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认知偏差与其解决对策的研究
本文选题:教师 切入点:教学 出处:《教育导刊》2010年08期
【摘要】:教师教学认知与其教学效能感之间关系密切,二者相互影响与作用。教师有可能因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教学关系、教学活动过程以及教学评价等教学现象方面的认知偏差,而直接造成对个人教学效能感的消极影响。本文结合有关教师教学认知偏差的调查,围绕教师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以及教学活动等方面的认知偏差,具体分析其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并就如何克服与消除这些认知偏差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的不良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Abstract]: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teaching cognition and their sense of teaching efficacy, and they affect each other. Teachers may have cognitive bias in teaching phenomena such as teaching object, teaching environment, teaching relationship, teaching activity process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etc.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eachers' cognitive bias in teaching, focuses on the cognitive bias of teachers' teaching object, teaching environment and teaching activities, etc. This paper analyzes its influence on teachers' teaching efficacy,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overcome and eliminate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these cognitive deviations on teachers' teaching efficacy.
【作者单位】: 三峡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09YJA880074) 湖北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编号:2009B154)“教师教学认知偏差探析及合理教学认知体系构建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4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俞国良,罗晓路;教师教学效能感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 张鼎昆,方俐洛,凌文辁;自我效能感的理论及研究现状[J];心理学动态;199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飞;;一般本科院校学生干部工作倦怠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以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为例[J];安康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2 王玉;;论教师教学效能感与教学监控能力[J];安顺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刘卫春;;青少年应对效能的培养[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 吴国来,王国启;自我效能感与教学效能感综述[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5 张学民;申继亮;宋艳;朱青云;;小学教师课堂信息加工的特点和规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杨阳;王德建;;初中学生耐力跑运动自我效能归因特点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S1期
7 熊亚红;李小兰;;高校体育教师自我效能感、教学效能感与学生体育成绩的关系研究——以西北工业大学18名篮球教师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08期
8 郭春涵;李彩娜;;从我国家庭教育现状透视幼儿的自我效能感[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刘春艳,殷小川;体育教学中自我效能感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10 张以清;黄淑萍;;论体育院系运动训练学专业学生教学实习的作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杨光伟;徐晓芳;;师范生的教师效能影响教学期望的试验分析[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严军锋;;教师压力研究现状综述[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王小平;吴李生;;新犯自我效能感与焦虑和抑郁的相关分析[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10年
4 平心;;试论乐感、舞感及其通感——兼谈艺术感觉与艺术想象[A];第一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六珍;企业女性经理人性别角色认同和领导效能感之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瑛;互联网使用对个体健康行为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杨凡;员工就业能力与职业生涯成功的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邓睿;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罗阳;女性生殖道感染知信行量表的初步研制[D];中南大学;2011年
6 芮燕萍;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状况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郭群成;返乡农民工创业行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8 徐红;新政策背景下专家型教师素质与行为标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刘玉新;高中理科资优生学业自我概念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黄丽娜;自我效能感和集体效能感的关系研究:来自两个群体的证据[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柳中华;大学生就业压力、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择业焦虑的关系[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徐冲;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研究——反思型教师的成长[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燕燕;母亲教育效能感与4岁儿童自主性的相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t$;中学生学业成绩稳定性对自我效能感及自尊影响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周杰;大学生的择业效能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周静;中小学校外科技教师指导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晓玲;石家庄市中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感、职业归属感、职业倦怠现状及关系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峰;创业者情绪智力及其对创业绩效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傅建国;语文新课程背景下自我效能理论与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10 王桂顺;我国U-17足球运动员自我效能感、认知特质焦虑及应对方式关系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斐宜;教师教学效能感理论对“两课”教学研究的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年07期
2 程光富;论教师能力素质中的教学效能感[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3 秦攀博;;论教师教学效能感[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6期
4 马晓红;;论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与课程改革[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9年03期
5 严正忠;浅谈教师的教学效能感[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6 马雪玉;;对新时期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研究[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胡健;张宁;;信息技术教师何以走出教学困境:基于教学效能感的视角[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年04期
8 林静;;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实证研究[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5期
9 俞国良,罗晓路;教师教学效能感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10 刘国权,周树军;试论教师教学效能感[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吕斐宜;;思想政治理论教师教学效能感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李静;;大学生认知偏差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张桂玲;;教师在远程开放教学过程中的作用[A];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与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C];2002年
4 杨秀荣;;谈教师对学生的爱[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5 张喜凤;赵红兵;郭海英;;培养“实用型”人才,教师是关键[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6 赵鸣九;;大学青年教师16种个性因素的比较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7 王玲琴;;让每个孩子都拥有光明的未来[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二——教苑撷英[C];2002年
8 卞玉潮;;维护学生的尊严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9 姚华芳;;让校园成为教师生命成长的乐园[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三——“陶花”绽放江南岸[C];2002年
10 吴宇驹;刘毅;邢强;;教师应对方式影响职业倦怠:教学效能感的中介效应[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静萍 李锁云;投资决策中的认知偏差[N];山西日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朱益民;A股后3000点时代:集体认知偏差再现?[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3 宋喜秀;纠正认知偏差 提升运行水平[N];中国质量报;2004年
4 贾伟;纠正投资的几个认知偏差[N];经济日报;2007年
5 母晓洁;微显示投影:杜绝两大认知偏差[N];中国电子报;2005年
6 堂吉伟德;“体检不入医保”或因认知偏差[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7 堂吉伟德;“体检不入医保”或因认知偏差[N];江西日报;2011年
8 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乐国安;如何在浮躁功利的社会环境中保持心态平衡[N];解放日报;2006年
9 王寿斌;惩罚孩子有学问[N];中国妇女报;2000年
10 南京大学金融学系 张谊浩 天津市经济发展研究所 陈柳钦;中国股市个体投资人的投资偏差分析[N];中国信息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宽宁;教师课程理解中的自我关怀[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郭朝红;影响教师政策的中介组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军;管理决策中的个体认知偏差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4 周润智;被规约的教师职业[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蔡峗;短视认知偏差与财务舞弊行为[D];暨南大学;2010年
6 王延文;教师专业化的系统分析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7 王利;学校课程领导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罗儒国;教师教学生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鲍道宏;教师课程理解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孙跃;产业集群知识员工离职风险感知对离职意愿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茂艳;中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感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1年
2 张云英;论第二语言教师的教学效能感[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3 郭学东;中小学教师教育责任感、教学效能感和学校归属感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吴国来;中学教师教学效能感影响因素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
5 孙卫;学校环境、教学归因对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感影响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孙月慧;中小学教师职业价值观、教学效能感与工作绩效关系及管理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廖银环;赴蒙初任汉语教师志愿者工作压力与教学效能感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8 宋时春;静悄悄的革命:教师对课程的重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程慧智;高职教师教学效能感及相关因素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胡衬春;论传者的认知偏差[D];广西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6792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679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