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现代学校教育改革的新走向——关于智慧教育与教育智慧研究的综述
本文选题:智慧教育 切入点:教育智慧 出处:《江苏教育研究》2010年18期
【摘要】:智慧是当下教育的基本主题。我国学者分别对智慧教育与教育智慧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智慧教育是教育的智慧。现代学校教育改革以智慧教育为取向,智慧教育需要智慧型教师的教育智慧,这正成为共识。
[Abstract]:Wisdom is the basic theme of current education. Chinese scholars have made in-depth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al exploration on wisdom education and educational wisdom. A series of research results have been obtained. Wisdom education is the wisdom of education. The modern school education reform is oriented towards wisdom education, which needs the wisdom of intelligent teachers, which is becoming a consensus.
【作者单位】: 南通市天星湖中学;南通市通州区刘桥小学;
【分类号】:G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靖国平,张丽萍;论当代知识教育方式的变革[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邓友超,李小红;论教师实践智慧[J];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3 曹一鸣;;教师实践智慧与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08期
4 王鉴;;教学智慧:内涵、特点与类型[J];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06期
5 胡燕琴;;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智慧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05期
6 彭文晓;;教育智慧论[J];学术论坛;2007年03期
7 宋孝忠;走向智慧教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绪阳;;德性人生:教育的生命视点[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02期
2 邓友超;;论实践推理与教师实践智慧的养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2期
3 李政涛;;论教育理论主体和教育实践主体的交往与转化[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4 詹丽峰;多元智力理论中隐含的“智慧”观——中国古代智力观和多元智力理论的比较[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5 童国嘉;;教科研:可持续提高教学质量的智慧路径[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赵瑞情;范国睿;;实践智慧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导刊;2006年07期
7 刘爱伦,鲍文婕;促进中小学教育衔接的调查报告[J];教育科学;2005年03期
8 王慧霞;;新课程改革视域中的教学论研究:尴尬与困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17期
9 本刊编辑部;;2005中国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年度报告[J];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10 张英彦;;论高校实践教学目标[J];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友超;论教育的理解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张家军;学校教育的隐性力量[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胡绪阳;语文德性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周福盛;教师个体知识的构成及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曹正善;教育智慧理解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姜美玲;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刘冬岩;实践智慧:一种可能的教学价值[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刘徽;教学机智:成就智慧型课堂的即兴品质[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吴卫东;教师个人知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渺;教师的理性追求[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巫肇卉;课堂中的知识建构:教师实践的检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朱丽;论教师的实践智慧及其生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罗儒国;教学理论应用的模式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陈杨力;教师教育信念的层次结构与“演进”方式初探[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冯文成;甘肃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技术应用现状调查与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王九红;教育智慧的生长[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施银燕;课堂学习错误资源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周金妹;职业学校教师成就感的现状调查与管理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张晓东;从学校教育情境中的惩罚谈作为策略的教育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卫华;课堂教学中的教育智慧[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伟,谢利民;教学机智:跳荡在教学情境中的燧火[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1期
2 李小红;教师个人理论刍议[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年06期
3 靖国平,张丽萍;论当代知识教育方式的变革[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4 李巧林,梁保国;论教师的教育智慧[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靖国平;从狭义智慧教育到广义智慧教育[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3期
6 金生;教育哲学是实践哲学[J];教育研究;1995年01期
7 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J];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8 王鉴;课堂志:回归教学生活的研究[J];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9 史宁中;柳海民;;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与实施路径[J];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10 胡燕琴;;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智慧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管建刚;智慧教育的泉源[J];江苏教育;2003年02期
2 彭文晓;;教育智慧论[J];学术论坛;2007年03期
3 朱纯洁;;智慧教育——浅议“转识成智”的必要性[J];大众文艺;2010年24期
4 刘利民;;智慧的教育呼唤教育的智慧[J];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09期
5 金边;;有一种智慧是朴实[J];江苏教育研究;2010年18期
6 徐应萍;;社会变迁中的教师智慧[J];教育探索;2011年04期
7 秦志强,陈明华;寻找教育的“另一半”[J];教书育人;2003年11期
8 赵峗;;小成倚智 大成倚德[J];江苏教育研究;2010年18期
9 ;《江苏教育研究》最新推出“智慧教育六家”专题[J];江苏教育研究;2010年16期
10 孙伟儿;试论历史教育与智慧教育[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曹正善;;《论语》中的教育诗性智慧[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周险峰;;文本理解的张力:中国古代儒家教育智慧的解释学视角[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张智勇;;西方学者对《学记》的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4 王殿卿;;书院再兴与中华文化复兴[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七辑)[C];2010年
5 李晓英;;重塑教师文化的实验报告[A];学校文化建设与策划[C];2010年
6 曹越明;;打开多面墙壁 构建开放式学校[A];教育管理实践策略研究[C];2009年
7 李乃涛;;民间教育学述评[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用智慧点亮教师的职业生命[N];中华读书报;2006年
2 田慧生;走出缺乏教育智慧的困局[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福建省厦门市语文教育研究院院长 许序修;校长发展重在形成教育智慧[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成尚荣;孔子教育智慧与学校文化品格[N];中国教育报;2008年
5 江苏省江阴市华士实验学校国际部 陆启威;用教育智慧谱写育人华章[N];中国教育报;2004年
6 蒋建华;用勇气和智慧办人民满意的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6年
7 刘成娥 刘培涛;把孟子的教育智慧融进新课程[N];中国教育报;2005年
8 韦铭邋通讯员 屠康敏 陈骏;“借孔子教育智慧推进素质教育”[N];南京日报;2007年
9 河北省宁晋县教育局副局长 冯建平;用教育智慧解决布局调整后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9年
10 湖南长沙铁路第一中学 黄福清;追寻常态下的教育智慧[N];中国教育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靖国平;教育的智慧性格[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曹正善;教育智慧理解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吴卫东;教师个人知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蒋开君;范梅南现象学教育学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渺;教师的理性追求[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卫华;教学机智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7 经柏龙;教师专业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刘徽;教学机智:成就智慧型课堂的即兴品质[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何善亮;有效教学批判[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冯茁;论教育场域中的对话[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东亚;范梅南教育智慧思想研究[D];徐州师范大学;2008年
2 陈贤艮;教育智慧的形成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吴丹洁;探寻“三生”教育智慧[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刘保民;智慧型教师成长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马寒荣;现象学教育学启示下的教师教育智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卫华;课堂教学中的教育智慧[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卢芳;教育智慧生成机制探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8 杨娟;斯霞教师观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冯彩霞;智慧型教师成长路径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彦丽;教师教育智慧的表征与生成[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622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662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