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人学”视野中区域化教师教育发展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8-04-02 21:04

  本文选题:人学 切入点:区域化教师教育发展 出处:《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摘要】:区域化教师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人的发展。从马克思人学理论的视阈看,一方面,人的感性实践活动是人之为人的本性,是生成、发展和完善自身的过程;另一方面,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与他所处世界的整体性和共同性是构成人的本质的关键。因此,区域化教师教育的发展首先是要回归教师个体的教学教育实践,其次要注重对教师所在区域教育环境整体的营建,使区域成为教师教育发展的沃土,从而走向"主体间"关系的区域化教师教育发展。
[Abstract]:The ultimate goal of the regionalization teac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is for the human development.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Marx's theory of human studies, on the one hand, the perceptual practical activities of human beings are the nature of human beings and the process of generating, developing and perfecting themselves; on the other hand, human beings are the sum total of all social relations,The integrity and commonality of the individual and his world are the key to the essence of man.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ized teacher education should first return to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the individual teacher, and secondly pay attention to the overall construction of the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of the region where the teacher is located, so that the region can become a fertile lan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 education.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 education should be regionalized toward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jects.
【作者单位】: 湖南科技大学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基地;
【基金】:湖南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基地”项目
【分类号】:G4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吴康宁;;社会学视野中的教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的历史地位及当代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王列生;主体缺席的概念晚餐——关于当代文学批评失态的一种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3 方军;海德格尔的真理观——兼谈一种思维方式的革命[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4 潘德荣;诠释学:从主客体间性到主体间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5 潘盛;旷野的呼唤——萧红作品中对于人的异化主题的现代观照[J];安康师专学报;2003年01期

6 李锐,封彩梅;宽容与共荣:陕南民间文艺的文化整合[J];安康师专学报;2003年03期

7 王岳川;消费社会中的精神生态困境——博德里亚后现代消费社会理论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8 陈保亚;;论意义的两个来源和语言哲学的任务——从语言游戏规则和单位的还原说起[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9 郑广永;主体性自觉:哲学发展的一条逻辑主线[J];北方论丛;1999年06期

10 修毅,徐彦山;现象学视域的马克思哲学[J];北方论丛;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朱军;;网络和家乡——网络时代的存在论浅析[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2年

2 盛国荣;;论技术的社会活动过程性[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海峰;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罗清旭;批判性思维理论及其测评技术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费多益;论科学的合理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付长珍;宋代理学境界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郝文杰;石涛画学与海德格尔艺术哲学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3年

7 张思奇;中国行政区域经济发展与政府作用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尧新瑜;学校道德课程理解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周建漳;历史及其理解和解释[D];厦门大学;2004年

10 赵晓芳;存在、艺术与诗[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迎年;海德格尔存在论差异中的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邓红;论威拉·凯瑟拓荒小说中的死亡意象[D];暨南大学;2001年

3 陈振华;刘震云小说论[D];安徽大学;2001年

4 艾战胜;波普尔理解理论的理解[D];中南大学;2002年

5 王又佳;彼得·艾森曼的建筑话语[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6 王宏;加入WTO的效应——从文化哲学的角度看[D];黑龙江大学;2002年

7 金仲敏;青年马克思的自由观[D];黑龙江大学;2002年

8 马宇飞;理想世界的建构与现代性的失落[D];黑龙江大学;2002年

9 张庆国;美国发展西部灌溉业政策的演变(1865—1902)[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10 王月芬;走向对话的课堂教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高水红;“谁的?”与“何以可能?”——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两种知识学设问[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曲若镁;人性·人情·人学[J];求是学刊;1980年02期

2 孙启迎,赵钰;统筹民办经费好处多——黟县渔亭公社调查[J];安徽教育;1980年03期

3 佐田智子 ,冬明;日本教育侧影[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4期

4 黑田则博 ,伍岳中;美国大学生的“休学”[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4期

5 郭晋华;八十年代外国高等教育的展望[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5期

6 冯若霓;美国教育经费[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6期

7 陈增辉;孟子教育思想试评[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8 沈培方;中国书法艺术的特点和源泉[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9 陈昌怡;人情两题[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80年01期

10 ;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一九八○年技工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J];中国劳动;198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邓梅;;盲人学生青春期的心理特征及教育方法[A];盲人按摩教育、医疗与研究——中国盲人按摩学会第三届第二次全国盲人按摩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2 唐文元;;从夜郎青铜器的埋藏特点试析夜郎民族葬俗及考古对策[A];夜郎研究——’99夜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吴艳;;在先锋与传统之间——闻一多、艾略特诗歌诗论的比较研究[A];闻一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C];1999年

4 ;中国的盲人按摩人员的培训[A];Word Blind Union--1st East Asia/Pacific Regional Seminar on Massage[C];1991年

5 王金仙;;一人学一技 一技兴一业 一业富一村——太原市南郊区西草寨中心校实施科教兴村的报告[A];科教兴村实践与探索——山西省农村教育改革百校评析[C];1997年

6 陈燕君;;简析非智力因素对盲人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A];盲人按摩教育、医疗与研究——中国盲人按摩学会第三届第二次全国盲人按摩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7 李莎莉;;普通话速成教学初探[A];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87年

8 王培光;;语感、语言觉识与语法教学[A];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0年

9 李永铭;;普通逻辑的机遇与挑战——MBA联考逻辑辅导教学的作法与思考[A];1998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8年

10 胡军;;庄子人学的现代意义[A];“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研讨会、道家与西方研讨会、冯友兰哲学思想研讨会”优秀论文精选[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任诗芹 文霞平;全球智能控制与自动化大会在肥开幕[N];安徽日报;2000年

2 海南贸促分会;开发毛里求斯市场7项建议[N];中国贸易报;2000年

3 邓步来;开放式大学的辉煌[N];重庆日报;2000年

4 科仁;留学回国人员已成中科院主要力量[N];中国人事报;2000年

5 段文莉;医学首先是人学[N];健康报;2000年

6 刘先曙;弹跳机器人将成为警察的好帮手[N];科技日报;2000年

7 记者 李占军;选题:不要总跟在别人后面 管理:最好的管理是没管理 文化:科研道德是重要问题[N];科学时报;2000年

8 金介华;文化消费在哪里[N];中国石油报;2000年

9 鲁枢元;“文学是人学”的再探讨[N];文艺报;2000年

10 王文胜;文学艺术的人学解析[N];文艺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美贞;吴澄理学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徐斌;当代中国改革的人学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3 王艳华;信仰的人学价值意蕴[D];吉林大学;2004年

4 陈红;别尔嘉耶夫人学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4年

5 尹爱青;音乐审美教育的人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冯霞;人学视野中的人文体育观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吴友军;批判的人学[D];吉林大学;2004年

8 李桂奎;中国写人学[D];复旦大学;2005年

9 高娟;周作人文学思想略论[D];山东大学;2005年

10 曹万成;海德格尔前期此在观与马克思人学思想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志坚;理想问题的人学思索[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毛嘉宾;外国人学汉语的语用失误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3 王伟;荀子性恶论人学与美学[D];郑州大学;2000年

4 张荣生;市场经济与个性解放[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5 李宏伟;论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中国化[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6 刘文丽;辛代数的Peirce分解[D];河北大学;2000年

7 孙耿;IP交换网络设计与性能分析[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1年

8 张长胜;造纸机定量水份自适应计算机控制系统[D];昆明理工大学;2001年

9 王建;二级倒立摆的控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10 初晓庚;沈阳东西干道预应力连续梁优化设计及空间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7020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7020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b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