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正义:教育政策的首要美德孙启进
本文关键词: 教育政策 制度正义 公共政策 教育公正 制度性 社会公正 制度伦理 正义论 伦理道德 公共利益 出处:《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S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个人来说,教育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教育公正是社会公正的基础,一个社会中如果教育公正没有得到保证,那么社会公正也就无从谈起。在现代社会中,教育公正是由政府负责提供与保障的,而政府提供与保障的重
[Abstract]:Educ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both the state and the individual. Educational justice is the foundation of social justice. If educational justice is not guaranteed in a society, then social justice is impossible. In modern society, Education justice is provided and guaranteed by the government, and the government pays more attention to it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0-011.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海和;王永明;;论公共政策规划中的以人为本思想[J];北方经济;2006年12期
2 陈学飞;茶世俊;;理论导向的教育政策经验研究探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年04期
3 戴艳军,张玉强;公众科学素养对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影响的理论研究[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王骚,靳晓熙;动态均衡视角下的政策变迁规律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05年04期
5 鲁子问;中国标准化考试的死去与活来——标准化考试的政策性分析[J];湖北招生考试;2005年12期
6 赵春盛;建构规范的民族区域自治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公共政策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5年09期
7 曾豪杰;李子光;;公共政策视野下的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8 罗依平;;决策非可行性论证:优化政府决策的必由之途[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年10期
9 赵尔奎;占绍文;;构建以人为本的公共政策制定模式[J];理论观察;2006年03期
10 黎映桃;;试论公共政策的价值目标——选择、界定与实现视角[J];理论与改革;2005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宏林;刑事政策的价值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许秀中;刑事政策系统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 王国红;政策执行中的政策规避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4 赵丽华;中国民族自治区民族事务行政管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5 毕正宇;教育政策执行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周小虎;利益集团视角下的美国教师组织对教育政策影响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龚志祥;新中国民族政策过程及实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8 罗依平;政府决策机制优化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9 赵宁宁;寻找教育政策制定的研究基础[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董友;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协同机制与政府宏观管理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陶鹏;官僚制下政策执行阻滞因素的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2 张玉强;公众科学素养对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3 于艳敏;现代组织传播环境下的行政决策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4 余海婴;理想与现实之间[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赵正新;关于我国课程改革政策执行力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德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7 熊煜华;以人为本与以德行政[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李启迪;体育政策学构想[D];浙江师范大学;2005年
9 赵显辉;政治行政二分法及其对我国行政学研究的启示[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范贵海;历史与跨越[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蒋凯;;社会公正与大学角色[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2 谢地坤;从道德的“至善”到道德的“底限”——读阿多诺《道德哲学的问题》[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洪广欣;正义问题的历史与现实[J];前沿;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宝琰;万明钢;;我国“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实证研究成果评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1年07期
2 彭萌;刘东雷;;关于农村学校现代教学媒体发展的思考[J];学理论;2011年17期
3 姜勇;时莉;;奥地利教师教育政策改革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4 姜峰;肖聪;;法国移民子女教育政策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5 蒋园园;;民工子女教育政策执行复杂性多维度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08期
6 赵富伟;黄欣;;上海市中小学校园安全教育现状案例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年06期
7 杨启光;;地方教育政策的转移与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Z1期
8 柴少明;赵建华;;教育政策与实践视野下的CSCL——CSCL2011国际会议综述[J];远程教育杂志;2011年05期
9 何善平;;论素质教育政策形成的维度及其价值观[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滕志妍;李东材;;从赋权自治到能力建构:加拿大原住民教育政策的新路向[J];外国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路德维珂·科拉罗;胡咏梅;梁文艳;;教育政策的监测与评价:概念、作用、系统框架[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刘继和;米佳琳;陈芳芳;;发达国家和地区教师能源教育政策及启示[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3 田静;施江滨;;美国教育政策中“农村”概念界定的应用与问题[A];农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翟巧相;;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美国联邦政府对印第安人的教育政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5 熊亚;;解读“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教育政策的决策模式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7 秦行音;;英国工党教育政策的简要历史变化及新工党的教育政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8 冯永庆;;试论教育在构建和谐垦区中的地位和作用[A];黑龙江省农场管理学会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张淇;李景勃;;西部大开发教育政策分析及其前景展望[A];加速发展 加快转型 推动跨越——科技要支撑贵州更快更好发展:贵州省决策科学研究会、贵州省科技情报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李建忠;;赞比亚独立以来教育政策的制定及若干经验教训[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木佳;教育政策的“嫌贫爱富取向”[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2 熊丙奇;有多少教育政策被儿戏[N];联合时报;2011年
3 周洪宇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建立教育政策咨询委员会刻不容缓[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记者 刘微;第五届教育政策分析高级研讨会召开[N];中国教育报;2003年
5 ;教育政策调整与体制改革[N];经济参考报;2001年
6 张瀛 张天雪;教育政策彰显民生价值取向[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吕扬;补课的困惑——教育政策双轨制的思考[N];陕西日报;2003年
8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 刘复兴;审视教育政策的一个新视角[N];中国教育报;2001年
9 朱永新(作者系江苏省苏州市副市长);制定教育政策的理论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彭宇 《南方日报》记者 王洪伟;教育政策处境两难[N];人民政协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爽;教育政策合法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占萍;清末学校教育政策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周彬;教育政策基础的经济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全力;国家教育政策对基层教育管理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朱金花;教育公平:政策的视角[D];吉林大学;2005年
6 周小虎;利益集团视角下的美国教师组织对教育政策影响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孙艳霞;教育政策道德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9 刘世清;教育政策伦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高庆蓬;教育政策评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丹丹;教育资源积聚与政府政策选择[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葛安娜;从“减负”反观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黄建军;伦理视角下的教育政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凌凌;教育政策的人文性价值取向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5 樊凌衡;美国“肯定性行动”计划及其对中国教育政策的启示[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王巧云;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7 戴林;新世纪日本的教育改革[D];湖南大学;2008年
8 程细平;我国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政策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凌远宏;私人基金会在美国教育上的角色和作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10 康琪;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376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537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