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中国教育中的阶级再生产

发布时间:2018-04-14 20:34

  本文选题:中国教育 + 社会流动 ; 参考:《文化纵横》2010年04期


【摘要】:正如果说钱学森之问——"为什么中国的教育培养不出大师?"——道出了当代中国教育的硬伤,那么,从"读书改变命运"到"求学负债累累"这样一个转变,则凸显了中国教育的隐忧。当前的中国教育处在一个极其尴尬的地位:在培养高端人才方面,它尚未取得与崛起中的大国相称的成就,盛产"名人",却未曾培养出大师,特别是当季羡林、钱学森等前辈大师纷纷故去,让世人不禁产生"九斤老太"式的喟叹;另一方面,中国教育对于促进社会流动也越来越无能为力,对贫困
[Abstract]:If Qian Xuesen's question-"Why can't China's education bring up a master?"-it shows the hard wounds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education, then, from "reading changes the fate" to "studying heavily in debt,"It highlights the hidden worries of Chinese education.The current Chinese education is in an extremely awkward position: it has not yet achieved enough to train high-end talent commensurate with the rising powers, rich in "celebrities", but has not produced masters, especially when Ji Xianlin,Qian Xuesen and other senior masters have died, so that the world can not help but produce a "nine jins of the elderly" type of sigh; on the other hand, China's education to promote social mobility is also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werless, to poverty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分类号】:G5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欢迎订阅2012年《中国教育学刊》[J];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10期

2 ;中国教育电子公司[J];中小学管理;1995年11期

3 ;《中国教育报》发文称爱读书才是真正的教师[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年19期

4 朱曼华;;谈说中国教育的“不是”[J];留学生;2010年Z1期

5 高峰;九问中国教育[J];基础教育;2004年04期

6 王开东;;教育的三个阴差阳错[J];教师博览;2011年09期

7 张庆岭;为中国教育把脉(四题)[J];基础教育;2003年S1期

8 申薇;;浅论教育与社会分层、社会流动[J];职业时空;2011年06期

9 代晓琴;;浅论科学主义思潮对我国近现代教育的影响[J];经营管理者;2011年15期

10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首届“中国当代特色学校”推选活动[J];教育;2011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日程安排表[A];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会刊[C];2007年

2 ;中国教育家大会简介[A];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会刊[C];2007年

3 ;会员活动介绍[A];第三届中国教育家大会论文集[C];2006年

4 田利军;;30年代中国教育现代化思想大讨论述论[A];中国现代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周可桢;;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教育新趋向[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蔡其勇;;中英国家课程标准比较研究[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宁本涛;李雪峰;;近二十年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内容分析——以《教育与经济》杂志为例[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李鑫华;;新中国教育四十年历史分期之我见[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9 谢家训;;中国教育经济学正经历着“科学革命”——简析中国教育经济学的发展进程[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徐兰香;;创新:中国教育的希望——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创新思想的体会[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靳晓燕 苏雁;“规划纲要”:中国教育从这里“再出发”[N];光明日报;2009年

2 张磊;准格尔旗 两位校长获中国教育大奖[N];内蒙古日报(汉);2009年

3 CUBN记者 张志亮;“鱼吃虾”须细嚼慢咽重管理中国教育并购投资趋势加速[N];中国联合商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姜泓冰 吴焰 陈星星;1问 中国教育如何摆脱“危机”[N];人民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朱虹 张意轩 陈星星;五问中国教育[N];人民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郑娜;从诺奖看中国教育[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7 本报记者 文艺橙;郝平委员:中国教育“走出去、引进来”正逢其时[N];光明日报;2010年

8 ;中国足球比中国教育希望要大些[N];南方周末;2010年

9 本报记者 郑立华;给中国教育开100份诊断报告[N];中国商报;2010年

10 里昂·威尔斯;美国“偷学”中国教育[N];世界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平海;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章小谦;传承与嫁接:中国教育基本概念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邵晓枫;百年来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史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黄健江;20世纪末中国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史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5 王彦力;走向“对话”[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彩霞;二十世纪中国学校校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秉中;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兰军;民国时期中国教育在国际教育论坛上的展现[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海云;新教育中国化运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郑若玲;考试与社会之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毅;中国自由教育思想的历史追寻[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2 吴建章;试论同文三馆洋教习与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关系[D];东华大学;2005年

3 曾爽;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4 田雯;多元智力理论及其对我国教育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秦莉;中国与新加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德育比较[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秦毅;一个实业家对教育的思考与追求[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杨涛;论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科学精神的缺失及重建[D];河南大学;2004年

8 牛存来;政治对当前中国教育的影响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徐婧;教育成就与美国中产阶级的形成和变迁:理论与实证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张莉;二十世纪中国学习国外教育改革经验的历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17509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7509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d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