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结构主义教育研究:路向与谱系

发布时间:2018-01-01 13:01

  本文关键词:结构主义教育研究:路向与谱系 出处:《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结构主义 教育研究 路向 谱系


【摘要】:20世纪中叶以来,在结构主义的思想观念及其方法论的影响下,涌现出大量的结构主义教育研究成果,兴起了结构主义教育思潮。本文以研究取向和学科领域为依据,把结构主义的教育研究大致划分为认知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文化人类学、经济学、政治学和教育实践等七个研究路向,并对各自的代表人物及其核心观点进行了简要的评述。最后,本文还对不同路向结构主义教育研究在方法论上的共同特征进行了探讨。
[Abstract]:Since the middle of 20th centur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ideology and methodology of structuralism, a large number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structuralism have emerged. On the basis of research orientation and subject field, this paper divides the educational research of structuralism into cognitive psychology, sociology, linguistics, cultural anthropology and economics. Political science and educational practice, seven research directions, and their representatives and their core views are briefly reviewed. Finally. This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structuralism education research in methodology.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分类号】:G40-01
【正文快照】: 一、结构主义与结构主义教育思潮的兴起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结构主义兴起于法国,很快在西方学术界掀起了一场方法论的革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结构主义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哲学流派,而是众多学者将语言学中的结构分析方法运用于更广泛的其他领域而形成的一种庞杂思潮。对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霞;隐蔽课程建设之简要考察[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彭勇;;基于体育隐蔽课程的多元文化传递价值认同[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3 魏伟;STS教育的文化整合战略分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4 郝明君;现代课程的意识形态分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5 梁运佳;从多元文化视角审视学前教育课程内容[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6 蔡澄;邰启扬;吴承红;;农村“留守初中生”学业不良原因分析及教育对策[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7 阎平;关于远程教育课程文化特征的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03期

8 朱国华;习性与资本:略论布迪厄的主要概念工具(上)[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9 杨光伟,范劲松;对建构数学课堂文化的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4期

10 魏志耕;论成人教育文化之缺失——成人教育质量的反思[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杨宁兵;;试论媒介“社会资本经济”——一种解读媒介产业本质的经济社会学考量[A];首届中国传媒经济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罗琴;;中美音乐课程标准比较——多元文化音乐教育[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万力维;;教育中,究竟是什么在妨碍创造[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傅建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张男星;俄罗斯高等教育体制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崔景贵;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孙相东;地缘政治学的性质:一种多维视角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7 白芸;理解学生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郭长江;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变革的文化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马和民;社会化危机及其出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赵永红;服务选区与代表国家[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梅;对当代教育思想的比较与我国教育发展的构想[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2 袁群莉;批判实在论及其作为经济学方法论的可能性[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谢红仔;小学英语课程实施现状探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蔡燕;论语文教育文化本质观[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辛治洋;论阿普尔教育理论的批判性[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陈雨亭;隐蔽课程中性别不平等的社会学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7 张传珍;中小学地方课程开发的理论探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8 樊改霞;多元文化中学生交往的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席琴;关于我国教育学专业发展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10 李慧莲;重新审视基础教育学生评价改革——从社会学研究视角出发[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富平;;教育研究成果分类问题的探讨[J];上海教育科研;1996年10期

2 黎平辉;唐朝霞;;新时期文化转型下我国教育研究的新特征[J];现代企业教育;2011年12期

3 ;民办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将遴选入书[J];安徽教育;2011年06期

4 温剑波;;布尔迪厄的教育哲学思想浅析[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7期

5 刘英石;;倡行民主科学 促进养成教育——学习魏书生教育思想的心得体会[J];辽宁教育;2011年Z2期

6 方丽华;;试析布鲁纳课程改革思想——浅读《教育过程》[J];教书育人;2011年21期

7 张人利;;后“茶馆式”教学(九)——“茶馆式”校本研修[J];现代教学;2011年09期

8 杨晓新;钱小龙;;基于Moodle的开源性网络课程学习社区的构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年11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田宝宏;;“面向生活”的教育研究成果评价问题分析[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张慧萍;;试论皮亚杰的数学观下的儿童的数学思维与数学学习[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张家港市教育局教研室 蔡明;生态课堂:效益的课堂[N];江苏教育报;2009年

2 郗茜丁;展望网络时代教育[N];辽宁日报;2001年

3 郗茜丁;在0与1的空间穿梭[N];中国教育报;2001年

4 袁同凯 南开大学社会学系;George D.Spindler 之文化教育人类学观[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曲天立;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特点[N];中国教育报;2002年

6 高咏梅;警惕优秀教师“逆淘汰”[N];中国教师报;2003年

7 李明英 山东省无棣县职业中专;这样的课题研究,不搞也罢[N];中国教师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杜社娟;从结构到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郭艳霞;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匡雅辉;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与教学设计策略[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宫顺升;论教师社会化[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龙宝新;现代课程知识观演进的流派分析及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6 王梅;教育研究道德规范探析[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3645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3645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b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