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新模式

发布时间:2018-04-18 21:18

  本文选题:师生关系 + 模式 ; 参考:《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07期


【摘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效的必要保证。在不同的时期形成了不同的师生关系模式,他们各有其历史进步意义,但是在目前时代背景下,对于传统师生关系的否定之否定模式就是在主体间性指导下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既吸收了传统师生关系中的积极成分,又对其进行了批判,成为一种全新的师生关系模式。
[Abstract]:Establishing a good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s a necessary guarantee for the effectiveness of educational activities.Different models of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have been formed in different periods, each of them has its historical progressive significance, bu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present era, the negative mode of the traditional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is th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under the guidance of intersubjectivity.This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not only absorbs the positive elements in the traditional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but also criticizes it and becomes a new mode of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作者单位】: 中北大学;
【分类号】:G45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孙清萍;;建构在主体间性视角下的师生交往关系[J];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11期

2 于学友;主体间性:理解师生关系的新视角[J];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1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邵晓枫;廖其发;;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师生关系——对我国当代师生关系理论构建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19期

2 杨静;论教师的素质教育观[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7期

3 刘蕊;;从现象学教育学的角度看幼儿园课程的“回归”[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年04期

4 王新华;;中职学校的师生交往关系:主体间性的视角[J];职教论坛;2005年3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邵晓枫;百年来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史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宪俊;教育主体间性:意义及彰显[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晓辉;关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行为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金国;走在“对话”之途的阅读教学[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4 黄继玲;论理解性教学[D];西南大学;2006年

5 李贵希;我国幼儿园英语三种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刘振宇;研究型大学德育过程师生关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海燕;主体间理解:道德教育方法论的一种思考[J];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2 宁虹,钟亚妮;现象学教育学探析[J];教育研究;2002年08期

3 尹艳秋,叶绪江;主体间性教育对个人主体性教育的超越[J];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4 张传萍;师生教学关系的走向:从主客体到主体间性交往[J];襄樊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学平;孩子的心愿[J];安徽教育;1980年12期

2 尹钟周 ,默;人口学和人的生活质量[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11期

3 M.德鲁洛维奇 ,刘利圭;社会主义无须粉饰[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03期

4 赵克瑜;这是一场韧战[J];江苏教育;1980年07期

5 田秉锷;学生·孩子·朋友——从称呼的改换谈《最后一课》抒情的含蓄[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6 ;中国要什么样的经济管理体制[J];今日中国(中文版);1980年Z2期

7 ;我们是怎样贯彻中小学学生守则的[J];人民教育;1980年03期

8 张少寒;;谈“园丁”[J];人民教育;1980年07期

9 季轩;;师生之间[J];天津教育;1980年09期

10 培元;;“尊师主题班会”之后[J];天津教育;198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彭敏;陈桂琛;王亚军;;青海湖地区生态环境与持续发展[A];青海资源环境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1995年

2 邓明晰;;固体板中兰姆波的积累二次谐波发生[A];中国声学学会1999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99]论文集[C];1999年

3 董玉珊;茅绍智;;自垩纪中期缺氧事件的研究现状[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4 喻亨祥;夏斌;刘家远;;东准噶尔地区花岗岩类及有关矿床特征、形成地球动力学背景和模式[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5 卢光辉;王京国;;台湾雨水径流之模拟利用[A];21世纪中国水文科学研究的新问题新技术和新方法——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全国水文学术会议文集[C];1999年

6 吴国平;徐忠祥;;ART网络油气圈闭异常分类法[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7 陈春雷;马骏;王克协;;均匀介质包围的固体圆柱中模式波求取方法的改进[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8 贾志云;蒋志刚;王祖望;;哺乳动物的交配行为模式[A];中国动物科学研究——中国动物学会第十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及中国动物学会65周年年会论文集[C];1999年

9 陈宏民;王浣尘;;计划与市场双重调控下的经济运行分析[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2卷)[C];1993年

10 李龙洙;李哲奎;金相民;;大规模复杂系统的智能结构模式及其可协调性[A];复杂巨系统理论·方法·应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辉;法律视野中的师生关系[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段福德(河南信阳空军第一航空学院高教研究室);应加快教师角色的转换[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李海兵 赖美华;浅谈教师的人格效应[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张宝敏;成功少不了非智力因素[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田萍 顾斌;住手!“教师暴力”[N];法制日报;2000年

6 张德庆;刑警学院制定《学生管理干部廉洁自律有关规定》[N];光明日报;2000年

7 崔秀珍;浅谈课堂教学中如何尊重学生的人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N];山西经济日报;2000年

8 记者 苏军;家访好传统又恢复了[N];文汇报;2000年

9 记者 苏军;班风建设自己抓[N];文汇报;2000年

10 蒋和葆;教育进入契约时代?[N];中国消费者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荆海;IPS液晶显示模式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0年

2 姚仁太;多堆厂址大气弥漫问题及大气排放限值的优化规划问题研究[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0年

3 陈德明;泥石流与主河水流交汇机理及其河床响应特征[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0年

4 李艳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中国竞技体育运行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0年

5 李剑;局部放电灰度图象识别特征提取与分形压缩方法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6 程亮;“印刷电路板预电离”TEA CO2激光器及脉冲形成网络放电研究[D];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2001年

7 朱新羽;反射式半波补偿非扭曲向列液晶显示模式[D];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1年

8 熊峰;基于DNC技术的二层车间控制模式的研究和应用[D];重庆大学;2001年

9 王得祥;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草)及其植被恢复途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10 刘宏;经济转轨、企业重组与公司治理[D];厦门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凌;公路建设投融资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1999年

2 赵景华;我国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探讨[D];山东大学;1986年

3 李琦;电子商务研究——兼谈B2B电子商务平台解决方案[D];天津工业大学;2000年

4 宋立波;飞行器运控模式仿真研究[D];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0年

5 周玉霞;基于网络的协作式CAI设计模式[D];河北大学;2000年

6 糜祖慧;戴尔电脑公司电子商务模式与物流配送[D];电子科技大学;2000年

7 王春霞;信息化在业务流程再造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8 庞佑林;农地资源开发与土地持续利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9 甄永健;托盘结构及装载模式CAD软件的研制[D];西安理工大学;2000年

10 王秋丽;林业科学成果转化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0年



本文编号:17701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7701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8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