟手—专家型教师成就目标定向与人格特征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4 侯江;职业高中教师教学工作评价问题探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张意忠;教育评价价值取向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2年

6 王磊;教育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及其基本要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张宏伟;教师素质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8 王晓红;学生地理学习效果评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牛文红;普通中学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索[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郭兆霞;体育学习中对个体评价的实验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开双;;怎样做一名受教师欢迎的教研员[J];中国民族教育;2010年03期

2 陈炳乾;;内促外引,推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年04期

3 张红梅;李劲松;;民族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出路探究[J];新西部;2010年01期

4 和学新;乌焕焕;;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意义与价值审视[J];教育科学论坛;2010年01期

5 郑少山;;物理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对若干问题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年03期

6 ;金华市第四中学[J];浙江人大;2010年Z1期

7 万伟;;骨干教师二次成长中的五大转折——由一次暑期教师培训想到的[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0年02期

8 孟引变;;师范院校校本教研的实效性[J];运城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朱雪梅;;高职教师专业能力标准的内涵与框架[J];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01期

10 庞捷敏;范洁梅;;高职院校年轻教师自我导向发展的金字塔能力结构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申学峰;;生命型教师:教师专业发展的生命理念观照[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南卷)[C];2010年

2 周晗;;立足和谐校本教研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3 赵金梅;;促进幼师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四条途径[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南卷)[C];2010年

4 罗红艳;吴安春;;国外教师教育改革的经验与启示[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5 罗红艳;吴安春;;国外教师教育改革的经验与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0)——外国教师教育史、职业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6 张娜;申继亮;;教师专业发展能动性的发展机制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王郢;;美国EPDM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简述及其对我国的启示[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孙生礼;;微型课题:教师专业发展的“便捷之径”[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9 汪家宝;;美国E-learning理念的产生与发展[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10 赵玉;周元春;;基于行动研究的教育技术学专业英语教学实践[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通讯员 裴伟;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他们在行动[N];江苏教育报;2010年

2 成尚荣;教师教育应从“被发展”走向自主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0年

3 张文科 大连教育学院学校发展评估中心主任;期末总结是教师成长的重要契机[N];中国教育报;2010年

4 湖南省澧县教师进修学校 胡爱军;农村教师培训机构亟待资源整合[N];中国教育报;2010年

5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国际比较教育研究中心 副研究员 王素;改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土壤”[N];中国教育报;2010年

6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市石景山区教育委员会;绿色教育:使命、内涵与实践策略[N];光明日报;2010年

7 北京师范大学 方增泉;教师教育亟待建立国家标准[N];光明日报;2010年

8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 周俊宏;网络时代教师专业发展危机[N];江苏教育报;2010年

9 凌士彬 安徽省肥西中学副校长;在专业引领中反思求变[N];中国教育报;2010年

10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吴遵民;“师范教育”的特色不能丢[N];太原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静静;教师实践性知识及其生成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田莉;校本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纯;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李清臣;基于专业发展的教师精神文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卫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武荷岚;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物理学与教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立国;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素质标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文昊;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的案例学习支持框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志厚;教师校本学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赵中建;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明山;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晔;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潘琦;基于研究共同体的教师专业发展个案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宋萍;教师专业发展视域下合作型教师文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邹京霞;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高校学生评教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庄建东;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允华;山东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王占伟;农村教师培训现状研究与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9 姜利娜;信息技术对中学物理教师专业发展影响的现状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10 张康德;教师专业发展探析[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506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3506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0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