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论个体道德选择的教育

发布时间:2018-04-10 05:37

  本文选题:个体道德选择 切入点:道德教育 出处:《教育评论》2010年01期


【摘要】:本研究立足个体道德选择教育的视角,试图从多方面建构个体道德选择的合理运行机制,达到对道德教育的突破和创新。如确立道德信仰;提高道德价值的判断力;开阔道德选择的视野;弘扬社会主导价值,尊重个性全面发展;建立层次性道德价值体系,确立道德价值追求的理想。
[Abstract]: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individual moral choice education, this study attempts to construct a reasonable operating mechanism of individual moral choice from various aspects, so as to achieve a breakthrough and innovation in moral education.For example, to establish moral belief, to improve the judgment of moral value, to broaden the field of vision of moral choice, to carry forward the social leading value, to respect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personality, to establish a hierarchical moral value system and to establish the ideal of pursuing moral value.
【作者单位】: 中共青岛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研究所;
【分类号】:G4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屈驱;浅议网络德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2 郭法奇;;灌输与教育:历史与现实的反思[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11期

3 张小敏;;哈佛道德推理课程对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4 彭燕;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困惑和德育对策[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施维树;甘再清;;网络交往自由时间与人的全面发展[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6 李建华,夏方明;论行政人格的功能及其域限[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陈晓娟;网络环境的德育价值探讨[J];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8 王前;刘文宇;;现代技术伦理的“知行合一”问题[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9 赵雪江;;论道德教育因材施教的历史演进[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葛桦,李萍;影响个体道德选择的社会因素分析[J];道德与文明;2005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迎辉;政治信仰与苏联剧变[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2 吴玉荣;互联网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3 严书宇;社会科课程研究:反思与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范树成;德育过程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宋晔;校园伦理智慧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刘丹鹤;赛博空间与网际互动——从网络技术到人的生活世界[D];复旦大学;2004年

7 李伟言;当代中国德育价值取向转型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汪青松;社会主义精神富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9 李醒东;事件·场景·交往[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贤卿;网络传播环境下的道德建设[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兴东;当前重庆市职业中学学生的道德问题及学校德育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周丽华;论大学生思维方法导向[D];南京师范大学;2001年

3 卢艳红;多元化社会生活中学校德育问题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吴慧芳;网络道德与网络道德教育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万伟;“开放性”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王萍;中国传统道德与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孙韬;引导选择——新世纪道德教育的重要使命[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郭健美;构建健全人格,提升生命质量——中学德育目标的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刘长海;道德教育与人生自由简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 孙百娥;学生道德责任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光武;;新形势下,我们如何加强学生德育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13期

2 陈奇娟;;梁漱溟教育观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教育评论;2011年03期

3 尹春杰;;中国与新加坡学校德育教育的比较解析[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罗平;;道德层次认知的偏差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影响和对策[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2 梁伯连;赵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工作会议暨第三届年会理论组研讨纪要[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二卷)[C];199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叶澜;道德教育内容的基础性构成[N];联合时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蒋建华;让德育成为最美丽的风景[N];中国教育报;2002年

3 唐棠;利用网络开展道德教育[N];广西日报;2004年

4 记者 周云峰;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经验交流会召开[N];益阳日报;2007年

5 茅卫东;德育:提升生命质量的事业[N];中国教师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潘建红;现代科技发展与道德教育重建[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庆涛;台湾学校道德教育内容的变化及特点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桂军;消费主义文化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影响及其应对[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刘晓敏;“道德教育—心理教育”二位一体模式的探讨[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映哲;教育改革中的日本道德教育演进及启示[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5 宋伟;儒家德育思想对当代青少年德育工作的价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舒敏;当前青少年反文化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王慧;大众文化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影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邓海霞;道德教育生活化[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水兰;中外学校道德教育比较分析及启示[D];厦门大学;2006年

10 李江;美德的回归[D];河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299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7299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a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