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造的“火花”迸发——河南省济源市区域教育内涵发展侧记
本文选题:内涵发展 + 区域教育 ; 参考:《人民教育》2010年11期
【摘要】:正济源市是河南省西北部的一个省辖市。近年来,经济发展活力强劲,城乡一体化进程明显加速,教育面临着从规模发展到内涵提升的转变。为了适应这种形势要求,济源市教育局局长吕振杰选择了"底层突破,激活细胞"的策略,主动调整区域教育发展的"路线图"。
[Abstract]:Zhengjiyuan City is a provincial municipality in the northwest of Henan Province.In recent years,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vigorous, the process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accelerates obviously, and education is faced with the transition from scale development to connotation enhancement.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this situation, Lu Zhenjie, director of Jiyuan Municipal Bureau of Education, chose the strategy of "breaking through at the bottom and activating cells" and actively adjusted the "road map"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ducation.
【分类号】:G5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岸恬;;略论高等学校的发展与自主问题[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1986年01期
2 于艇;;小城镇发展中的新问题——温州调查的启发与思考[J];城市问题;1987年03期
3 傅兴国;论我国高教发展模式的转变[J];高等教育研究;1988年01期
4 周殿昆;;四川面临的挑战及战略选择[J];社会科学研究;1988年05期
5 周丕创;陈乃林;;高校系统内部横向联合的探讨[J];江苏高教;1988年01期
6 谈锦钊;;城市更新:广州城市建设面临的转折点——与蔡穗声同志商榷[J];开放时代;1988年11期
7 杨斌;;也论我国教育发展的地区战略[J];教育研究与实验;1988年03期
8 谈锦钊;试论城市的更新和扩展[J];城市问题;1989年02期
9 孙秉文;;系统研究区域教育的有益探索——《会宁教育研究》读后[J];甘肃理论学刊;1989年05期
10 商文升;;走内涵发展的道路[J];湖北社会科学;198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蒋鸣和;;区域教育信息系统(REIS)的设计和初步实现[A];发展战略与系统工程——第五届系统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1986年
2 刘明;邹长海;;区域教育体系规划的若干理论方法[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2卷)[C];1993年
3 李占奎;;关于经济开发区用地问题的思考[A];中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研究——中国土地学会199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4 宣红岩;;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认识上的几个模糊点[A];“连运杯”商业企业集约化经营与提高经济效益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5 赵军;;血站体采工作管理初探[A];中国输血1999年年会暨纪念ABO血型发现100周年学术交流论文专辑[C];1999年
6 张凤海;;从中国乐凯胶片公司看企业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的巨大经济效益[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7 黄兴义;黄钦珍;;突出贵州特色 调整产业结构[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8 汤建军;黄云志;;城市文化——走外延和内涵发展相结合的道路[A];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曲绍卫;陈东生;;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机制探究——济南市“教育优化升级工程”机制与效力分析[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罗明东;陈瑶;;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系统论[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傅荣;区域教育发展的理性思考[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本报特约通讯员 朱万里;跨区域争夺中学生源[N];文汇报;2000年
3 闻之;全民 全程 全面提高生活质量[N];中国教育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金志明;内涵发展 根治薄弱学校[N];中国教育报;2001年
5 邬大光(作者单位:厦门大学高教所);新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以外延发展为主[N];光明日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卢锋;推动教育变革的第三次浪潮[N];科学时报;2001年
7 彭展 朱伟强 吴岳飞;寻找比较优势 提升竞争能力[N];中国石化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朱庆;寻求学校内涵发展的新突破[N];光明日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金柯;均衡建设 内涵发展[N];解放日报;2002年
10 上海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郝模;注重形成内涵发展的政策环境[N];健康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宋旭峰;建国以来江苏高等教育结构发展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殷雅竹;基于网络的区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构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陈爱国;扬子石化股份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3 陈利;鞍山市基础教育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周金贵;江西省高等教育投资规模效益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5 李舜;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李亚东;区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洪福生;罗湖区区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构成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唐相龙;庆阳窑洞民居在城镇增长过程中的保护与再生初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侯彦斌;我国“区域教育研究”的概念、意义和方法的理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佘远富;合并高校发展战略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7637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763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