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五环—探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发布时间:2018-03-22 03:39

  本文选题:卢氏县基础教育教研室 切入点:“五环—探构” 出处:《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S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五环—探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是卢氏县基础教育教研室在全县中小学教师大量的课改实践基础上经过不断探索和总结而提出的一种高效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在"五环—探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中,"五环"是指"导、学、探、练、清"五个环节;"探"是指探究性学习;"构"是指让学生建构知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探"是核心,"构"是目的,"五环"是操作程序。
[Abstract]:The basic mode of classroom teaching of "five rings-exploring structure" is a kind of effective classroom teaching basic mode put forward by Lushi County basic Educa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fice on the basis of a large number of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 teachers' practice of curriculum reform in the whole county through continuous exploration and summary. In the basic mode of classroom teaching of "five rings", "five rings" refers to "guidance". Learning, exploring, practicing and clearing "five links;" "exploration" means inquiry learning; "construction" means to let students construct knowledge. In the concret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exploration" is the core, "construction" is the purpose, and "five rings" is the operation procedure.
【作者单位】: 河南省卢氏县基础教育教研室;
【分类号】:G4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雅琴;;基于电子白板的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0年11期

2 徐学成;;用课堂艺术催生高效思想品德课堂的几点思考[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0年11期

3 刘华;;也谈语文课堂合作学习[J];考试周刊;2011年08期

4 覃柳群;;走出初中历史教学之误区,打造高效课堂[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18期

5 刘萍;;扬减负增效之帆 育自主学习之人[J];神州;2011年08期

6 代吉兰;;高效课堂中合作学习低效原因分析及对策[J];德州学院学报;2011年S1期

7 姜世武;;创设问题情境 构建数学高效课堂[J];学苑教育;2011年15期

8 张莉英;;构建初中数学自主性学习课堂的多维思考[J];考试周刊;2009年39期

9 李丽萍;;精选例句打造高效英语课堂[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年05期

10 夏铭;;构建艺术类考生英语学习的高效课堂[J];海外英语;2010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福军;建立素质教育下高中数学的高效课堂[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文婷;我国普通本科院校高效课堂探议[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尹来梅;初中高效生物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贾艳芳;高中英语任务型导学案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证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5 周平;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6 吕明;新课程下创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策略的探索[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顾书德;强化运用自然观察智能实现生物“高效课堂”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董小康;“导学案”引领下高效历史课堂模式的创新[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9 张家姿;化学高效课堂—七步教学法实施总结[D];河南大学;2012年

10 刘卫青;PGP课堂教学平台构建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469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6469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0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