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推进中国教育人类学本土化研究的力作——评滕星的《教育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
本文关键词: 教育人类学 理论与实践 多元文化整合教育 少数民族教育 人类学理论 中国教育研究 实践研究 优秀传统文化 理论与方法 研究领域 出处:《民族教育研究》2010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2009年5月,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滕星教授的学术专著《教育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本土经验与学科构建》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全书34.6万字,收录了作者有关教育人类学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学术论文及相关访谈。该书按研究领域分为"理论篇"、"实践篇"和"访谈篇"三部分,共收入论文14篇、访谈6篇,文末附有教育人类学参考书目。
[Abstract]:In May 2009, Teng Xing, Professor of the School of Education, 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published his academic monograph,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al Anthropology: the Construction of Local experiences and disciplines", published by the N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with 346,000 words. The book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ory, practice and interview. The book includes 14 papers and 6 interviews. A bibliography of educational anthropology is attached at the end of the article.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40-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本刊声明[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19期
2 ;本刊声明[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21期
3 ;本刊声明[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23期
4 ;本刊声明[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17期
5 ;本刊声明[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20期
6 马传静;;理论与实践研究视域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浅析[J];学理论;2011年17期
7 ;难题,,从这里突破——“上海第二届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掠影[J];基础教育;2007年09期
8 鹿晓莹;;斯平德勒教育人类学50年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21期
9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11年全国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作品大赛活动通知[J];现代教育技术;2011年05期
10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11年全国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作品大赛活动通知[J];现代教育技术;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雯;;从西方现代教育改革运动看教育心理学的发展[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余影丽;;关于教育人类学学科发展的若干思考——从教育人类学与人类学、教育学、民族教育学的关系分析[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沈德立;李洪玉;阴国恩;李幼穗;;非智力因素的理论与实践[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4 何晓雷;;构建中国本土化的教育人类学[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滕志妍;;关于中国教育人类学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黎军;赵翔宇;;试论教育科学研究创新——以教育人类学为视角[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岳天明;;试论我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定位与学科精神[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祁进玉;;教育人类学研究:中国经验30年(1978~2008)[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常永才;王欣冉;;何以促进今日教育人类学研究的发展:美国学习研究的启示[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王彦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巴战龙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跨文化看教育人类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袁同凯 南开大学社会学系;George D.Spindler 之文化教育人类学观[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北京教育学院校长研修学院 涂元玲;“文化中的教育”:美国教育人类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海路;教育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江苏省张家港市东莱小学 黄利锋;理论与实践的碰撞[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6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赖德胜;教育均衡发展是社会和谐的基石[N];中国教育报;2008年
7 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禹明 房超平;校本教研:“对接”理论与实践[N];中国教育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翟晋玉;重建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N];中国教师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李曜明;寻找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N];中国教育报;2004年
10 王培峰;教育事件:理论与实践的“动感地带”[N];中国教育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旭东;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前期欧美国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历史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1995年
2 赵国宏;少数民族文化网络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时伟;专业化视野下教师继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赵淑岩;以校本课程建构透视牧区教育的自由与多元[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5 巴战龙;人类学视野中的学校教育与地方知识[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6 席佩亚;价值教育模式: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萍;教育现象学方法及其应用[D];河南大学;2010年
8 李正云;儿童心理辅导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冯茁;论教育场域中的对话[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余嘉云;生态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甜;美国教育人类学发展历程及启示[D];西南大学;2010年
2 白芳丽;以库恩“范式”理论反思我国教育人类学学科发展[D];西南大学;2010年
3 廉丽娜;费孝通教育人类学思想探析[D];西南大学;2011年
4 鹿晓莹;斯平德勒教育人类学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杨会;德国、奥地利的教育人类学初探[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6 李恬;中国教育人类学研究的现状与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7 陈凤娥;“状元村”的教育人类学考察[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8 连莲;关于西方教师专业化理论与实践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9 王婧;奥格布(John Uzo Ogbu)教育人类学思想探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10 阳贤;面具下的教育[D];西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128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512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