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方式与学业绩效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信息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的新阶段(下)——四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广西师范大学》 2011年
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方式与学业绩效关系研究
梁国明
【摘要】:近十来年,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向全社会的各个领域迅速渗透,我们进入了以“知识经济”为标志的信息社会。信息社会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传统的“听、说、读、写、算”等基本能力外,还要求具备支配资源、使用信息、掌握新技术、运用系统方法的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我们的教育要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有竞争力的人才,必须转变教与学的方式。 信息时代的学生必须改变以“单一、被动、封闭、单向度知识接受”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习方式,建立起“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新学习方式。基于网络的信息技术环境具有情景性、交互性、资源性、实时性、共享性和开放性等特点,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最佳环境。它借助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把运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信息与培养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符合个性发展的学习平台,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拥有更多的学习主动权,利用对话、参与、支持和控制等形式,推动并确保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供个人的或其它方面的支持与反馈,为解决问题提供充分的帮助。它通过动手操作学习,自我管理、开放式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机会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因而成为学习方式变革及课程改革的核心。 本论文试图考查学生在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绩效,包括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行为参与能力,学习态度,社会参与能力,责任感,实践技能,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考查.测试一套有别于传统学业评价并适应新课程,新环境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评定其推广价值。 通过对传统学习方式进行探究及对在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的对比实验研究,得出下面结论: 1.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方式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业绩效,特别是在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下进行学习,效果更明显。 2.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新评价体系可以促进学生学业绩效的提高。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43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龙;信息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的新阶段(下)——四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2 胡俊;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及其教学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3 黄黎明,高凌飚;学习方式研究对我国教学的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02年02期
4 刘春玲;国内外有关学习方式的研究综述及对我国教学发展的启示[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年02期
5 郝贵生;论学习方式的现代化[J];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5期
6 李克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和方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N];中国教育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霍小琴;新课程背景下有效学习方式的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清茂;邵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网络信息服务的影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银洁;;阅读教学中阅读心理的培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3 李晓琴;;对中学地理新课程标准下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S1期
4 李家成;论中外教育研究中的“生命”概念[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李国庆;;从实用主义德育理论到品格教育——美国道德教育理论的演变[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许俊翠;姚如富;;新课程背景下师范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7 刘志红,何青;学分制条件下成人高等教育计算机管理教学的功能与特点[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戴宗红;;E-learning与深化高职实训改革[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9 陈蓉素;高校计算机教育应重视大学生的信息素质和能力培养[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方黎;;体验式教育在高校德育中的运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琛;赵双;赵桐;;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2 郭建斌;;理解与表达:对凯利传播仪式观的解读[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3 方晓东;;试论杜威的儿童发展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王兆璟;;赫尔巴特和杜威“兴趣”教学思想之比较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程红艳;;杜威与苏霍姆林斯基论教育环境思想的比较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要振生;;略论杜威的素质教育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程红艳;;论杜威的教育环境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和震;;简论杜威的知识观及其对教育的意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刘黎明;;杜威“生长目的”论与罗杰斯“自我实现目的”论之比较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汪思锋;;学习和超越杜威——思维方式的变革——读《民主主义与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志忠;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教学设计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向永;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5 王屯;大学社会评价中的符号资本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7 高志明;通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金世余;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周志群;美国社区学院课程变革与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孝忠;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王岚;从多元智能理论视角看大学生个体差异以及多元智能大学英语教学[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3 许翠冉;黑龙江省普通高中选修Ⅰ课程实施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董玲;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田佳;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宇航;网络课程学习过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吴迪;试论情境型试卷——高考语文试卷的实用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婷婷;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徐暮晓;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及其培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丹璐;中学德育活动课程实施的现状及对策[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明;美国中小学评价与绩效制度改革的最新进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11期
2 陈琦;学生学习方式的差异与因材施教[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01期
3 南国农;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几个理论和实际问题(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11期
4 文冬,杨九民;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原则[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12期
5 彭泽平;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价值转型及其知识论与人学根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2期
6 高凌飚;现象描述分析学与学习观、教学观的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7 刘树仁;新基础教育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J];现代教育科学;2002年08期
8 陈今晨,李成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用“尝试教学理论”引导“目标教学”的实验研究[J];教育科学;1996年02期
9 黄黎明,高凌飚;学习方式研究对我国教学的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02年02期
10 吴咏诗;终身学习——教育面向21世纪的重大发展[J];教育研究;1995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姜雪平;职高生数学有效学习的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孙玲;小学生有效课堂学习及其教学干预[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雷,杨凡;信息技术环境下传统与现代学习过程观的比较与探讨[J];中小学电教;2005年04期
2 宋朝丽;王亚龙;;论信息技术对城乡教育公平的促进[J];科技广场;2009年10期
3 常志英 ,任瑞仙;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反思[J];教育信息化;2005年06期
4 杨成;;信息技术环境下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研究的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6年11期
5 徐明成;;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职业培训模式[J];教育与职业;2006年24期
6 刘芳;;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美术欣赏教学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年09期
7 聂倩;;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读写方式——OneNote和Apabi Reader[J];现代教育技术;2008年03期
8 刘凤娟;宋桂敏;;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研究[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14期
9 刁秀丽;宋正国;;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媒体素养的培养[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年08期
10 刘莹昕;;信息技术环境下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探索[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苏俊;;信息技术环境下培养科学素质的实践和探索[A];科学素质培养的实践和探索[C];2009年
2 何军;侯晓红;;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发利用校本研修资源的研究[A];来自教育一线的报告——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一五”优秀教育科研成果[C];2011年
3 梅惠娟;;信息技术环境中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有效途径[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于应和;;《西部地区中小学校信息技术环境与教学设计创新研究》研究报告[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5 朱华;;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资源再分配探析[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6 王海林;;试论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企业内部控制[A];首届内部控制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李霄;;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研究[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7年度全国“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审计”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三等奖论文汇编[C];2007年
8 黄彩云;杨媛;;数字时代科技期刊的办刊理念[A];机制创新·合作共赢——第8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王红;;云图书馆IT管理与服务[A];华北地区高校图协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文章)汇编[C];2010年
10 李海燕;;基于网络资源的《中药学》混合教学模式的探讨[A];全国第3届临床中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河南省新安县北冶镇北冶一中 刘娜;[N];学知报;2010年
2 王佳;[N];财会信报;2011年
3 旺苍县教师进修学校 徐和;[N];广元日报;2008年
4 陈侃劳;[N];中国审计报;2004年
5 江西省铅山县电教站 曾志浩;[N];学知报;2010年
6 记者 韩超 通讯员 吉广 志勇;[N];德州日报;2009年
7 刘志远 刘洁;[N];中国财经报;2001年
8 聂旭东;[N];中国教育报;2003年
9 赵峰 刘婷;[N];商洛日报;2010年
10 汪蔚;[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严莉;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活动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齐媛;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郑煦平;IT环境下的审计风险判断[D];厦门大学;2009年
4 张善军;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多元互动教学模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蒋玲;面向学科的知识元标引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金灿;信息技术环境下主体探究式学习的设计、实施与效果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0年
2 李冰景;三种不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案例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3 郭春霞;信息技术环境下农村中小学教师学习策略运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4 张双;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变革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梁国明;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方式与学业绩效关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海霞;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学化学启发式教学策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7 塔卫刚;信息技术环境下新疆少数民族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任晓冬;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技能培训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袁凤杰;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语言教学模式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10 杨平;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主题教学设计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信息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的新阶段(下)——四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53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65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