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田大作的和平教育思想探讨
本文选题:池田大作 切入点:和平教育 出处:《外国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摘要】:池田大作认为教育的全部价值在于追求和平,而和平思想要为人们普遍接受与认同,必须经过教育的养成;他不仅提出了全面的科学的"和平"概念,还提出培养儿童广博的爱国心和对人类的普遍的爱;并指明对话是世界和平的基本路径。
[Abstract]:Ikeda Daisaku believes that the whole value of education lies in the pursuit of peace, and that the idea of peace must be nurtured through education if it is to be universally accepted and accepted by people. He not only put forward a comprehensive scientific concept of "peace". It also proposes to cultivate children's broad patriotism and universal love for mankind, and points out that dialogue is the basic path of world peace.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分类号】:G4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彬彬;和平教育的国际走向[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1期
2 周宜兰;如何看待阅读材料中的对话[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3 李云芳,许庆豫;池田大作教育观述论[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4 方宗惠!山东蓬莱;幼儿园和平教育的构想[J];山东教育;2000年15期
5 曾峥;论池田大作的现代教育观[J];肇庆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6 张新惠;陈丛芳;;补全对话专练[J];英语辅导(疯狂英语中学版);2003年14期
7 查有梁;和平教育与冲突解决[J];教育科学研究;2001年03期
8 蔡德麟;历史的丰碑——回顾池田大作先生为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所作的贡献[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9 张朝霞,靳子鹏;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文化视角[J];许昌师专学报;1999年04期
10 蔡德麟;东方人道主义的当代智慧——池田大作人道主义思想研究[J];学术界;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强;;构建和谐的语文课堂点滴谈[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2 缪科蕾;;产品与空间对话——产品设计塑造空间性格[A];2005年工业设计国际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朱燕红;;抓住四要素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入对话[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年
4 孔维清;李华震;;阅读教学中实现“生本对话”的探索[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年
5 费洁;;吸纳 对话 表达——“有感情地朗读”引起的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6 过秦勇;;引领学生在科学分组实验中对话互动[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7 史建国;;打造充满诗意的作文课堂[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年
8 李淑英;;课例研讨活动中对话的缺失与建构[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9 陈烨;;学会倾诉——让学生写真正的作文[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年
10 郑春杰;李鸥;夏靖波;刘阿娜;;对未授权SIP对话截断的实现[A];200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廖伯逊;池田大作的中国情怀[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2 记者 熊昌义;不恢复同巴对话[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3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胡华忠;池田大作眼中的人文教育[N];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记者丁子;巴呼吁恢复巴印对话[N];人民日报;2002年
5 记者 王尚志 丁其林 龙胜东;“斯玛特”伙伴对话会召开[N];人民日报;2001年
6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 王逸舟;新世纪的亚欧对话[N];人民日报;2001年
7 记者 邵杰;俄美同意尽快举行专家级对话[N];人民日报;2001年
8 本报实习生 汪建根;梁雷用音乐对话[N];中国文化报;2000年
9 记者邵杰;呼吁不同文明展开对话[N];人民日报;2002年
10 记者拱振喜;叙支持我“文明对话·丝路之旅”[N];人民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凌建侯;话语的对话本质[D];北京外国语大学;1999年
2 王彦力;走向“对话”[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廖雪伶;佛学与现代自然科学对话之实质[D];四川大学;2005年
4 王菊丽;结构与解构的悖论性对话[D];河南大学;2005年
5 黄键;京派文学批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0年
6 牛竞凡;对话与融合的艺术[D];复旦大学;2006年
7 徐鹏辉;肠黏膜上皮细胞与免疫细胞相互作用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年
8 周瑾;多元文化视野中的身体[D];浙江大学;2003年
9 尹伟中;侦查程序中的人权保护与伦理反思[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福照;中学对话道德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艳华;廉政建设的政通障碍以及民主对话的出路[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辛欣;对话理念下的课堂提问[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杨万扣;阅读教学对话主体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玉娥;后现代课程观视野中的阅读教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范宣文;中学班级场域中的师生冲突探析[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7 洪琼;中西“游”和“游戏说”之比较[D];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8 鞠芳;《红楼梦》间接言语行为探微[D];新疆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春晖;个性化阅读教学探索[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吴靖;走向对话的阅读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553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655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