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儿童的友谊质量:社会交往技能、心理理论和语言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 友谊质量 社会交往技能 语言能力 心理理论 失言理解 出处:《心理科学》2010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共92名小学生接受了友谊质量、社会交往技能、心理理论和语言能力测量。结果发现社会交往技能与友谊质量中的陪伴与娱乐,帮助与指导和亲密交流维度存在显著相关。控制年龄因素后,回归分析发现社会交往技能可以显著预测儿童在友谊质量的上述三个维度上的得分。语言与友谊质量的帮助与指导维度相关显著。心理理论得分不能解释友谊质量得分的方差变异。社会交往技能和语言交互影响友谊质量。
[Abstract]:A total of 92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received measurements of friendship quality, social communication skills, psychological theory and language abil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ocial 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companionship and entertainment in friendship quality,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help and the dimensions of guidance and intimate communication. Regression analysis found that social communication skills could significantly predict children's scores on the above three dimensions of friendship quality, language and friendship quality help and guidance dimensions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and the score of psychological theory could not explain friendship quality. Variance variation of quantitative score. Social 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language interaction affect friendship quality.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湖北省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30870778)
【分类号】:B84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在花,张承芬;学习困难儿童社会性问题的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2 周宗奎,;孙晓军,赵冬梅,Hsueh Yeh;童年中期同伴关系与孤独感的中介变量检验[J];心理学报;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徐迎利;;国内学习不良儿童的社会性发展[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30期
2 孙晓军;周宗奎;;儿童同伴关系对孤独感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年01期
3 赵冬梅;周宗奎;刘久军;;儿童的孤独感及与同伴交往的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01期
4 徐迎利;;我国学习不良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综述[J];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冬梅;童年中后期同伴交往的发展与心理适应:3年追踪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真;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理论与中心信息整合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包华;内化与外化问题行为中学生的归因特点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3 高秀苹;小学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特点及其与攻击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娜;智力落后儿童的适应行为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的相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娟;大学生同伴交往、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崔伟;控制策略影响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冯旎;公正世界观对负性情绪的缓冲作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姚福涛;中国农村青少年友谊及其与社交自我概念、孤独感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吴立奇;小学儿童孤独感应对方式及其与同伴关系、孤独感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谢华;农村留守中学生孤独感状况及其家庭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王争艳,王京生,陈会昌;促进被拒绝和被忽视幼儿的同伴交往的三种训练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年01期
2 周宗奎,赵冬梅,陈晶,蒋京川,Rachel Hundley孟菲斯大学心理系;童年中期儿童社交地位、社交自我知觉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04期
3 赵景欣;申继亮;张文新;;儿童二级错误信念认知与二级情绪理解的发展[J];心理科学;2006年01期
4 俞国良,辛自强,罗晓路;学习不良儿童孤独感、同伴接受性的特点及其与家庭功能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0年01期
5 隋晓爽,苏彦捷;对心理理论两成分认知模型的验证[J];心理学报;2003年01期
6 辛自强,池丽萍;家庭功能与儿童孤独感的关系:中介的作用[J];心理学报;2003年02期
7 张文新,赵景欣,王益文,张粤萍;3~6岁儿童二级错误信念认知的发展[J];心理学报;2004年03期
8 温忠麟,.张雷,侯杰泰,刘红云;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2004年05期
9 李佳,苏彦捷;儿童心理理论能力中的情绪理解[J];心理科学进展;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海娇;张文新;Doran C.French;田录梅;;青少年亲子依恋、友谊质量与内化问题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黄磊;吴怡然;王耘;;高中生学校人际关系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于钢;新课程要有新的学生评价理念[N];中国教育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瑞;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对小学生社交退缩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李萌;童年中期儿童社会能力与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3 颜华平;中小学学业不良学生的友谊特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130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513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