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同与求异:教育永恒且必要的张力
本文关键词: 教育活动 同一性 差异性 求同 求异 出处:《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由于人们在思维方式上的偏差,教育的同一性和差异性在教育现实中被人为的割裂: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同时,却对教师的个性差异视而不见;极富想像力的课改理念却被技术性的"同一"所遮蔽。然而教育实践以个体生命的生成转化为指向,其同一性与差异性都是教育生活的客观要求,两者之间并不是非此及彼的关系。通过对教育过程中求同与求异的分析,本文认为,求同与求异是教育活动中永恒且必要的张力。
[Abstract]:Because of the deviation of people's thinking mode, the identity and difference of education are cut apart artificially in the educational reality: while respecting the students' personality difference, they ignore the teacher's personality difference; The imaginative idea of curriculum reform is obscured by the "same" technology. However, the educational practice takes the gene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individual life as its direction, and its identity and difference are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s of educational lif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seeking common ground and difference in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this paper holds that seeking common ground and seeking difference is the eternal and necessary tension in educational activities.
【作者单位】: 湖北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一、教育中的求同与求异(一)教育求同的内涵求同亦即追求同一。同一可分为形式同一与意义同一。形式同一如组织系统的同一与设备系统的同一,这是一种机械式的同一,它显露于事物的表层,是同一的躯壳。意义同一如概念系统的同一、规则系统的同一与价值观念的同一,它深入人的血脉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小田;乡村史研究的社群视野[J];中国农史;2003年02期
2 谢保成;吕振羽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创建过程中所做的贡献[J];中国史研究;2000年03期
3 李伯重;迎接我国的第二次“新世纪,新史学”[J];中国史研究;2005年S1期
4 万明;;晚明史研究七十年之回眸与再认识[J];学术月刊;2006年10期
5 刘军;20世纪西方政治史学的沉浮[J];学海;2001年04期
6 张耕华;历史认识真理的界定及其相关问题[J];史学理论研究;1995年04期
7 何晓明;降落民间——21世纪中国历史学走向管窥[J];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01期
8 陈峰;《食货》新探[J];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03期
9 王东;历史主义与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史学[J];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03期
10 梁民愫;中国史学界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春青;;文学的与历史的:对两种叙事方式之关系的思考[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2 谢勤亮;;影像与历史——“影视史学”及其实践与试验[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亚敏;大学精神探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李庆刚;“大跃进”时期“教育革命”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3 郭艳君;历史与人的生成[D];黑龙江大学;2002年
4 付海晏;变动社会中的法律秩序[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董恩强;新考据学派:学术与思想(1919—1949)[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梁民愫;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及在中国的反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褚新国;塔西佗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8 林荣日;制度变迁中的权力博弈[D];复旦大学;2006年
9 邹怡;明清以来徽州茶业及相关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10 陈志坚;情与理的交锋[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涛;清末民变研究初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年
2 戚玉华;论大学品牌的塑造[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3 杨永革;我国高等学校学术组织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4 张超;大学职能的历史把握与辩证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5 隋丕宁;论台湾的台湾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郝路军;高等学校课程评估与课程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7 唐洁;跨越边界——美国明代社会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陈艳丽;论汤普森的阶级史观[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陈峥;民国时期广西农村高利贷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吴绍芬;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4620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462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