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教育家校长的职业责任伦理与社会责任伦理

发布时间:2018-04-03 13:05

  本文选题:教育家 切入点:校长 出处:《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09期


【摘要】:重视伦理素质培养是教育家校长成长的基础条件。懂教育的校长可以分为教育专家校长和教育家校长两类。从伦理素质的角度看,对校长的伦理诉求也应当分为职业责任伦理和社会责任伦理两个层次。教育家校长的责任伦理底线包括热爱教育、爱人、奉公守法、勤于学习、服务等五个方面,其中为"客户"服务的伦理应当保持策略立场:先进而不冒进;引领而不消极;妥协而不投降。从教育本职出发积极承担更为深刻的社会责任是教育家校长的"地标",促进社会民主和维护社会公正是当前最为突出的社会责任。
[Abstract]:Paying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ethical quality is the basic condition for the growth of educator principal.The principal who knows educ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kinds: the principal of education expert and the principal of educator.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ethical quality, the ethical demands of principals should also be divided into two levels: professional responsibility ethics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ethics.The responsibility ethics bottom line of educator principal includes five aspects: love education, love others, obey the law, study diligently and serve. Among them, the ethics of serving "customer" should keep a strategic stand: advanced but not aggressive, leading but not negative, etc.Compromise without surrender.It is the landmark of the educator principal to take a more profou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 and to promote social democracy and maintain social justice is the most prominent social responsibility at present.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分类号】:G471.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国栋;西方立法思想与立法史略(上)——以自由裁量与严格规则的消长为线索[J];比较法研究;1992年01期

2 龚向和;论受教育权的本质[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樊学勇,陶杨;刑事诉权理论视野下的刑事审判制度改革[J];当代法学;2005年04期

4 苗连营;宪法解释的功能、原则及其中国图景[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5 刘志刚;宪法诉讼的司法性质[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6 杨海坤;论非公有制经济的宪法保护[J];法商研究;2004年02期

7 史彤彪;;卢梭的法律思想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J];法学家;2004年02期

8 戴涛;论思想自由的基本理念[J];法学;2004年12期

9 孟永恒;浅析我国死刑的存废[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年06期

10 管建云;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的存在及其监控[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卓泽渊;法的价值总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彭灵勇;法律推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刘陆天;中国现代化中的政府与政治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曹明睿;社会救助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5 章恒筑;要件事实原论[D];四川大学;2006年

6 武长海;论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规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7 顾学松;寻求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平衡[D];吉林大学;2007年

8 孙记;现代刑事诉讼结构论的法理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9 万国海;经济犯罪的刑事政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10 任蓉;陪审团审判机理与实效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瑛;罪刑法定的价值及其实践把握[D];黑龙江大学;2002年

2 原静;恐怖主义概念辨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3 杨小利;论民事诉讼中的诚实信用原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4 李良富;刑事审级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03年

5 朱英俊;论法院调解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6 刘小妹;新闻自由的宪法权利属性[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7 李德龙;宪法教育简论[D];武汉大学;2004年

8 任桢;我国民事诉讼审级制度之重塑[D];湘潭大学;2004年

9 李静然;论刑事诉讼伦理观的构建[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10 王小海;试论梁启超对西方新闻自由思想的认知与批判[D];武汉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康万栋;时代呼唤教育家[J];中小学管理;1998年09期

2 高福成;;校长的道德使命管窥[J];前沿;2011年14期

3 燕东;新时期校长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北京市中学校长高级研修班专题讨论实录[J];中小学管理;1995年03期

4 陈志雄;校长的学者角色[J];中小学管理;1995年02期

5 刘正义;校长的困惑[J];中小学管理;1994年01期

6 ;学习卡片[J];中小学管理;1995年03期

7 叶战修;校长的考核与考查[J];中小学管理;1998年02期

8 田中岳;一位农村校长的管理之道[J];中小学管理;1998年06期

9 张伯平;校长的“拍板”艺术[J];中小学管理;1995年01期

10 赵继周;校长的魅力[J];中小学管理;199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贤平;;假如我是校长(演讲稿)[A];中小学课程改革与考试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齐雪信;;浅谈校长的管理素质[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3 肖川;;校长的职责与境界[A];第三届中国教育家大会论文集[C];2006年

4 付广丰;;浅谈校长正职与副职的密切协作是搞好一切工作的基础[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5 孔棣华;曾桂华;;教师对校长优秀品质的期望[A];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4年

6 黄晓娟;;培育中国杰出教育家的思考[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卢元锴;;提倡教育家办学治校[A];献给新中国60周年 全国教育管理优秀成果(下)[C];2009年

8 刘德美;;谈校长的领导能力[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9 杨树新;;校长是学校的灵魂[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10 朱驰;;谈新时期校长的办学素质[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王湛;“教育家办学”感言[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2 教育部总督学顾问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王湛;教育家办学:校长的角色、使命与成长[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耿银平;有感于温总理“提倡教育家办学”[N];大众科技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成才;推动更多的教育家脱颖而出[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5 王湛;为教育家办学创造良好条件[N];天津教育报;2007年

6 刘钦林;中小学校长定位的思考[N];中国教师报;2004年

7 本版编辑 海门市教育局 许新海 泗洪县职业教育中心 戴林东 常熟市吴市中心小学 杨绍球 溧阳市社渚中心小学 张新华;怎样看待校长要“我行我素”?[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8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 郭永福;时代呼唤和造就教育家[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泰州市教育局 戴荣;也谈“提倡教育家办学”[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康丽;邱立成:经济学家的教育论[N];中国教师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玉敏;校长的技术领导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汪楚雄;中国新教育运动研究(1912-1930)[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海云;新教育中国化运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薛晓阳;学校制度情境中的学生道德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周宁;地缘与学缘:一九二○年代的安徽教育界(1920-1926)[D];复旦大学;2007年

6 杨子秋;以校本课程领导促进学校改进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韩亚成;学校道德领导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金瑛;基于学校发展的教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海英;学校组织的行动逻辑[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屏;教育视野中的传统游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永勤;论校长课程领导的理念与策略[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夏禄祥;论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提升[D];河南大学;2008年

3 高永勇;新课程背景下校长的学校文化建设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涛;校长领导行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马国华;论校长成长的教育叙事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6 孙海红;校长—教师有效沟通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解瑞红;社会学视角中的校长资源观[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张源源;校长的心智图景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陈亚鹏;校长的课程执行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丹丹;苏霍姆林斯基论教师必备素养及其培养途径探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053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7053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0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