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程领导: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路径
本文关键词:教师课程领导: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路径 出处:《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我国新课程改革赋予了教师一定的课程决策权,参与学校的课程领导,对教师专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意识的加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式的优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结构的优化)。通过对教师课程领导的促进作用进行分析,就如何提升教师课程领导力提出几点策略(教育叙事、专业对话、教学反思、校本教研等策略),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Abstract]: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in our country has given teachers the right to make certain curriculum decisions, participate in the curriculum leadership of the school, and promote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To promote the optimization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romoting role of teacher's curriculum leadership,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everal strategies (educational narrative, professional dialogue, teaching reflection) on how to improve teachers' curriculum leadership. School-based teaching and research and other strategies to promot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423
【正文快照】: 目前,我国正在实施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师要努力理解其内涵,转变教育观念,参与课程领导,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保证新课程的实施。一、教师课程领导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1.教师课程领导的内涵教师课程领导就是教师具体在班级和学校层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吴捷;;教师专业发展的心理动因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2 李酉亭;张丹;;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7年02期
3 王亮亮;;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课程领导新解[J];现代教育科学;2008年08期
4 任宝贵;陈晓端;;说课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科学研究;2009年02期
5 吴刚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对话途径[J];教育评论;200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利;学校课程领导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可;;坚持以人为本 提高管理效能[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2 范蓓蕾;;教学案例研讨对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性[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李丽;陈永杰;陈维;;实践性知识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 刘中猛;叶泽滨;;城乡交流与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9期
5 余妍霞,周兴国;《科学》课程挑战理科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6 李瑛;;我国教师发展阶段论及其启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任双利;;当前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和对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8 王君芳;;中学英语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概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9 葛娟;;让语文课融入情感的河流——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10 林凤;;浅谈高职酒店旅游类专业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蒋磊;;独立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探究[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2 白冬;;初中历史学科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评价体系的探索[A];来自教育一线的报告——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一五”优秀教育科研成果[C];2011年
3 吴永远;;中小学校长职业幸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浙江省平阳县为个案[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4 郭芬;;浅析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A];云南省高职高专教育分会第七次全体理事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刘伟民;吕国光;;《西部贫困山区中小学县级骨干教师学术能力的培养研究》[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左明旭;;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鲁曼俐;;高校外语教师的自我认同危机[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8 张朝珍;;论教师教学决策思想的历史嬗变及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许苏;;西方早期职业教师发展特征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0)——外国教师教育史、职业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10 陈高峰;;“三课”研究模式助推职校教师自主专业发展[A];2010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风云;英语师范生学科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于兴国;转型期中国教师教育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长娟;社会性别视角下乡村女教师生涯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江广和;西北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成长的困境与调适[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曾能建;福建中小学教师教育发展研究(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郑爽;我国教师教育者开展自我研究的初步探索[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宋燕;和合学视野下教师合作研修共同体建构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丽影;幼儿教师课程权力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贾丽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红梅;新课程标准下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素质结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许锦绒;辽宁省县级职教中心专任教师校本培训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满玉;沈阳市沈河区初中生命教育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本富;学习型学校组织文化对教师专业发展影响的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杨慧丽;高校网络课程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付向梅;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师薪酬激励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马秀敏;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索妤;小学教师个人隐性知识管理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艺泉;教师参与课程发展:权与责[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2 谌启标,柳国辉;美国中小学的“校本管理”改革探略[J];比较教育研究;1999年04期
3 马云鹏,唐丽芳;新课程实施的现状与对策——部分实验区评估结果的分析与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2002年05期
4 李小红;教师课程创生的缘起、涵义与价值[J];教师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5 郑东辉;施莉;;课程领导理念探微[J];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6 吴国珍;;引出教师的课程领导智慧[J];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7 谷丽洁,彭虹斌;新课改中的校长领导[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8 徐君;;从课程管理到课程领导:成人教育课程发展的必由之路[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曹艳荣;论有效的课程领导[J];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10 王俊娜;;校长课程领导:校本课程发展的关键[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志厚;教师校本学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余进利;五向度课程领导框架的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汪菊;课程领导研究:一种综合的观点[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波;农村中小学校长课程领导的现状与对策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韩春梅;在校本课程开发背景下中小学校长的课程领导[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4 赵永勤;论校长课程领导的理念与策略[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文;校长课程领导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钟智;构建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志宏;论中学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可持续发展[J];当代教育论坛;2004年05期
2 武汉市第32中学课题组;张梦君;蔡葵;张新;;新课改下教师专业素质“校本研修”机制研究[J];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6年07期
3 谢革新;;文化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J];教育学术月刊;2008年08期
4 马迎春;;十二师高中注重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和提高[J];兵团工运;2010年01期
5 刘俊其;;试论教师信念在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中的作用[J];学理论;2010年31期
6 叶木全;;加强以提高高职教师专业素质为核心的师资队伍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11年15期
7 杨高全;;论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8 孙钰华;;论新疆多民族地区教师专业素质的特殊内涵[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9 王燕红;刘颖;;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实践研究[J];实验教学与仪器;2009年09期
10 孙艳玲;;中小学英语教师提高专业素质的途径[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宝祥;;基于网络的农村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2 袁昌华;;用“德”与“爱”支撑起学校教育的理想天空[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二)[C];2009年
3 刘洁华;;从学校教育教学论素质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南卷)[C];2012年
4 王颖;;师徒帮带机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5 杨俊;;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课堂”的追溯与反思[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6 张文清;;校本研究的路径及基本方法[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7 谢小萍;;中学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杨明光;;浅谈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困境及对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9 杨明光;;浅谈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困境及对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10 黄启庆;;杜克项目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应用[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育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是关键[N];人民日报;2002年
2 江苏省徐州高级中学 安雯;发展教师专业素质创造高效优质课堂[N];江苏教育报;2010年
3 戴荣 童林;泰州农村教师专业素质提升工程拉开序幕[N];江苏教育报;2009年
4 北华大学体育学院 李宏昌;体育教师专业素质不能少[N];中国体育报;2010年
5 新海实验中学高级教师 赵大中;借助“四力”提升英语教师专业素质[N];连云港日报;2011年
6 通讯员杨建光、张松凌;奇台四小 反思性教研提升教师专业素质[N];昌吉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宋佳p堋”嘁,
本文编号:13827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382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