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教师在教育研究中的地位变迁及展望

发布时间:2018-03-18 12:18

  本文选题:教师 切入点:研究者 出处:《教师教育研究》2010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教师并不是一夜之间就成为研究者的,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拒绝时期、参与时期、肯定时期和深化时期。基于这样的发展理路,教师在以后的教育研究中,必将在研究的目的、性质及方法层面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Abstract]:Teachers do not become researchers overnight. Their development has generally gone through periods of rejection, participation, affirmation and deepening. Based on such development, teachers will certainly be in the purpose of research in the future educational research. There are some new features in nature and method.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5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2 柳夕浪;教师参与教育研究:理念、方式与局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良华;行动研究的史与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伟,杨世国,郭世平,王家正,朱广化;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师要作一些质的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2 陈尚达;语文综合性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胡卫平;国外思维培育的理论与实践[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4 康永久;当代公立学校制度变革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5 王春光,孙启林;全球化与本土化视野下的比较教育研究范式的再思考[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6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7 李子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展望:加强理论与实践的对话[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2期

8 刘儒德;论建构主义学习迁移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9 许月云,林芹芳;新时期大学生对体育教师的角色期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11期

10 孙宗芹;;美国家庭学校教育综述[J];保山师专学报;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刘赣洪;危文斌;;教育叙事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研究[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李英杰;;东营地区农村小学教师教学技能现状调查[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2002年度师范教育研究优秀成果论文集[C];2002年

3 吴晓波;;以发展为核心:现代远程教育教师培养的价值取向[A];2007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4 马达;;行动研究与音乐教师专业发展[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善良;现代认知压观下的数学概念学习与教学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王有升;被规限的“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杨小微;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变革的方法论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金美福;教师自主发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邵光华;数学样例学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杜晓利;教育研究重心的转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鞠玉翠;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叙事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胡惠闵;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管理改革:上海市打虎山路第一小学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马和民;社会化危机及其出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立刚;高校教师素质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秦喜超;现代中学化学教师素质的初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李冬梅;对小学教师的创造力培养观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缪剑峰;校本教育研究: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成熟境界[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5 黄祖明;素质教育的视角:校内考试改革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1年

6 程传平;中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效果评价及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闵钟;论教师成为研究者[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8 王恩奇;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9 左显兰;中小学新教师入职教育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2年

10 亢光斌;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初探[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宋晔;隐喻语言:一个被忽视的教育范畴[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2 鞠玉翠;教师教育与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更新[J];教育探索;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怡;;浅析新时代下的教师角色[J];改革与开放;2011年14期

2 ;一语破的[J];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11年06期

3 吴明超;;泛在学习中文学术论文的内容分析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07期

4 林苑;;开展“教育行动研究” 实现教师从经验型到反思型的超越[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27期

5 练玉春;;王梓坤教授:“教师节”最早倡议人[J];基础教育;2006年09期

6 李丽;;新型师生关系的探究——基于后喻文化视阈[J];吉林教育;2011年18期

7 张声远;;论教育科研的整体研究法——教育科研方法探索[J];中学教育;2002年11期

8 于洪林;;论教师如何成为研究者[J];中国教师;2011年13期

9 袁沙生;;惩罚,一种心理怪圈[J];大众心理学;2003年12期

10 詹艺;汤雪平;程元元;任友群;;拓展社会想象力:以公共利益为导向的教育研究——美国AERA2011年会述评[J];远程教育杂志;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黎小兰;熊德虎;;关于民办学校校本教研的思考[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2 谢玉林;;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教学环境和教师地位[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姬智明;;叶圣陶教育思想中的教师地位与研究性学习[A];叶圣陶德育思想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刘敏;;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教师劳动报酬研究综述[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新课程下教师争做研究者[A];2007“校本培训”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焦向红;;网络教育呼唤更深刻的研究[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7 谢丽惠;;浅谈中美教师行为准则差异[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8 白芸;;教育人种志研究中的伦理道德要求[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王鉴;;教育人种志研究的理论与方法[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许国春;;对近年中国教育史研究之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倪光辉 王传宗 本报记者 贺林平 胡洪江;5问教师地位为何总没“到位”[N];人民日报;2009年

2 记者 赵晖 张雯婧;大幅提高教师地位待遇[N];天津日报;2010年

3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 王定华;农村教师地位向城市看齐[N];光明日报;2011年

4 刘良华;一个课程关键:让教师成为研究者[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首席记者 范玲;教育:四种变迁带来勃勃生机[N];盘锦日报;2008年

6 李学永 朱 敏;用法律确保教师地位及权利[N];中国教师报;2004年

7 周晓娜;教师应成研究者[N];人民日报;2011年

8 本报评论员;向老师致敬![N];桂林日报;2009年

9 陈燕香 福建省古田县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研究者漂亮的转身[N];中国教育报;2009年

10 杨庆余;做一个真正的研究者[N];文汇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启刚;青少年情绪调节:结构、影响因素及对学校适应的意义[D];吉林大学;2009年

2 杜文军;作为一种方法论的课堂人种志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静芬;语文网络教研探索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高闰青;“以人为本”理念及其教育实践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席居哲;基于社会认知的儿童心理弹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杜燕红;儿童特质理解发展的特点与教育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薛晓阳;学校制度情境中的学生道德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吴维宁;理科教师学业评价观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春光;反思型教师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杨南昌;学习科学视域中的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欧群慧;论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可能——一项个案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李秋颖;教师成为研究者:现实与展望[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谢章莲;论教师成为研究者[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吴璜;在研究中认识新的自我——关于“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程炳友;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困境与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赵玉娟;课程实施之行动研究初探[D];扬州大学;2005年

7 陈曦;新课程实施中的校长角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葛孝亿;身份自觉:教育质性研究者个人身份问题探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闵钟;论教师成为研究者[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10 王冬梅;教师成为研究者[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295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6295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7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