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与学校空间的生产
本文关键词:现代性与学校空间的生产 出处:《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作为正式的社会化空间,学校空间在现代性的形成过程中完成着自身的社会性生产。学校空间经历了从分散到同一,从在场到"脱域"的"脱变"过程,这不仅为现代学校空间塑造了基本表征形态,同时也为科学、精确、可测的现代社会空间的生产奠定了基础。学校空间在完成现代转型的同时彰显出权力和自由的双重属性,成为现代社会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是网络化的学校空间,仍然无法真正逃离现代社会巨大权力之网的包围。
[Abstract]:As a formal social space, school space completes its own social production in the process of the formation of modernity. This not only shapes the basic form of representation for modern school space, but also is scientific and accurate. The production of measurable modern social space has laid the foundation. School spac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modern social space because it shows the dual attributes of power and freedom while completing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Even the networked school space is still unable to escape the great network of power in modern society.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青年课题“关于学校空间的社会学研究”(课题批准号:CAA090094)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作为正式的社会化空间,学校在近现代中国文化的自我改造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从广泛的视野来看,现代学校的确立是现代性生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在现代性的建构中所起的作用,在于通过确立具有鲜明组织和训诫规则的空间来促使社会化中的主体分离于传统社会的“地方性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铭铭;教育空间的现代性与民间观念——闽台三村初等教育的历史轨迹[J];社会学研究;1999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红军;沈玮玮;;中西视野下的荀子“礼法”观[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2 江泓;;电视新闻短评初探[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陈兆肆;;清代法律:实践超越表达——以衙役群体运作班房为视角[J];安徽史学;2008年04期
4 朱霆;;福柯权力空间理论的建筑学解读[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5 朱永虹;邵炜;;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中的企业策略行为分析与制度安排构想[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6 唐雪梅;赵海林;;社会资本视野下的乡村政治精英[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3期
7 李海涛;陈泉;姚兆余;;农村居民就医过程中的信任机制研究——基于江苏省南通市的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3期
8 陈晔;廖小东;;拆迁过程中农民行为的双重取向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5期
9 石春梅;朱平;;风险社会理论视域中的价值观危机及其消解[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严骁骁;;从结构化理论看功能主义欧洲一体化理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晋佳;陈晔;赵帅斌;;违章建筑与农民行为——基于斯科特和波普金的理论分析[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郝志运;钟佳桂;莫云生;;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知识权力中心研究[A];2007年全国第十一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龙永干;;蜕变的努力与“革命”的焦虑——鲁迅“左联”生存论[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张建;;后现代消费社会身体的走向[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杨云珍;;当代社会结构变迁及中国共产党适应性分析[A];变革世界中的政党政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五辑)[C];2012年
6 马锋;;超越民族志:在解释中探寻可能之规律——传播民族志方法新探[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7 罗永仕;;“造物”工程的社会合理性阐释[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8 王海英;;农村小规模学校“存废”之辩——兼谈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价值坚守[A];2010年农村教育高端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刘敬华;周怡;;城乡文化传播的空间建构:身体媒介行为的发生机制——“反右”与“知青”题材文学文本的传播学解读[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论文集[C];2008年
10 张艳;;安徽省六安市张集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二重性——探讨安东尼·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下的民主建设意义[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强;马克思主义环境利益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秦伟江;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区域自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董传岭;建国60年华北农村社会生活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8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伟;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小横;女性身体的丑怪书写[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王军;城市社区主体互动困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李慧;空间变迁与环境行为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阳功庆;论特雷·伊格尔顿的文化批评观[D];湘潭大学;2010年
5 余胜;认罪从宽制度刍议[D];湘潭大学;2009年
6 胡云菁;空间寓意[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凤秋;在历史中重构女性的命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凤卓;王小波杂文话语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顾晶晶;全球化背景下政府职能转变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10 张擎;天津率先实现现代化的综合指标体系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荣禾香;;“仿像”透视下的西方文学——对西方文学史的一种解读[J];新余高专学报;2009年01期
2 邢荣;马克思关于市民社会与现代性的关联[J];教学与研究;2005年10期
3 周劭馨;;一部富有现代性的作品——读熊正良长篇新作《别看我的脸》[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朱君安;;传统文化的现代性体现——“汪曾祺热”缘由初探[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林朝霞;;五四文学现实主义的缺席[J];东南学术;2006年03期
6 宋保平;;现代性下体育教师专业化与体育教师角色定位[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7 刘朝阳;;论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8 温奉桥;李萌羽;;赵树理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转型[J];齐鲁学刊;2007年06期
9 赵辉;;试论《红旗谱》中的现代性因素[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10 卢风;;启蒙、现代化与现代性[J];教师博览;200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义华;;挑战中国:现代性三重奏[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2 陈家琪;;现代性背景下的宗教与信仰问题(发言提纲)[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邢颖;管巍;;全聚德商业文化的传统性与现代性[A];商业文化精品文库[C];2001年
4 詹艾斌;;新写实小说的现代性书写二题[A];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任映红;;自我形塑:古村落农民的现代性嬗变[A];秩序与进步:中国社会变迁与浙江发展经验——浙江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高连克;;现代社会发展理论的反思:论发展的现代性后果[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韩震;;全球化、现代消费和人的认同[A];第八届暨第七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韩震;;本质主义的重建及反思的现代性[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曾一果;;重建上海的“现代性”:一份杂志与它的“城市”[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论文集[C];2008年
10 张谦;;孔子孝道理论的现代性——孔子孝道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与价值[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卫;没有灵魂的现代性[N];美术报;2006年
2 赵嗣胤;回到自己的历史传统[N];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高鑫 吴秋雅;现代性的诉求与文化价值的重建[N];中国文化报;2003年
4 李进书;谁将成为现代性的主人?[N];中华读书报;2007年
5 本报评论员 吴铭;GNH:现代性道路的多种可能性[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6 日昌;破碎的笼穴与“流动的现代性”[N];中华读书报;2005年
7 唐文明;现代性征服中国:换位透视的意义[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8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资源[N];社会科学报;2005年
9 张汝伦;知识分子与现代性的共谋关系[N];文汇报;2002年
10 执笔人 张旅平;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扫描[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跃;理性与躁动[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韩冷;现代性内涵的冲突[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马长山;现代性与私法文化精神[D];黑龙江大学;2004年
4 蒋炜;现代性的社会控制图式转换[D];吉林大学;2005年
5 方世忠;儒家传统与现代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刘雪松;公民文化与法治秩序[D];黑龙江大学;2005年
7 顾梅珑;审美主义及其在西方19世纪以来文学中的流变[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杜伟;体育课程制度的现代性审视[D];苏州大学;2009年
9 杨学民;现代性与台湾《现代文学》杂志小说[D];复旦大学;2004年
10 钟丽茜;回忆与存在[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利民;质疑新文学“不证自明”的现代性[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2 于惠;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的现代性意义[D];苏州大学;2006年
3 刘倩;民族主义:历史、现状与未来[D];厦门大学;2006年
4 金及云;现代性及鲁迅个体生存观念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5 戴伟平;诗歌翻译与现代性[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全峰梅;模糊的拱门——建筑性的现代性现象学考察[D];广西大学;2004年
7 拜云洁;日本平面设计审美意味的民族性和现代性[D];河南大学;2005年
8 叶晓波;中国工笔画绘画语言的现代性探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9年
9 黎明;出场与退场[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刘锦丹;现代性的焦虑、想象与颠覆——论先锋小说及其深层悖论[D];重庆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3676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367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